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GIS技术和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结合空气质量信息化的需求,分析了空气质量数据监测和预报现状,设计和实现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该系统根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数据、基础地理数据,通过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视化显示,实现对空气质量的预报,有助于环境管理部门对空气质量的有效监控和决策,进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掌握十四五期间吉林省环境空气质量情况,本文设计一套吉林省空气质量研判分析系统,以汇集吉林省各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气象数据,存储于后台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和分析,集数据管理、分析和日报功能模块于一体。该系统的运用,可以快速、准确的掌握吉林省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提高大气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可为环境管理人员决策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空气质量日报以空气污染指数的表征形式每天向社会发布,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环境信息,是我国环境监测部门为了掌握和评价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变化趋势,根据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对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几种主要污染物进行长期的例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使房屋顶层冬暖夏凉、营造一片绿色的生活环境,延长屋面防水层的寿命、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顶层房屋促销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平屋面绿化的优点,同时还对其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园林绿化工程随着我国经济及城市化的发展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环境产业。优美的城市环境离不开良好的园林绿化工程,园林绿化不但可以将城市的空气质量提高,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市民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化,认识到了园林绿化的重要性。而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养护工作尤为关键,是一项有长效性及持续性的工作,对整个绿化工程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景爽 《科学中国人》2014,(4S):55-55
植物造景技术是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城市中的空气质量与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预留场所,还能够保证园林工程具有观赏性特征,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在园林工程建设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提高空气质量、降低噪声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还能够使工程达到艺术性特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陆续在本地新闻媒体上向公众发布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的是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空气质量周报的意义何在?对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夏青谈了自己的看法。夏青教授说,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标准的级别按不同的功能区的使用功能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不同而分为3类。一类是自然保护区、旅游区,这里的大气质量能达到一级当然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数量也随之急剧增多,地下停车场成为了城市泊车的重要场所,本文介绍了一种地下车库智能通风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对地下车库空气质量的自动检测和对排风机的智能控制,改善了地下泊车环境,提高了地下泊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人们若只是单纯的加强园林工程的建设工作,只是美化了城市,并不会提高城市中的空气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栽种一些抗污染植物,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城市空气,保证城市人们的健康,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本文就园林绿化中抗污染植物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眼于社会民生,从推进汽车的环保职能时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迫切需要寻求政府机构的政策导向和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支持,推动城市环保体系的完善和运行机制的发展,实现城市环境及空气质量的整体改善。  相似文献   

11.
环卫工程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做好环卫工作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为人们营造出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环卫工程包含多项技术,其中最主要的是除臭技术,其也是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本文对我国环卫工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还对当前应用的除臭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相关单位可以有效的控制臭气污染,并降低控制的成本,为城市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环境保护部的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除夕夜—2月7日19时至2月8日6时,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监测结果中,271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其中4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92个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除夕夜338个城市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148微克/立方米和210微克/立方米,同比去年分别上升27.6%和23.5%。  相似文献   

13.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物质。空气质量指空气的污染水平,它的好坏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本文利用西宁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2002年1月1日到2005年12月31日的逐日空气污染平均浓度值监测资料,结合亚欧500hPa高空资料和西北区地面资料,分析空气质量为4级和5级时的天气形势,这对于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王翩 《科学中国人》2011,(13):72-73
《2012》,一部描述"世界末日"的科幻片讲述了环境变化中城市的脆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一场暴雨可以使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全面瘫痪,复杂的异常气候容易导致流行疾病的快速传播,今年初,中国人民大学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10年度30个中外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评价报告,20个大陆城市无一及格。中国城市虽均开展一定的空气质量信息发布,但仍处于初级水平。大气是会流动的,如何准确的监测到"流动的大气",成为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风景园林对于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美化城市、改变城市整体环境,还能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绿化范围,同时园林也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城市的发展。同时为城市设计提供重要的绿化资源。文章经过实践分析,探讨了风景园林对于城市设计的影响,给予相关人士以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与健康     
<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教授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定量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移民家庭直接能源(不包括诸如基础建设等间接能耗)结构转型对空气质量及健康的有利影响,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进展》。大规模人口迁移改变了污染物排放和呼吸暴露特征及空间分布,农村居民移居城市后能源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基本摆脱了生物质燃料,降低了各类生活源大  相似文献   

17.
武汉地处华中,是我国内陆腹地的中心城市。武汉市基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状况,一直处于迅猛稳健的城市发展势头中。在城市发展的同时,由于统筹考虑的不尽充分,整体规划的一些不足,以及人们意识观念和保护措施的淡薄,给城市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通过对武汉市水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固体废物排放与处理、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的分析,研究武汉市目前的环境状况。并从哲学的角度,用整体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现代发展观对这种状况给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江苏省71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的2013年至2014年监测数据,研究南京青奥会期间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天气变化和人为控制措施对南京空气质量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2014年南京空气质量整体水平低于2013年,但青奥会期间,南京空气质量水平优于2013年同期水平及省内其它12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更是达到了100%;(2)风速和降水对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均有较大贡献。2013-2014年,4级风速的天数为24 d,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5.0%;暴雨日共6 d,空气质量优良率100%。2014年青奥会期间,气象条件相比2013年同期并无明显优势;(3)青奥会后空气污染加重。自2014年11月17日起至年底,江苏省13市重启环境管控"青奥模式",12月份南京空气质量优良率达58.1%,较2013年同期优良率9.7%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再次验证了人为控制措施对改善空气质量的良好效果,也为如何从根本上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这一年,"雾霾"成了全中国最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  相似文献   

20.
目前环保部门官方网站大多只有空气质量监测实时发布系统,然而城市环境不仅包括空气,还包括水环境和重点企业污染源。本文从空气、水环境和重点企业污染源三个方面出发,构建WebGIS的环境质量监测分析系统,首先进行需求分析,再进行功能模块、系统架构和系统运行环境设计,得出综合性环境质量监测分析WebGIS系统理论和实践上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