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第一章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第一节 概述一、比较清楚地了解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主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脉络,并注意文学发展同俄国人民解放运动发展进程之间的密切联系。二、发展脉络。1.十八世纪末冯维辛(重要作品是《旅长)、《纨裤少年》)和拉季舍夫(重要作品是《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做了准备。2.十九世纪最初四十年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期,这一阶段克雷洛夫的寓言,格利鲍耶陀夫(喜剧《聪明误》)对批判现实文学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而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的创作确立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即“自然派”文学)在俄国文学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一时期活动的革命民主主义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对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上尉的女儿》是俄罗斯的伟大作家普希金19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它真实地描写了俄国18世纪70年代波澜壮阔的普加乔夫农民大起义。小说以主人公格利涅夫的亲身经历表现了普加乔夫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故事概梗如下:贵族青年军官格利涅夫在前往要塞服役的旅途中遇上了暴风雪,迷途之际,偶然碰见了避难的普加乔夫。他送给普加乔夫一件兔皮袄御寒。后来,格利涅夫与要塞司令米隆诺夫上尉的女儿玛丽娅相爱,便与另一个也爱上玛丽娅的  相似文献   

3.
《驿站长》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开山之作,普希金成功地塑造了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典型"小人物"。此后,俄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竞相将这一主题发挥到极致。本文试通过对作品的艺术手法的探究来揭示其其中的现实主义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4.
第十章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 一、重点提示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包括多种文学流派:二十年代以前是浪漫主义文学占主导地位,二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发展和繁荣时期,九十年代以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衰落,无产阶级文学萌芽,颓废派文学开始流行,文坛上出现了几种文学流派并存的局面。对浪漫主义文学我们只需了解它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它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关系。对于无产阶级文学,我们需要掌握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主要作家、作品。对于颓废  相似文献   

5.
作为19世纪俄国文学传统之一的“父与子”,构成了多部作品的主题。然而进入20世纪,尤其是1905年革命之后,这个传统主题却消失了。显然,文学上的这一变化是俄国现实的折射,无论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母亲》,还是现代主义的典范《彼得堡》,都体现了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反思,都为一个世纪以来俄国文学中的“父与子”主题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6.
一 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位举世瞩目的伟大作家。在俄国文学史上,他不仅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在各种文学样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写出了足以为后人楷模的典范作品。普希金的文学著作具有深刻的民族精神,使得十九世纪俄国早期的文学创作结束了对西欧文学的摹仿。他把俄国文学的语言提练到精确  相似文献   

7.
《大尉的女儿》是俄罗斯伟大作家普希金蜚声世界文坛的散文杰作。作品以普加乔夫起义为背景,通过贵族青年军官格里尼约夫和大尉女儿玛丽娅的命运的描写,再现了18世纪下半叶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革命战争。作家采用独特的家庭纪事的艺术形式,以格里尼约夫和玛丽娅的恋爱为情节线索,巧妙地把这对青年的恋爱故事和普加乔夫起义连结起来,将真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同虚拟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交织在一起,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好的统一,被俄国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称之为“普希金散文创作的顶峰”。  相似文献   

8.
《当代英雄》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意义的俄国长篇小说,展现了俄国文学中理性与现实主义一面。小说内容通俗易懂,内涵深远,蕴涵丰富的人生哲理,对于通过阅读树立、完善青少年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一部十分适合青少年群体阅读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9.
19世纪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在社会历史条件与文化传统的共同催化下,以众多拥有世界性影响力的经典作家和永恒作品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蔚然大观。本文以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及其作品为例,通过观察艺术性与思想导向性、作者立场与舆论期待等方面的矛盾现象,解读屠格涅夫与其作品人物的困境,也为立体观照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一个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10.
普希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以普加乔夫起义为背景,通过贵族青年军官格里涅夫和上尉的女儿玛丽娅的命运的描写,再现了十八世纪下半叶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革命战争;描写了地主庄园及边陲要塞的生活状况;揭露了沙皇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对这次革命战争的态度;表达了普希金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民的同情。通过《上尉的女儿》人们透视到了普希金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关注和对农民革命的激情颂扬。  相似文献   

11.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位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史上成绩卓著的艺术大师。他继承和发展了俄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优良传统,并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天才的艺术家”。托尔斯泰一开始步入文坛就抓住了沙皇俄国的基本矛盾——贵族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进行  相似文献   

