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典释文》保存了大量的异读,这些异读从出现位置上可以分为同条异读和异条异读。按音义搭配关系可以将这些异读分为音近义别、音近义通、音近义同3类,我们发现同条异读和异条首音异读是性质差别很大的两类异读。同条异读中,音近义同占据很大比例;异条异读中,音近义别占据很大的比例。由于字形的分化,《经典释文》中的异读能直接反映形态的已经很少,研究上古汉语形态必须把异读和词族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汉语词汇的发生、发展经历了原生阶段、派生阶段与合成阶段.原生阶段汉语词汇的音义关系表现为"约定俗成";派生阶段汉语词汇的音义关系主要表现为"音近义通";合成阶段"音近义通"现象主要存在于连绵词之中."约定俗成"是音义关系理据性和任意性的辩证统一,"音近义通"是汉语词源学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3.
月亮的别称[婵娟]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白兔、玉兔、金兔、夕兔](俗传月中有兔,因作月的代称。)①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②唐·贾岛《赠智朗禅师》:“上人  相似文献   

4.
~~唐代状元韦瓘生平事迹辨正@周腊生$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湖北孝感432000~~~~[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A].二十五史[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2]徐 松.登科记考(卷一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乐 史.广卓异记[A].笔记小说大观(一)[C].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4]舒其绅,严长明.西安府志(乾隆四十四年刊本,卷三十一·人物·唐)[M ].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 [5]刘于义,沈青崖.陕西通志(卷六十五·人物·唐)[M ].雍正十三年刻本. [6]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注②)[M ].…  相似文献   

5.
许多古书注解和字典辞书认为,古代汉语中,"去"有"藏"的意义,因而有时以"藏"释"去".释"去"为"藏"始见于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左传·昭公十九年》:"纺焉以度而去之."杜注:"因纺纑,连所纺以度城而藏之,以待外攻者,欲报雠."杜预用"藏"与"去"对释,但未说明原因.其后南朝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去药以待不详"一语,则直言"古语以藏为去",古代"去"与"藏"音、义相通.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赞同裴说,  相似文献   

6.
《史记》未予张骞立传,而于《大宛列传》中第述始末,另于《西南夷列传》、《匈奴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及《李将军列传》中,兼载相关行迹。《汉书》钞录《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史事,编辍而为《张骞李广利列传》。《史记》载述张骞行止之各传,对博望侯归汉之年及得国失国之年,互有参差,而《汉书》对此闹如。读《史记》难免存惑,现试考辨。  相似文献   

7.
史称陶渊明“不解音声”,殆成定论。《宋书·列传·隐逸》载:“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渊明传》亦云:“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另据《晋书·列传·隐逸》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起,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辄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又《南史·列传·隐逸上》亦记其事,文字与《宋书》同,唯无“无弦”二字。三人成市虎,诗人遂“蒙冤”焉。其实,诗人是懂音律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陶传载于南朝  相似文献   

8.
由同一语源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一组音近义通的词,叫做同源词.本文正是根据音近义通的原则,从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两方面辨别并论述《论语》中的同源词,及其词义相通之处.以便更准确地了解《论语》中词的本义,重新认识《论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9.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夜月》“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唐·刘方平《代春怨》“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弱柳千条杏一枝,…  相似文献   

10.
1987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宋衍申主编、苗泼、王景周副主编编写的、标明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材”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全书一册,不到40万字。我粗略地选读了其中的《尚书·牧誓》、《诗经·七月》、《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货殖列传》、《汉书·武帝纪》、《汉书·张骞传》、《汉书·食货志上》、《后汉书·党锢列传序》、《后汉书·华佗列传》、《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注·让县自明本志令》等十二篇文选,觉得有的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辞海拾遗》收录了现有词书包括具有权威的词书未曾收录的语文语词(含成语和进入文学作品的专科词)凡2030条。补阙纠误;补的三方面是词目、义项及书证。这里仅披露十七例。 [角鸡]①鸡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鸡》:“辽阳一种食鸡,一种角鸡,味俱肥美,大胜诸鸡。”清陈淏子《花镜·养禽鸟法·鸡》:“辽阳产角鸡,广东产矮鸡。”②鸟名。常栖息或觅食于稻田。鲁迅《呐喊·故乡》:“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角峙]如兽角峙立;对峙。元姚燧《普庆寺碑》:“是殿堂东偏,仍故殿。少西叠甓为塔,又西再为塔。殿与之角峙。”  相似文献   

