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针对XWx6井低渗储层特点,开展了大压裂规模优化,控制缝长在220240m,优选了低伤害的羧甲基瓜胶压裂液体系,降低压裂液伤害,并进行支撑剂组合研究选择了40-70和30-50目陶粒的组合,压后效果和裂缝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压裂工艺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介绍了大规模压裂配套技术。介绍了变粘度压裂液体系,低滤失压裂液体系,低摩阻压裂液体系,分段破胶压裂液技术,助排配套技术,氮气伴助技术,强制闭合快速返排技术,支撑剂段塞技术,多粒径组合技术。对高温深井低渗透油气藏的压裂措施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气田在压裂施工时所采用的压裂液是水基胍胶压裂液体系。但是,由于胍胶价格的急剧上涨,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压裂施工的费用也大幅上升,而且现阶段,又没能研制出技术上成熟、而且价格上又为合理的胍胶替代品,胍胶体系仍不能被彻底取代。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提高压裂液添加剂性能入手,研制出一种高效添加剂AM,降低压裂施工成本。室内对比评价实验发现加入添加剂AM的冻胶压裂液破胶后残渣含量得以有效降低,表面张力为23.15 mN/m,油水界面张力为0.362 mN/m,岩心伤害实验发现其伤害率仅为14.29%。在未影响冻胶性能的情况下,压裂液成本以及地层伤害得以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4.
压裂液体系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裂液是压裂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压裂成败的关键。随着压裂技术和室内储层伤害评价技术的发展,以及为了满足处理油藏要求,压裂液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聚合物压裂液、聚合物交联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和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四个阶段。高效、低伤害、低成本是压裂液发展的主题,开发无伤害新型压裂液体系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压裂工艺技术是提高低孔低渗储层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对压裂工艺质量的控制是实现有效压裂的前提,因此,对压裂工艺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研究区低孔低渗的储层特征,从压裂用添加剂检测、压裂液检测、井口质量控制、压裂设备管汇安装质量要求和压裂井筒质量要求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以期待进一步提高压裂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6.
腰英台油田属于低孔低渗多层系开发的裂缝性油藏。随着不段开采,该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难度大,而压裂是沟通微裂缝,提高液体流动能力有效途径。选择合适的压裂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压裂成功率,而且可以有效保护储层,沟通裂缝,提高油井产量。本文根据地质情况优选出18口压裂井,探讨适合该油田压裂方法。  相似文献   

7.
郭耿生 《内江科技》2013,(11):89-89,82
<正>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深层砂砾岩油藏岩性致密、物性差,自然产能低,需储层改造。但国内尚未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压裂液体系,极大制约了该类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渤南北带深层砂砾岩油藏的特点,开发出具有高性能、低伤害SLKF压裂液体系。通过在义104块的应用表明,该体系适合深层砂砾岩油藏压裂改造,实现了单井产能突破,为该类油藏动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费成俊  赵艳宁  蔡凌 《内江科技》2012,(11):130-131
本文针对八面河油田夏季瓜胶溶液容易腐败降解,影响压裂施工的问题,开展了瓜胶溶液粘度下降原因分析,从配液用水的水质、瓜胶溶液的配置工艺以及细菌危害等方面找出了影响其粘度的综合原因,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相应的对策,使得瓜胶溶液粘度下降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确保了八面河油田压裂工艺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液是压裂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液由于具有携砂能力强、排液迅速彻底和对储层伤害小等优点,特别适合低压、低渗透和水敏性储层。目前使用已经越来越多,增产效果显著。本文对二氧化碳压裂液体系的组成、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增产机理。介绍了二氧化碳泡沫压裂的选井选层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近年来,随着页岩气的开发,大规模水力压裂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对于大量压裂液注入后引起的低返排率机理及其对产能影响的认识仍然不清楚。针对该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和整理,简要分析了页岩储层中返排率低的原因及页岩气产能的控制因素,概述了压裂液在页岩储层中的滞留与吸收机理研究现状。结论认为:页岩储层对压裂液的滞留与吸收是造成页岩气返排率低的主要原因,建立压裂液在页岩储层中滞留与吸收模型、探索低返排率对气体产出的影响对提高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和页岩气井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point延长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特低渗油藏,采用常规的压裂技术,压裂液的不溶物和破胶液残渣对人工裂缝伤害很大,严重时可使渗透率下降80%以上,达不到理想的压裂效果。笔者在油田现有基础条件下,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实验,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压裂技术体系。该技术使用处理达标的油层产出水作为压裂液,不加任何化学添加剂,仅依靠压裂设备和施工参数优化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压裂  相似文献   

