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在新形势之下,如何让高效课堂美起来,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思索探究的问题。本文着重阐述在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如何展现美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为达这一目标,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心存大爱,展现形象美;营造氛围,展现情感美;因材施教,展现个性美;拓展阅读,展现思辨美;及时反思,展现创造美。教师在传受知识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品味生活,观察社会,感悟人生,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高效课堂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奇葩.它以特有的音韵美、意境美与情感美而受到国人的青睐。高中语文新课程文化底蕴与文学内涵的分量加大.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引领学生进入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之中.去感知先人为我们留下的那份精美的文化遗产.去感悟古诗词的无穷魅力.去体会古典诗词的美学价值.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荷塘月色》教学中,让学生发现朱自清文章的美,固然简单。然而,怎样才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感...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欣赏要从培养学生具备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指导学生善于在文学作品中发现美、理解美、感悟美,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作品美的真谛,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文学修养和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欣赏要从培养学生具备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指导学生善于在文学作品中发现美、理解美、感悟美,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作品美的真谛,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文学修养和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6.
正具体来讲,审美教学指的是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其他各种美的形态给利用过来,对人施加影响。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审美教育的实施,可以对人们知、情全面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审美教育功能是语文所具备的,在高中语文课程中,需要对学生情感的发展充分重视,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进行培养。将审美教育应用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去对美进行充分的感受和鉴赏,丰富学生  相似文献   

7.
赵晓春 《现代语文》2008,(10):105-10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他认为“没有关育就没有任何教育”。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为此,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提出了确切要求。开展古诗词审美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审美感知,激发学生审美想象,丰富学生审美情感,加深学生审美理解,促进学生审美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诵读古诗词,体会韵律美;品鉴古诗词,赏析语言美;感悟古诗词,品味意境美;拓展古诗词,领悟情感美”等策略,以增强古诗词审美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教材中,最具美育功能的内容要教诗歌,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诗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主要应从诗歌的"三美"——音乐美、思想美、意境美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内心已有追求美、欣赏美的欲望与意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达到必要的语文教学应用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外,还必  相似文献   

11.
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稳步性提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情感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创作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提出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具体实施策略,教师通过加强阅读训练、深入分析内容、展开丰富联想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内容的外在美、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美、感悟字里行间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荟萃了中外名篇佳作,典范性很强且文质兼美,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便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美、语言特色的美、说理抒情的美。熏陶、感染、丰富和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内心已有追求美、欣赏美的欲望与意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达到必要的语文教学应用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外,还必须鲜明地设置审美性目标,笔者认为,通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有效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实现语文的情感教育功能,就需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可见,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对发挥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两年,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积极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是一门展现美的学科,文本体现出诗情画意的美感,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感悟诗情,体验画意,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形成高尚的人格,健康的情感,高雅的审美情趣。本文从用音乐烘托诗情、多媒体再现画意、在诗情画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6.
姚佳 《成才之路》2012,(18):29-30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穿美育,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增强自身感悟、培养审美情趣和语感的重要途径。而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深刻把握阅读材料的情感与内涵,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审美性教学因有助于学生品性情操培养,而被广泛地应用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并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诗歌教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本文之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从音乐美、遣词美、意境美、情感美四个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其他各种美的形态对于人施加影响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  相似文献   

20.
《蓝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现行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文学作品,是经过岁月的淘冼、沉淀后的文化精华,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那浩淼沧碧,雄伟壮丽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