12.
据《经典释文·叙录》,撰《礼记音》者都十五家。然今仅零星散见于《释文》等书之引用,原书之面貌,已无一见。所幸敦煌写卷重现寰宇,中有唐写本《礼记音》残卷(S2053_2),存《乐记》第十九至《缁衣》第三十三,凡百八十行。《乐记》篇前阙,首五行损泐严重,《缁衣》篇仅存首行。虽非完璧,然已占全书近三分之一矣,足可宝贵。  相似文献   

13.
《屈原列传》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争宠而心害其能。”注 :“[害其能 ]嫉妒屈原的贤能。害 ,作‘患’讲 ,这里是嫉妒的意思。”“害”本有嫉妒义。其后起专用字作“女害”。《说文·女部》 :“女介 ,妒也。”介声与害声古音同在祭部 ,声母同为喉牙音 ,故字也可作女害,见《集韵·秦韵》。《龙龛手镜》卷二女部“女介”字下云 :“胡计反。心不了也。又音害。《字林》云 :‘疾 ,女介,妒也。’”女介 有害者 ,故害亦有女介义。《楚辞·离骚》“各兴心而嫉妒” ,王逸注 :“害贤为嫉 ,害色为妒。”也说明“害”有嫉妒义。《文选·潘岳〈马湃督诔…  相似文献   

14.
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唐·李白《北风行》最寂寥的环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韩愈《江雪》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最难寻的东西: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最暖的春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  相似文献   

15.
元无名氏杂剧《赚蒯通》,全名《随何赚风魔蒯通》,本事出自《史记·淮阴候列传》,《汉书·蒯通传》,亦见于《前汉书平话》.写汉初谋士蒯通的故事.剧作的故事梗概是:汉相  相似文献   

16.
鹿鸣呦呦今本《诗经·小雅·鹿鸣》三章并以"呦呦鹿鸣"起兴,然敦煌写本S.2049卷第二章开头作"鹿鸣呦呦".阮元校勘引诸本无有作"鹿鸣呦呦"者,写本此异文甚为特别.首章"呦呦鹿鸣","鸣"字与"苹"、"笙"叶韵."呦"字《集韵》又音于教切,则"鹿鸣呦呦","呦"字与"蒿、昭、恌、傚、敖"叶韵,古本或如此.  相似文献   

17.
去岁为《世说·文学篇札记》,标举要领,明其流变;今续记文义之须加辨释者如次.一、郑玄在马融门下条 "融果转式逐之"按世说不语鬼神而颇载占卜之验,《术解》记郭璞之作卦、占塚宅,本篇记马融之转式皆是.式,亦作栻,《周礼》已见,六朝至唐犹用此为占.《南史·蔡兴宗传》载"兴宗为郢州府参军,彭城颜敬以式卜".《芝田录》载唐宰相贾耽阴阳象纬无不通晓.有村叟失  相似文献   

18.
南充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都有一定的特点。本文考释它的部分词语,理其音变,寻其本字以及考察文献用典,从而弄清其历史源流,认识其本来面目。晏[浕n213]晚。《小尔雅·广言》:“晏,晚也。”《广韵·翰韵》:“晏,晚也。”《吕氏春秋·慎小》:“二子待君日晏,公不来至。”高诱注:“晏,暮也。”坌[pen213]粘,糊。《说文·土部》:“坌,尘也。”音为蒲闷切,《汉书·司马相如传》:“登陂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左传·昭公三十五年》:“季、后阝氏为之金距。”孔颖达引贾逵话说:“捣介子为末,播其鸡翼,可以坌后阝氏…  相似文献   

19.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唐·孟浩然《过故人庄》)2.闻说____早,何如此地春。(唐·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3.竹外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春江晚景》)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村。(唐·杜牧《清明》)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____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7.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____向日倾。(宋·司马光《客中初夏》)8.百亩庭中半是苔,____净尽菜花开。(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9.____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唐·韩愈《…  相似文献   

20.
南越王赵佗是在岭南实行封建割据,建国称王的第一人.《史记·南越尉佗列传》是记录此史事的最早记载.因而,它是我们研究南越国历史的重要文献材料.余积年有志于南越国史之探索,仅就管窥之见,对此列传略作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