12.
MG活性水无污染压裂液是一种无聚合物粘性液体,靠一种特殊的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和介质条件下形成蠕虫状或棒状胶束,并缠绕形成网状结构而将水增稠;当遇到有机物或其它亲油物质时,棒状胶束被分解成小的球状胶束,网状结构也被破坏,溶液粘度降低,达到压裂液粘度破胶目的。试验结果表明,MG活性水压裂液,用量低,增粘效果好,耐温抗剪切,破胶性能好,无残渣,且在一定温度满足施工时间要求的条件下,能实现自动热破胶降粘。压裂液组成简单,配制方便,有利于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般的方法在加砂压裂模拟过程中无法解决碱性液体对油气储层的伤害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表面活性剂酸性压裂液体系加砂压裂酸化模拟模型,首先依据实时监测解释的原则,构造裂缝形成与扩展模拟模型、液体悬浮与流动模型、压裂液携砂过程模拟模型,然后进行加砂压裂酸化模拟,求解加砂压裂的关键性参数,并在求解过程中的参数进行约束优化,使其更符合实际施工情况。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模拟加砂压裂酸化过程,提高压裂水平和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4.
酸压是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的重要手段,但往往改造效果不好,国内外对碳酸盐岩储层加渺压裂进行了尝试,由前期效果不理想到近年取得了较好效果。笔者总结了碳酸盐岩储层加砂难点,并就难点从提高小型测试压裂的评价指导作用、降低压裂液滤失,提高压裂液效率、主压裂之前的前置酸处理+Na2CO3溶液液垫技术以及优化施工工艺和研制新型压裂液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并在青海油田成功应用4井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荣军 《内江科技》2014,(2):71+126-71,126
<正>目前随着纯化油田的深入开发,因层间储层物性的较大差异,层间的开发矛盾日益突出。其中纯化镇组的C4-5组地质储量1210万吨,标定采收率23.4%,动用程度低,明显低于纯化油田其它层系。为能够有效动用纯4-5组储层,提高纯4-5组储层采油速度,从2006年开始着手纯4-5组下层系挖潜工作。本文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优选压裂模式,优化压裂参数,克服该储层隔层薄、易上串的难题,实现了压裂措施改造,有效改善了纯化油田下层系的储量动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压裂改造是低渗透和薄层油藏储层改造的最主要工艺技术。本文针对该类储层孔渗性低、层多、层薄、敏感性强的地质特点,对配套的压裂工艺进行大量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优化了低伤害、低摩阻、低残渣压裂液,筛选出与地层裂缝相适应的支撑剂,摸索出了一整套适合目的油藏的压裂工艺,从压前裂缝模拟到压裂中多种工艺技术的应用直至压后返排技术都进行了优化,同时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全方位的监督和实时数据采集、分析诊断和后评估,现场应用后取得明显效果,较好地解决了低渗透、薄层油藏的压裂要求,使该类油藏的采油速度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胡旭军  康健  张涛 《今日科苑》2009,(24):46-46
油田在勘探开发的各个环节均可造成低渗透层油层损害。究其原因,均属油层本身的潜在损害因素,它包括储层的敏感性矿物,储渗空间,岩石表面性质及储层的液体性质等。在外在条件变化时,包括钻开油气层、射孔试油、酸化、压裂等,储层不能适应变化情况,就会导致油层渗透率降低,造成油层损害。对低渗透油层特别强调油层保护并不是因为这类油层比高渗透油层更易受污染,而是因为低渗透油层自然渗透能力差,任何轻微的污染伤害都会导致产能的大幅度降低,因此,低渗透油层的油层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金智荣  杲春  张华丽 《内江科技》2014,(6):41-41,46
为了提高注水井压裂增注效果和有效期,提出应用羧甲基羟丙基胍胶压裂液。实验验证了使用该压裂液体系可以明显减少压裂液残渣对地层伤害,在G井进行了现场成功应用,目前累计增注4850 m3,并继续有效,有效实现了降压增注目的。  相似文献   

19.
雷翠翠 《内江科技》2012,(5):100+86
稠化水清洁压裂液对低渗透储层具有良好的控滤失、无残渣、耐高温、黏度大、返排效果好、易于彻底破胶、流变性好、携砂能力强等优点,施工中能够在目的油气层造成更理想的裂缝长度,保持较高的裂缝导流能力,既可以提高油气井的采收率,又能降低对地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低渗透或特低渗透,并且裂缝发育,平面矛盾突出的油田区块新投油井低产低效情况,我们从储层改造角度对油井低产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特殊的措施压裂工艺对储层进行措施改造,有效地提高压裂裂缝在储层平面和纵向的改造程度,为低渗透油田提高低产低效单井产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