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chilles' Heel     
Achilles—阿喀琉斯,是古代希腊神话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在长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中,他作为希腊军的一名勇士和将领,身经百战,英勇无比,战功显赫。古希腊诗人荷马在描写特洛伊战争的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中,特别突出地描写了这位伟大英雄的形象。相传,阿喀琉斯是海上女神忒提斯和希腊勇敢的国王珀琉斯的儿子,在他出世以后,母亲把他带  相似文献   

2.
荷马史诗     
背景介绍 根据地下发掘,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地区在古代确曾有过特洛伊人及伊利昂城。可能是在公元前12世纪末,在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凯亚人和小亚细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了一次为期10年的战争,最后希腊人毁灭了特洛伊城。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便流传着许多歌颂这次战争中的氏族部落首领的英雄事迹的短歌。大约到了公元前八九世纪时,一位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基础,加以搜集整理,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相似文献   

3.
一特洛伊城之围(公元前一一九四——一一八四年)根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记述,希腊人对特洛伊的围困长达十年。在相持不下的情况下,他们使出了著名的木马计。特洛伊人失去了城池。也失去了美女海伦——双方正是为她进行战争。希腊人屠杀和掠走了几十万俘虏和奴隶。  相似文献   

4.
特洛伊宝藏     
①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中,最为精彩的是“特洛伊木马”计。故事讲述的是4000年前希腊人在久攻特洛伊城不下时,留下一匹巨大的木马撤退了。  相似文献   

5.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伊利亚特》讲述希腊人远征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的故事。《奥德赛》讲述战争结束后,战争英雄奥德修斯回国途中在海上所经历的故事。《伊利亚特》是描写战争的史诗,悲壮雄奇;《奥德赛》是描写航海的史诗,波澜壮阔。荷马史诗剪裁巧妙,情节离奇,语言生动。描写细腻,既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巨著,同时又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市场逻辑。电影《特洛伊》对史诗原作《伊利亚特》进行了大幅度改编,电影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设定单一主人公,设置正义与邪恶的两极,保证情节的“整一性”,体现现代人的自我认知,坚守现代爱情观念。这些改编符合社会心理和大众传播的固有规律。  相似文献   

7.
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代小亚细亚北部有个叫特洛伊的名城,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到希腊访问,希腊王后海伦一见倾心,并随其私奔,从而导致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一场大战。希腊人围攻特洛伊,九年不下。到第十年,在大将奥德修斯的安排下,制造了一匹大木马,并将精兵藏于腹内,然后佯装撤兵。特洛伊人不知就里,反把木马当成战利品搬回城内。夜间,希腊伏兵齐出,里应外合,致使坚城毁于一旦。一千多年来,  相似文献   

8.
世界文豪     
荷马 (约公元前9—8世纪)古希腊盲人诗人,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编订者,其史诗作品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合称,被称为欧洲文学的老祖宗,是西方古代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  相似文献   

9.
作家与作品介绍: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被称为“蓝色文明”。蓝色是海洋的颜色,欧洲的民族,其文化文明的演进与发达,和海洋结下了一种特殊的亲缘关系。古希腊两部最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纪》,后者即是人类第一部海洋文学。《奥德修纪》讲述了特洛伊战争中的著名英雄奥德赛  相似文献   

10.
奥德赛     
传说荷马是个瞎子,他生活在古希腊时期,离现在可有足足两千八九百年。但就是这个瞎子,传下了两本世界上最著名的史诗,一部是《伊利亚特》,是写希腊和特洛伊战争的,另一部就是我们要介绍的这本《奥德赛》。《奥德赛》里面的故事都是关于历险的。我们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是  相似文献   

11.
“特洛伊木马”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故事。公元前12世纪,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希腊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引起双方10年酣战,特洛伊军连连获胜,希腊军屡屡失败。第10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设计制造了一个内藏希腊士兵的大木马,诱使敌人拖入特洛伊城内,里应外合攻下特洛伊城……  相似文献   

12.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3.
《拉奥孔》     
畏惧、恐怖、怜悯,一件雕塑能表现其中之一,就已是难能可贵,而《拉奥孔》却把三种感觉表现出来。古代传说,希腊人与特洛伊人进行了连绵十年的战争,但是还没有攻下特洛伊城。在第十年,希腊人奥德赛想出了一个木马计。他们用木头造了一匹巨大的马,奥德赛率领一批精干的兵士钻在了木马的肚子里,然后将木马运到特洛伊城下。在双方激战中,希腊人假装战败,纷纷撤退,留下了这匹木马。特洛伊人想把木马拖进城去。这时,特洛伊城阿波罗神庙的祭司拉奥孔劝阻众人。他告诫特洛伊人这匹木马是不祥之物,很可能是希腊人的诡计。但特洛伊人出于好奇,还是把木…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7):F0004-F0004
古希腊传说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访问斯巴达,诱走了王后海伦。希腊人因此远征特洛伊。在这场战争中,天神分为两派,各助一方。赫拉和阿西娜因金苹果一事站在希腊人一边;而阿佛洛狄忒则帮助特洛伊人。战争打到第十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献了一个“木马计”:就是把一批勇士埋伏在一匹巨大的木马腹内,放在城外后,假装退兵。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一定的需要和要求,将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改成另一篇文章或另一部作品,叫“改写”。“改写”不仅是初学写作者进行写作练习的一种训练方式,也是作家进行创作的一种方式。古希腊诗人荷马写了两部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美国的两位作家查尔斯·兰姆和丘尔契分别将它们改写成散文  相似文献   

16.
《伊利亚特》是以古希腊盲诗人荷马为主创作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本书以战争为线索描述了当时许多古城邦的草地畜牧业、种植业状况,还记录了众多畜产品加工利用的事例。  相似文献   

17.
奥特赛的被杀者的鬼魂(二九一)“奥特赛”是荷马的伟大史诗,其故事和荷马另一伟大史诗“伊利亚特”相衔接。“奥特赛”,十一卷记载着一些鬼魂。其中写道:“息米利亚人的城市,笼罩在云雾之间。那其间从未见太阳光线,但有死一样的黑夜绵绵。”(“奥特赛”,一九四七年商务版,第二册,第二一七至二一八页)  相似文献   

18.
《奥德赛》和《伊利亚特》是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史诗,统称为《荷马史诗》。本文以《奥德赛》中体现出佩涅洛佩的"智慧机巧"的纺织寿衣和弯弓招亲的计谋为出发点,来解析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新读写》2011,(1):54-55
希腊神话中有一场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让特洛伊城一夜间成为一片灰烬的“木马计”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本期双语故事要向你讲述的,就是这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如果你擅长做选择题,不妨想一想。如果你是帕里斯,你会怎样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木马“木马”一词源自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充满了古希腊神话的美丽和浪漫。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间,古希腊发生了特洛伊战争。战争以希腊人向特洛伊城进军开始,以夺取和毁灭这座城市而告终。相传希腊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引起两国10年酣战。到了第十年,希腊把特洛伊城围住了,但是很长时间攻克不了。这时希腊一个统帅就设计制造了一具大木马,内藏希腊士兵,然后假装撤兵。特洛伊人很高兴,就把木马拉到了特洛伊城内当作战利品,结果让希腊人里应外合攻下了特洛伊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