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人类通过对地震的了解,利用科技手段,可以预知地震的发生。动物并不了解地震,也不可能拥有像人类一样的科技手段。可是,许多动物却能躲避地震的发生,请问大博士,它们是如何预报地震的呢?——浙江省永康市人民小学李浩田大博士:的确有很多动物能预报地震,而且已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在一些地震频发的地区和国家,监测动物的日常表现也成为地震预报的一种手段。俄罗斯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后发现,爬行动物比如蜥蜴,就有神奇的“第三只眼”,能“看到”预兆地震发生的低频地磁场,因而可以预测到地震的发生。科学家告诉我们,爬行动物有一种所…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纷纷在问,为什么此前没有准确预报?其实,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每次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地震预报究竟难在什么地方?第一,地震过程的复杂性。地震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但我们对地底下知之甚少。地震的成因极其复杂,初始条件稍有差异就会导  相似文献   

3.
瘦驼 《高中生》2008,(18):48-48
动物预报地震的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3年,在地震把希腊的海利斯城夷为平地之前,很多人看到动物纷纷迁出城外。的确,很多动物  相似文献   

4.
地震所造成的破坏性是巨大的,科学家也在研究如何才能更准确地预报地震的发生。在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动物对地震波相当敏  相似文献   

5.
雨珊  吴扬 《初中生》2011,(16):39-40
地下氡探测器能在地震发生几天前做出预报。四处奔逃的动物、地震云、氡气等,科学家对这些地震之前经常会出现的征兆中的每一项都进行过认真研究,希望能找到预报地震的可靠方法——哪怕只有几分钟。现在一种新出现的氡气探测理论甚至可能将地震预报的时间提前几天,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相似文献   

6.
吴扬 《初中生》2011,(6):39-40
地下氡探测器能在地震发生几天前做出预报。四处奔逃的动物、地震云、氡气等,科学家对这些地震之前经常会出现的征兆中的每一项都进行过认真研究,希望能找到预报地震的可靠方法——哪怕只有几分钟。现在一种新出现的氡气探测理论甚至可能将地震预报的时间提前几天,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相似文献   

7.
试论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把地震监测预报这个基础工作做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发展观等三个方面讨论了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地震带的居民都清楚,随时可能发生地震。但科学家何时才能像预报天气一样准确预报地震灾害呢?目前地震专家已能够大致预测某地可能在几年或几十年的较长时期内发生地  相似文献   

9.
片段一师:先请大家看一部电影片段,这部电影描述了一种自然现象,很多观众都被这种现象深深震撼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影片中究竟描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交流看电影的收获,略。)师:是的,地震太可怕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地震。(板书课题)想一想,你最想研究关于地震的哪些问题?生:我想研究地震的形成。生:我想研究地震能不能提前预报?生:地震前有什么征兆?生:地震会带来哪些危害?生:人们怎么样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0.
地震     
H i,大家好!香水味我刚刚买了一本很棒的课外读物,谁想看向我借就好了。好香哦!她今天怎么变得这么淑女?好不正常哦!完了,要地震了!你们没听说过“动物”有反常表现的话,就是地震的前兆吗?什么意思?地震$小樱桃卡通公司~~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在目前地震预报还不过关,地震预报尚未形成一门系统学科的情况下,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探索预报的途径是非常必要的。这些年来,人们在以震报震的探索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人们总有这样的感觉,小江带上的中强地震不太好预报,这说明和其他地震带相比,它有着自身独特的一些规律性,而这些规律又未被我们所认识,因此有必要适当加以探讨。这里自然而然产生这样的问题:小江带上为什么有的年份发生了5级以上的地震,有的年份却未发生?头年的小震活动与次年要发生的中强地震有没有关系?有中强震年份前一年的小震活动与无中强震年份前一年的小震活动有什么差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长期报震、抗震的工作中,已经观察到许多动物在震前有种种异常反应:畜不进圈狗狂叫,冬眠蛇出老鼠闹,鸭不下水鸡上树,蜜蜂飞迁鱼上跳,鹦鹉撞笼鸽惊飞,狮虎哀吼狼悲嚎等等。我国邢台地区人民通过对预测预报地震的实践,还编成这样的谚语:“鸡在窝里闹,猪在圈里跳,羊跑狗也叫,地震快来到。”从大量地震资料来看,已知地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约有近100种,包括昆虫、鱼类、蛙、鸟类、兽类和家禽畜。其中以狗、猫、鸡、鸟和猪等反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动物与海啸     
动物靠听觉躲过海啸同学们还记得今年元旦前的那场海啸吗?有很多动物都躲过了那场灾难,这主要归功于它们远比人类发达的听觉。在历史上记载的海啸、地震和火山爆发等事件中也有这种情况。在灾难来临之前,鸟飞走,狗狂吠,兽群逃往安全的地方。专家认为,这些动物能死里逃生是因为它们的听觉或某种感官比人类更灵敏。在与震动、地震和声波有关的任何事情上,这些动物都拥有人类所没有的感知能力,它们也许感知到巨浪前进时产生的振动“信号”或者空气传播的噪音,而人类却无法感知。比如,大象在几十千米以外的遥远地方就能听到这种声音;兔子等许多…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对地震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地震前会有哪些预兆呢?我翻阅了很多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地震前,动物会出现反常现象:蛇在冬天会从洞里出来,青蛙会进行大规模迁移,狗和猫会变得烦躁不安,  相似文献   

