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3,(6):2
<正>为贯彻落实好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内江市企事业单位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资金力度,增强企事业单位保护知识产权能力,帮助企业学习理解、用好用足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和其它创新政策。5月24日,内江市科知局在内江宾馆举办了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与管理、专利申请、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等培训会议。培训会由市科知局局长王仕平主持,县(区)科技系统业务骨干、县(区)企业技术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等100多家企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内江市五举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创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隆昌经开区和内江经开区组建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户,全市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户。组织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攻克了一大批关键共性技术及集成配套技术。二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支撑产业做强做大。成功举办"2014川南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暨科技金融对接推进会"、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四川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精神,提高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质量,近日,四川省科技厅在成都举办两期"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培训会",全省申报省科技奖项目完成人和提名单位相关人员共计1100余人参加培训。会议邀请四川大学石碧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杨晓波教授,就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为进一步加强企业RD投入,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做好企业RD活动统计工作,科技厅和省统计局联合于2017年11~12月在成都、自贡、攀枝花、德阳、南充、眉山分片区举办了18个市州7期企业RD投入政策及统计培训会,针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工业、建筑业、服务业企业及基层科技管理和统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200余名市州、区市县科技管理部门、统计部门相关业务人员和960余家企业人员近1200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精神,3月21日,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组织召开了内江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培训会。本次培训会邀请省知识产权局分管知识产权法律事务的范林海巡视员授课,市科知局、各县(市、区)科知局(经科局)、内江经开区经科局、内江高新区科经局、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相关负责同志及各县(市、区)企业负责人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2015年2月16日,科技部下发文件认定内江农业科技园区为"四川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标志着内江在农业科技领域摘获了第一块沉甸甸的"国"字号金字招牌,实现了零的突破;更展示了继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后,内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显示出内江农业科技发展蓬勃向上的良好势头。目前,园区在整合资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市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东兴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威远县镇西食品工业园区"一区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突出企业主体、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学习理解修订后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等高企认定政策和认定标准,按照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5月25日在内江召开了2016年川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会。来自内江、资阳、泸州的120余户企业,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突出企业主体、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学习理解高企认定相关政策和认定标准,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3月31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在泸州市南苑会议中心举办了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川南片区培训会,来自泸州、内江、自贡、宜宾、资阳五市的128家科技型企业240余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9.
广而告之     
近一段时间,有的科技管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向我们反映,有人以云南科技管理编辑部的名义,甚至打着省科技厅领导的牌子,去帮他们搞可行性报告或申报项目等,索取资金。本刊慎重申明,这些活动均与本刊无关。本刊历来反对以省科技厅或厅领导或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或厅的处室名义去组稿,历来反对把组稿工作与省科技厅工作挂钩。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日前,四川省科技厅下发《关于对2018年四川省备案通过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公布的通知》,我市东兴区内江人和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孵化器跻身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行列。至此,我市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7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每个县(市、区)都有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水富县科技局将紧紧把握科技服务这条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兴工、科技兴农、民生科技为重点,确定4项工作目标任务助推科技发展。一是强化项目申报管理。加大科技项目的调研、申报、争取和实施力度,力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5项,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内江市资中县全面推进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一是强化园区功能作用。园区核心区聚集农业科技企业14户;建成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3个,有科技特派员团队9个、200余名特派员。2015年2月,内江农业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今年7月,位于隆昌县的内江高新南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期项目将建成投入运行,二期项目也已全面启动建设,今年底可望实现入驻企业40家以上……我市启动高新产业园区建设以来,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园区建设"三大工程"为抓手,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引进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力争今年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工程。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种子资金,入孵企业入驻之日起连续三年,将获得企业缴纳税收地方留成部分50%的资金支持,享受优先申请国、省、市科技项目资金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协、省科协“五大”精神,发挥企业科协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加强企业科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省科协今年四季度,在全省企业科协范围内开展了“科技工作者之家”首批授牌“建家”活动。全省首批授牌为10家。经内江市科协推荐,川内集团公司科协符合申报条件,被推荐列入内江地区唯一的全省10家首批授牌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内江市科技局四举措切实加强协同创新。一是加强重点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与省科技厅相关处室对接,在汽车零配、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指导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恒通动物制药有限公司、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东工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汇宇制药申报的"四川省抗肿瘤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通过专家实地考察;指导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完成申报材料编制等筹备工作。二是抓好科技孵化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技部批准、四川省科技厅和省新闻出版局直接管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办刊二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内江科技》期刊办刊质量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近日,科技厅公布2021年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示范园区创建名单,内江隆昌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层层遴选成功获批创建首批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一)筑牢科技支撑.围绕稻渔、经济林果、生猪等特色产业,组织实施稻渔专用水稻品种研发、渔稻耦合水产养殖技术等重点科技项目33项,争取上级资金792.2万元.依托重点企业积极转化各...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从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获悉,截至目前,内江已拥有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随着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内江必将拥有更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内江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挖掘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四川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威玻股份有限公司等10户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内江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之后,内江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名单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增加到19家。目前,内江正在积极筹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建设园区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孵化园建设工作,近日,市科技局局长率队到内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指导农业科技孵化园科技项目申报工作。资中县财政局、经信局、农业农村局和内江农业科技园区负责同志及兴资公司、启源农业、泰之源、原耕时代、德康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内江市东兴区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稳增长。一是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以内江高新区高桥园区为载体,面向科技初创型企业开展科技创业培训、创业孵化、专利代办、项目申报、技术服务等全方位服务。在加快园区科技孵化器的建设的同时,切实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入驻园区设立科技中心、研发中心,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2015年3月,内江高新区高桥园区科技孵化器一期工程正式启动运行,目前,12家金融企业、法律咨询、知识产权等中介机构入驻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