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全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作者的表达别具一格,语言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李镇西老师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浑然一体,读后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  相似文献   

2.
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从十个章节来讲述他的故事,他把一个个的理性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故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李老师把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  相似文献   

3.
正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杜艾芳 《江苏教育》2012,(Z1):49-51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掩卷沉思,感触颇多,深深为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仰所折服。《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教育了学生、感染了老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最好的班主任,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教育的灵魂和真谛。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觉得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本期推荐书目《做最好的老师》内容介绍:《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他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李镇西老师来威海做报告,至今我记忆犹新。我清晰地记得他对我们说:"其实我的书,你们也可以写。"第一次看李镇西的书,是《做最好的家长》,我入迷了,于是又买来《做最好的老师》,十分感动。等到看第三本书《做最好的班主任》时,我就显得不耐烦了,今天,受领学校政治任务来读《爱心与教育》,我的头皮已经开始硬了。  相似文献   

7.
据说,在一些语文老师中流传着一句话:“听课要听李镇西。”我没有听过镇西的课,是一大憾事;但是从这些教学实录里,我仍然不难感受到镇西在课堂上那份挥洒自如的从容,那些灵光一闪的机智和幽默。听这样的课,确实是一种艺术享受!我想,很多语文教师都把能够听到镇西的课视为幸事,不是没有原因的。——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读《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李镇西的课与李镇西的文字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似乎很难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我的直感是,李镇西的课是他自己的课,是他的心灵、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对课文的理解、他对生活的认…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掩卷沉思,感触颇多,深深为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仰所折服.《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教育了学生、感染了老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最好的班主任,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教育的灵魂和真谛.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觉得教育的灵魂体现在班主任的内涵品格上就是六个字:幸福、执着、"美丽". 用心去体会"幸福感"——做一个精神幸福的班主任.《做最好的班主任》让我们的精神"坐标"更加清晰:哪怕只做一天班主任,我们都不仅要"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而且要让自己因为作为一个好班主任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相似文献   

9.
教学语文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师和他的学生塑造自己灵魂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的情感就是生命的美,语文的智慧就是生命的智,语文的深度就是生命的深度。这,是我读完大夏书系中李镇西的《听李镇西老师讲课》、魏志渊的《语文课》和王开东的《深度语文》之后的感受。教育类的书籍常常是枯燥而乏味的,但是读《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语文课》《深度语文》,我感受到的是崇高情感的熏陶,是人类智慧的洗礼,是生命的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10.
"做最好的自己!"李镇西老师这样对学生说。"做最好的教师!"李镇西老师这样对自己说。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自己25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也成就自己,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教育家。李老师的成长经历,带给我巨大的震撼,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柳清凤 《今日教育》2010,(10):34-35
当我第一次看到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的书名时,我首先想到的是风行一时的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一直是我很赞同、欣赏的,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看到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时.我心里很不以为然,觉得口气有些狂妄了。但当我捧着它细细阅读时.却感觉犹如夏日一阵清凉的风吹进我的心窗.让我领略到一种情绪疏通的欣然和愉悦,感受到精神的丰满和人生的充盈。“做最好的老师”不是狂妄,相反它恰恰反映了李老师多年来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强调的是不断超越自己,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达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做最好的老师》中提出,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也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4.
<正>本学期,我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爱心和智慧的结晶,我读后受益匪浅,在此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迄今为止,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十一年了。十一年来,围绕"如何当好班主任"这一课题,我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探  相似文献   

15.
熊振鸿 《师道》2012,(11):60-61
李镇西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词是:人文情怀。从去年开始,我一直关注李老师的博客,关注《中国教师报》上的"镇西随笔",我感觉到李镇西老师是深具"人文情怀"的一个人。无论是对朋友,对同事,还是对学生,他总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尊重的心、赞赏的心去对待。我想,凡与李老师交往过的人,一定会有这方面的同感(只可惜我还没有与李老师见过面)。有这样一份"人文情怀",人心所向,就在情理之中。"遇到"李镇西先生,是一名教  相似文献   

16.
“魏老师,我会继续向你学习,但我不会做你,我要做最好的自己。”这是2003年李镇西在与魏书生交谈时说的话。虽然那时的李镇西已经小有名气,但与魏书生比  相似文献   

17.
李素凤 《教师》2010,(23):114-114
李镇西是我比较喜欢的名师之一,他的很多文章和著作我都读过。最近读了他的《做最好的老师》,使我受益匪浅。笔者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启发,尤其是关于书中爱的主题感触颇多。  相似文献   

18.
朱永新 《班主任》2012,(6):9-13
正三十年前,包括李镇西在内的七七、七八级大学生毕业,正式走进了大中小学的校园,开始了他们的教师生涯。今年是李镇西从教三十年,也是我从事教育三十年,《班主任》杂志组织召开的"李镇西从教三十年教育思想研讨会",我把它视为对我们那一代人从教三十年的纪念,视为对那个时代的敬意和怀念。——题记李镇西是我的学生,在本世纪初叶,他曾经跟随我读博士。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我是先做了他的学生,却是许多人都不知道的事实。1999年,我们共同的朋友,当时在张家港高级中学担任校长的高万祥先生告诉我,四川成都有一位中学老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班主任,写了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爱心与教育》,让许多老师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期以来,李镇西这个名字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生命与使命同行》《如何教出好孩子》等一篇篇好的演讲稿。时常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在我眼前回放。“做最好的老师。”李老师如是说。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为;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生活,也是辉煌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应该是在很久以前就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那也应该是我很早接触到的关于班主任的教育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深深地把我吸引,读了又读,品了又品。兴许书本现在已经泛黄了,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却深深地影响了我。原来教育就是富有爱心、充满童心、付出真心;原来教育就是要保持一颗童心,保持满腔的热情;原来教育就是那么有意思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