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数学学习要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以及实践相结合,特别是七年级数学.  相似文献   

2.
正一、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新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理解。  相似文献   

3.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找到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陈祥国 《考试周刊》2010,(25):89-9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练习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显得真实和精彩。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并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真实地情境和问题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产生于生活之中。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原本枯燥地、抽象的数学转化为生动、直观地生  相似文献   

10.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张玉雪 《学周刊C版》2011,(5):138-138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数学学习要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实践,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培养创新意识具有深远意义。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效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这就明确指明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为此,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数学教学内容怎样更贴近生活,为聋生喜闻乐见,怎样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使学习数学富有情感与意义,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金美玉 《林区教学》2010,(12):91-92
数学来源于生活,就必须融于一定的生活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明确指明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我认为要在课堂中体现生活中的数学,应从以下“四个让”着手:一、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  相似文献   

17.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现在的数学课本中,每一课的内容都由一个场景故事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初中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都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数学中.我们应当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讲数学。实践数学。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一、开课引入生活化,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