12.
《当代英雄》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莱蒙托夫(1814——1841)最享有盛名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高峰。别林斯基称这部作品是“一部洋溢着强大创作才能的泼辣、年轻、而又华美的生命力的诗情的作品。”(《别林斯基选集》二)小说的主人公皮却林,也被他称作是“现代的奥涅金,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普希金的奥涅金和莱蒙托夫的皮却林,都属于十九世纪前期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的  相似文献   

13.
<正>厄纳斯特·海明威是美国二十世纪文学中一代人的代表,以文体闻名于世,成为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最引人注意的作家。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创始人,以白话短篇小说形式为新文学开辟了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广阔道路。他们都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象《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生中最后一部最出色的作品,《伤逝》是鲁迅小说中题材与风格独异的篇章。这两部作品,前者是一位老人远海捕鱼的斗争故事,后者是一对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彼得一世的改革、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和普加乔夫起义,使学生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发展,加强了军事力量,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为沙皇俄国的进一步侵略扩张创造了物质条件;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扩张,到18世纪晚期,俄国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重点难点重点:彼得一世的改革,沙皇俄国的扩张. 难点:沙皇俄国的扩张情况。教学用具放大“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图;“普加乔夫起义”图。  相似文献   

15.
从轻松的幽默到毁灭性的讽刺──谈果戈理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俄罗斯卓越的讽刺作家果戈理从发表他的第一部作品《狄康卡近乡夜话》起到《死魂灵》为止仅有十余年,但是在他的全部创作中不仅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俄国的社会生活,同时反映了他是怎样由浪漫主义走向批判现实主义和讽刺文学的道路。在俄国,讽刺文学的发展是和历史生活紧密相连的。果戈理在他的创作中继承了俄国文学前辈的优秀传统──讽刺暴露农奴制现实,并使之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果戈理的创作经历了由幽默走向讽刺这样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由幽默作家变为讽刺作家,这不止是一种创作风格的变化,也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对文…  相似文献   

16.
普希金是19世纪初俄国诗坛上的一位奇才。他以其天才的诗的火焰,给当时的俄国诗坛带来了活力;以其具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戏剧、小说等作品,把俄国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普希金时期”。普希金使俄国文学跻身于当时以歌德、拜伦和雪莱等大诗人为代表的西方优秀文学的行列。因此,  相似文献   

17.
列夫·托尔斯泰漫长而多彩的创作道路的最后阶段,以长篇巨著《复活》的创作而闻名于世。在这部作品里,这位伟大俄国作家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高峰。世界文学中很难找到另一部作品,能够如此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反人民本质。长篇小说《复活》是艺术家、思想家、政论家托尔斯泰多年活动的独特总结,是在他的世界观转变以后创作出来的一部作品。伟大作家世界观的转变发生在十九世纪七十  相似文献   

18.
葛朗台和泼留希金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两个臭名昭著的吝啬鬼形象,分别出自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和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在两部作品中,虽然葛朗台与泼留希金的国籍有别,身份各异,一个是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一个是封建阶级的没落地主,但都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产物,他们身上概括了一切剥削阶级的许多共性。  相似文献   

19.
阎珍霞 《学语文》2005,(6):17-17
泼留希金和葛朗台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两个臭名昭著的吝啬鬼,分别出自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俄国果戈里的《死魂灵》和法国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在两部作品中,虽然泼留希金与葛朗台国籍有别,身份各异,一个是封建阶级的没落地主,一个是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但都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产物,他们身上概括了一切剥削阶级许多共性:  相似文献   

20.
肖洛姆—阿莱汉姆是一位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十九世纪后期犹太文学最优秀的代表。他原名肖洛姆·诺胡莫维奇·拉比诺维奇。“肖洛姆—阿莱汉姆”是他的笔名,意思是“愿你平安”,是犹太人常用的问候语。作家选用这个笔名,表达了他对人民的衷心祝愿,从这个笔名上也完全可以看出他和人民的亲密关系。肖洛姆—阿莱汉姆于一八五九年三月二日出生在俄国的乌克兰。和一般的犹太人一样,他小时候受的是宗教教育,后来才被送入当地的俄罗斯学校去读书。在学校中,年轻的肖洛姆学会了俄文,阅读了许多俄国作家的作品,接受了俄国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为人类进步而斗争的先进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