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堂运用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结合学生现有知识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于走进文本;利用学生现有经验展开想象,能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感悟品读文本;通过设疑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主动深入文本。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洋溢着生命语文的特点,高效语文课堂的打造,关键看教师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看教师能否做到走进文本,演绎文本,升华学生对文本的体悟,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兼顾学生知识的汲取、情感的融合、个性的张扬、习惯的养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洋溢着生命语文的特点,高效语文课堂的打造,关键看教师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看教师能否做到走进文本,演绎文本,升华学生对文本的体悟,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兼顾学生知识的汲取、情感的融合、个性的张扬、习惯的养成的过程。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4.
用心解读文本,把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语文课堂之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揣摩、在体验运用中积累、在想象感悟中沉淀,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共同感受情感的震撼,收获文本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掌握文本尤为重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注重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想水平的主渠道,因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语文教学的生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要营造良好氛围,促使学生个性飞扬;巧设问题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注重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有效阅读;挖掘文本空白,放飞学生想象;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有魅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充满"语文味",还要有"艺术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语文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课要教出语文昧 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就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语体美、情感美和语言美三者的有机统一.那么,语文课怎样才能教出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8.
有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将教学与文本相结合,演绎出文本的内涵,提升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和个性塑造.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认为若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9.
邹群 《现代教学》2013,(7):132-132
衡量语文课堂教学贯彻“两纲”教育的效果,可以有三个层次:传递了信息,激发了情感,建立了信念。如果教师仅仅是简单地传递给学生文本中蕴涵的“两纲”信息,那是浅层次的;如果教师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能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或者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体验进而激发情感,那就进入比较高的层次了;如果学生将文本中“两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就进入了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10.
开放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开放语文课堂的方式有以下五种: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三.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质疑;五.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广大教师对新理念的解读、实践,语文课堂教学由此呈现了鲜活的气息。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很多的语文课堂似乎又陷入了重“人文”熏陶的单极倾向。具体表现为课外资源的泛滥,为了达到情感、价值观目标,教师大量引进课外资源来引导学生体悟人文意蕴,而把文本搁置在“药引”的地位。毋庸讳言,这样的教学能丰富情感体验,教学环节富于变化,易于生成情感冲突,上课的师生有声有色,听课的教师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寻找学生情感体验的关键突破口,能结合文本挖掘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究过程中感悟和思考,同时,在平时的阅读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达到一种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应该多一些感性的体悟,少一些理性的分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体现文本的整体意蕴,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刘红云 《学周刊C版》2014,(4):149-149
语文课堂应该多一些感性的体悟,少一些理性的分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体现文本的整体意蕴,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文化之根,是生命之声,更是人类灵魂的家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激情,需要感动,更需要震撼。这样的感动,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这样的震撼,是生本之间的情感汇集。因此,语文课堂上,我们要运用多种手段,精心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步人作者描绘的意境,走进文本的内在,感受文本中弥散的浓烈的情怀,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流淌情意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的丰富情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如何让情感回归语文课堂,让丰富的情感充斥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率,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动感、美感、人文感。通过课堂实际教学中的实践,从诵读唤醒情感;表演激活情感;语言沟通情感几个方面来做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戚怡 《湖北教育》2004,(11):42-43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这对于学生掌握文本尤为重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注重发挥情感的作用,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情”激“情”,有效地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必须凸现人文情怀,它应该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精神交流的园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情怀,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内心情感、培育语文素养、弘扬创新精神、创造诗意课堂、满足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倪玉华 《中国教师》2013,(Z1):165-165
效率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时间效率、教学效率、学习效率、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效率等多种效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效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内容与文本紧密结合,充分展示文本包含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等。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0.
范志青 《学子》2014,(12):33-33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能充分利用自身的情感优势,紧扣阅读文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体验点化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