15.
对破坏力巨大的地震的预测、预报,既是地震理论上的难题,也是技术上、实践上和政治政策上的难题。在我国曾有过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人为因素不能回避的惨痛的教训。在学术上存在着地震不可预测预报与地震可预测预报的尖锐争论,而这种争论又因为掺杂了政治上的因素而变得更加微妙、复杂、纠缠不清和难以深入,也制约着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地震不可预测预报论是目前的主流观点。不可预测预报论与可预测预报论的学术立场分歧也必然延伸到人们的防震减灾的社会实践当中。六十余年来,可预测预报论者积极进行预测预报上的学术创新,先后诞生过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翁文波的信息预测理论和天灾预测法、耿庆国的旱震关系理论、钱复业等的"潮汐力谐振共振短临前兆模型"、钱学森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论"与"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等等理论和技术成果。可预测预报论突破传统科学的还原论思维模式,积极发展现代系统论的思维模式,并挖掘中国古代传统科学中的一些要素和整理利用中国古代积累下来的对自然灾变观测的丰富资料,进行理论创新,并在地震预测预报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然克服不了种种理论的批判和质疑。尽管如此,可预测预报论者仍坚信如果能更好地克服思想上、体制上的障碍,中国地震预测预报科学研究工作者能创新出一种"半经验半理论的系统科学方法"的地震预测预报理论,在该领域为人类的科学进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造成无数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印度洋大海啸发生后,人们痛定思痛,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为何事先没有预报?海啸的预测、预报是可能的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众所周知,海啸大都是由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底地壳的突然起伏,会引起海浪;这种海浪不是单个的而是一连  相似文献   

17.
<正>流言:几乎在每次大地震过后,幸存者们回忆地震发生前的种种迹象,似乎都会提到动物异常行为——鱼乱跳、鸡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种宠物焦躁不安。真相:虽然依据动物行为预测地震是早年间民众科普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科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即便监测地球物理状况,都很难准确预报地震,更何况利用随时受到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动物之所以能够预先感知地震的到来,是因为它们有许多超人类的特异功能。鱼:前苏联生物学家研究发现,某些鱼类能够对地震前地球电磁场的微弱变化作出反应,震前数小时就会有异常现象。因为鱼类的耳朵和侧线器官对高频和低频振动的反应十分灵敏,因此鱼类能够首先感觉到地震引起的地球电磁场的变化。此外,任何地震均会排出有毒气体,或促使水体变暖甚至出现沸腾现象,鱼儿遇到这种大难临头的危机情况,便会本能地逃命。鲤鱼预报地震便是典型的事例。1989年3月,日本千叶县发生大地震前,东京一家中国餐馆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地震前会有异常反应的动物有80多种,其中鸽子是重要成员。大地震前一两天,鸽子会出现惊恐的视听反应,颈直立,头僵直地运动,好像看见什么危险东西一样突然地惊飞,不回巢,甚至深夜也会从巢里惊飞,震后一两天才返巢。震前,动物为什么会有异常反应呢?大多数地震的发生,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地震前会有异常反应的动物有"#多种!其中鸽子是重要成员。大地震前一两天,鸽子会出现惊恐的视听反应,颈直立,头僵直地运动,好像看见什么危险东西一样突然地惊飞,不回巢,甚至深夜也会从巢里惊飞,震后一两天才返巢。震前,动物为什么会有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略地介绍了甘肃省地震智能预测决策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已形成的软、硬件资源,实现了计算机远程数据通信网、综合地震数据库、现代化的震情分析会商系统、地震综合预报专家系统和实用化地震预报软件系统的联机,使日常地震预测预报决策实现了计算机化、智能化。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区域性和实用性,改善了甘肃省地震分析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