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是“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学习内容是在本册讲的2——6的乘法口诀和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教材在学生已掌握2—5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6、7、8、9的乘法口诀和用6、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中表内有余数的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  相似文献   

3.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1—7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地、较熟练地计算表内除法。由于1-7的乘法口诀有28句,使学生理解在诸多口诀中,较快地找  相似文献   

4.
二年级(上册)《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单元主要教学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和除法,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乘法和除法。《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是本单元中最后一个数的口诀,教材在这里只安排了一道例题教学口诀,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编入了7、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乘法口诀是计算两个一位数相乘和表内除法的关键,也是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  相似文献   

6.
三算结合数学实验教材第三册“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口算、笔算和珠算的计算方法。为了教好这堂课,教师宜准备好算盘、填口诀的卡片、苹果图、盘式图、灯片及数字谜卡片。教学过程则从复习9的乘法口诀开始。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第三册“表内乘法和除法(二)应用题”教学内容涉及了乘法和除法基本应用题的绝大部分题型。教材在7的乘法口决和用口诀求商中,一方面练习和巩固以前学过的应用题,同时,安排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在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快求商申,安排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适当安排一些口头提问题、填条件以及自编应用题的练习;在9的乘法口和用口诀求商中,又分别对乘法和除法应用题作了整理,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教学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加强实际操作.帮助…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学“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时,紧紧抓住教学中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促使学生顺利地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和除法的应用。一、观察、比较准备题与新授题,促进知识迁移  相似文献   

9.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表内除法的教学重点,又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它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为使学生做到计算正确、迅速,在教学中应抓住乘法口诀和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这两个要点,利用迁移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是在2—6的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注意将有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和乘、除法计算穿插编排,既可以使乘、除法计算有比较多的练习时间,又可以突出几种应用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联系。同时,教材还注意通过“提问题”和“填条件”,初步训练学生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因为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又是除法的基础,而且试商比表内除法复杂,所以教材把有余数的除法作为一小节独立出现。 一、7、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相似文献   

11.
范强 《陕西教育》2006,(7):37-39
“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理解乘法的初步意义,掌握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计算的基础,也是用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王金法  步蓉 《江苏教育》2008,(14):79-81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7-9的乘法口诀和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中还穿插了乘法竖式、除法竖式,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教学,最后还安排了“算24点”的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记住6、7、8、9的乘法口诀。2.记庄用乘法口诀求积的方法。3.记住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4.认识乘、除法竖式的写法。5.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记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6.认识两步计算的式题,记住乘除法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二)理解1.理解乘法的意义。2.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明白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3.理解除法的意义,懂得等分除的含义。4.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5.理解除法的意义,懂得包含除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学会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或求商。  相似文献   

15.
教学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师应引导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2)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3)结合教学内容初步渗透事物间的互相联系、发展、变  相似文献   

16.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芜湖市育红小学胡云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6页例3,完成“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二十六中的第1、2、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在熟记7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加深对乘法和除法之间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8耀49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教学过程】一、互动:背7、8、9的口诀师:同学们,还记得7、8、9的乘法口诀吗?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学生齐背7、8、9的乘法口诀。二、创设情境,巧妙复习铺垫(一)播放教材主题图。图1:我们组做了25面小旗,要挂成5行。图2:我们组做了24颗五星,要分给6个小组。图3:我们带来12个气球,每4个摆一行。其中的数字信息故意改动为已学过的2耀6的乘法口诀求商。  相似文献   

18.
<正>【课前调查】苏教版二下系统编排了1到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的教学内容,其中,口诀的编制方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口诀蕴含的规律以及口诀求商的思路都是相通的。学生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口诀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已成为他们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了前置性学习,已经能够背出9的乘法口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7~9的乘法口诀和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中还穿插了乘法竖式、除法竖式,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教学,最后还安排了"算24点"的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20.
令狐昌和 《贵州教育》2011,(12):44+47-44,47
笔者最近上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课堂上学生不按课前预设的教学思路说话、甚至说错话,但笔者针对学生的差错进行巧妙地评价和机智灵活地引导,充分尊重学生,凸显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精彩的局面,从而引发了自己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