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龙涛 《大众科技》2021,23(2):95-97,69
高校作为现今培养高等人才的地方,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学习文化氛围,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武术,有着非常好的优势.文章从传统武术定义、文化内涵等出发,发现在广西高校传统武术体育教学中,存在武术与武术文化脱离、挖掘整理传统武术文化不深入、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组织管理部门没有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等问题,建议通过重视传统武术的文化性继承、整理与挖掘传统武术文化、改善教学手段与内容、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创编传统武术教材等方面,来提升高校传统武术体育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武术课教学改革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高校武术发展思路和战略对策;方法: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高校武术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在教学中增加传统武术内容及武术选修的学时,在学校中建立武术协会组织,开展竞赛和表演活动;结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魏曙光 《科教文汇》2009,(15):34-34
目的:研究探讨高校武术发展思路和战略对策;方法: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高校武术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在教学中增加传统武术内容及武术选修的学时,在学校中建立武术协会组织,开展竞赛和表演活动;结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几千年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长河里,武术的精髓不断地变化并始终保持着传承,在如今更是我国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不仅是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还是我国中学体育课教学中相当重要的课程,而且武术课教学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但在目前,由于传统武术的普及程度较弱,中学生对其缺乏兴趣,因此在武术课程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地优化创新,结合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并提升中学生的习武兴趣,从而促使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几千年的传承中逐步形成了中华文明的载体之一,在健身、娱乐、教育等诸多方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文化传播的殿堂,在武术的普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高校武术教学的解析和思考,不仅仅是对武术运动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武术学科建设深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楚蕴源  蔡葳葳 《内江科技》2009,30(9):156-156
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高校又是普及、推广、发展武术的重要阵地,本文就高校武术教学的特点,指出了高校武术教学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是提高高校武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静楠 《科技风》2012,(20):208
武术要继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把武术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进行系统的武术教学是武术发展的良好途径。文章在查阅了大量文献整理得出,武术有单独开设课程的理论基础和经验,认为在中小学进行系统的武术——扇术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振奋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的自尊心,在宝鸡市中小学开设武术——扇术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传承武术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良玉 《内江科技》2014,35(9):148-148
武术操是中华武术在传承与发展中与时俱进的产物,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武术操进入高校,丰富了高校武术课程的内容,为高校武术课走出"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困境带来了转机。在跆拳道、瑜伽等外来文化强势来袭的大学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了承袭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研究通过文献法,从武术操的特点入手,探讨了武术操在高校武术选项课中的具体运用,以期为改善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提高武术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许晓部  王玉国 《科教文汇》2008,(13):120-120
高校武术教学中,在教授武术技术技能的同时,也在传承中国的武术文化。武术文化能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人格的价值,拓展武术文化的本土传承、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当前竞技武术散打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文章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民族特色不突出,缺乏文化核心竞争力;民族文化自觉的缺失。提出武术散打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加强其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国际化过程中要形成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挖掘传统武术文化,在技战术打法上要充分体现本民族特色,形成民族文化核心竞争力;形成文化自觉,重视传统礼仪文化,注重散打比赛的礼仪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李志刚 《内江科技》2012,(9):183+16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标准化"的视角探讨了当前竞技武术散打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问题: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民族特色不突出,缺乏文化核心竞争力;竞赛规则还不够标准化;民族文化自觉的缺失。建议:形成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挖掘传统武术文化,在技战术打法上要充分体现本民族特色,形成文化核心竞争力;注重散打比赛的礼仪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肩负着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但是在中学体育课中的良好开展是任重道远,加强武术教材、武术教学方法、中学武术师资的培养,对中学武术课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发挥高校武术人才优势,地方武术拳师的优势,为中学武术课的良好开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3.
传统武术教学套路老套,缺乏趣味性、新颖性,教学手段与组织方法单一,很难调动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在新课改环境下寻求武术教学改革,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本文主要研究重点放在利用趣味性进行武术教学。使当代大学生热爱武术,并通过武学学习增强体质,培养良好意志品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武术太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载体之一,高校推广武术太极不仅是对传统健身技艺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驻保定市普通高校武术太极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旨在探索做好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玉  吴俊 《内江科技》2011,32(4):41-42
在社会发展迅速,人们逐渐遗忘传统、追求高品位健身需求的情势下,重新提及武术健身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武术运动的实际健身价值及其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教学推广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武术文化的不断传承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墨家思想和中国武术传统道德二者的关联,以侠为共同桥梁进行分析,通过主要对侠与信,侠与义,侠与勇的紧密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墨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武术道德思想的形成有着极深的影响。另外本研究认为,挖掘武术文化中精神财富的潜质,让读者更深了解我国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武术的传统美德,并实现由"术"至"道"的升华,对于武术的全球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对我国近二十年来传统武术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传统武术”为关键词,选取2001-2021年CNKI收录的3081篇作为期刊为研究对象并运用CiteSpaceV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06-2015年发文量趋势呈大幅度上升,但2019后间明显下滑;研究机构之间没有形成明显合作关系,交叉学科合作不明显,不利于传统武术的长远发展;传统武术、武术文化、学校武术是传统武术研究的热点关键词。我国传统武术早在农耕时代就已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武术学科的出现,有关我国传统武术研究内容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18.
论述河北传统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建设的必要性,认为河北传统武术文化资源依托网络进行数字传承具有重大意义.在分析河北目前有关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河北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9.
武术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武医融合的传统,而且大量实践证明其具有鲜明的养生、健身、强身等功效。本文在解读体医结合理念和武医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武医结合的内涵。结合武医结合的内涵,武医结合是两个空间和领域的协同融合,不仅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全民健身战略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一定价值。在应用价值方面,有利于传统武术技法的传承、有利于促进全民身体健康、有利于促进武术和医学行业人才的跨界融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作为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武术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变化。回首学校武术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很明确意识到这项传统文化至今还是对人们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发挥这项传统文化的作用,我们一定要从学校发展来出发,以教育改革为基点,针对这个问题来不断深入探究和分析这个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