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那么一批诗人,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是"边塞诗人",他们写的诗歌叫"边塞诗"。边塞即指边疆,应该说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唐初四方战事不断,一部分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在边塞生活过,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边塞诗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它所表现的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想象,成为唐诗诗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  相似文献   

2.
唐代边塞诗歌产生较多,以至形成一个流派。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和心理状态的反映。唐代边塞诗的内容是很复杂的,在这些诗歌当中所反映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在很多边塞  相似文献   

3.
中国诗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不同的诗人对同一社会问题产生兴趣,写出了题材相近、主题相似的诗歌,盛唐的边塞诗派便是伴随着开元时期的开明政治,国势强盛和扩边政策导致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而形成的。由于边塞战争的频繁,盛唐的边塞生活成为诗人所歌咏的题材和主题。高适、岑参是边塞诗派的卓越代表,诗史上以“高岑”并称,他们的边塞诗从各方面深入地表现边塞生活,以豪迈雄壮的风格著称。  相似文献   

4.
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中国文学史风格流派录(三)边塞诗派“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文学史家根据作品反映的题材,把盛唐诗坛上善于表现边塞生活的诗人称作“边塞诗派”。其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成就最大的是高适和岑参。边塞诗派的作者结合壮丽、辽...  相似文献   

5.
张华 《考试周刊》2011,(63):27-28
自古边疆多战事。壮士慷慨出玉关,连年的战火铸就了不可磨灭的边塞诗魂。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但边塞诗不是唐代仅有的,后代也有传承,广义地说,与边塞戍边生活有关的诗歌就可以视作边塞诗。那么,边塞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生活传达出哪几类情感呢?  相似文献   

6.
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书信真实记录了边塞戍卒的生活和情感,为了解汉代边塞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展现汉代边塞诗产生的社会背景,边塞诗与边塞战争的互动关系,边塞诗的语言风格、诗歌意象及表达技巧提供了重要材料,为考证上古征戍诗向边塞诗的过渡与发展提供了文本参考。将传世文献中的汉代边塞诗歌与出土简牍书信进行对比研究,发掘汉代丝绸之路沿线戍卒书信的文学史料价值,对拓展丝绸之路文献研究,进一步了解中国早期边塞文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古代的边塞诗是从题材的角度分类的。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8.
鲍照的乐府诗思想性强,反映现实广泛而深刻,艺术成就非常突出。内容上多以咏叹仕途失意和描写边塞生活为创作题材。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其诗歌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9.
边塞诗及其特质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塞诗是一种以历代的边塞防卫为前提和背景集中表现边塞各类题材内容的诗歌。边塞诗的特质表现在:1、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2、有鲜明的边塞地域性;3、有特殊的时代性;4、有深厚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0.
牛峤是一位重要的“花间”词人,作品题材丰富,佳句不少,特色明显。咏物词艺术表现手法灵活,咏物及人,形神兼备;闺怨词感情真挚,善于通过对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香艳词善于运用对面生情的艺术手法来烘托女主人公的动态美;边塞词开启了宋代边塞词的先河;怀古词情景交融,含蓄隽永。  相似文献   

11.
陈瑛 《现代语文》2006,(2):35-36
在唐代众多的诗歌流派中,边塞诗派异军突起,成为唐代诗坛的大流派。高适和岑参,就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无疑是唐代诗苑中的两枝奇葩。不过他们的诗风虽有着相同的一面,但在题材、思想和表现形式上,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本就高岑诗风的不同及其原因,作一些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从军博取功利的吸引,词人本有的积极入世心态以及边塞文学传统的积淀等,促使唐末五代以写艳词为主的“花间派”词人创作了一些边塞词.然而。由于世易时移和花间词人本身与边塞生活的隔膜,《花间集》里的边塞词终究较多地缺乏盛唐边塞诗的阳刚之气,而只能是所谓的“盛唐遗音”。  相似文献   

13.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边塞诗歌以开元十一年为界,分为前后期,前后期边塞诗的题材与主题大不相同.究其原因,主要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的生平思想及创作理念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唐边塞诗作为一种具有重大社会意义题材的诗歌,总体上体现了唐宋诗歌在学术精神及政治心态上的内在联系,诗人依托边塞生活沉淀进行琢磨和思索,最早把“理致”和“思辨性”等因素以诗歌为载体加以提炼,揉合在情韵之中,开拓了个性化的创作道路,开启了宋初边塞诗歌饱含“理性”的特征,推进了唐宋边塞诗在风格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史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唐代文学发展史特别是唐诗发展史上重要的诗人。他们开拓前代诗歌题材,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在边塞这一题材上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全面真实的展现自我、展现社会生活。他们的创作带来了边塞诗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6.
都市、边塞、山水、田园。王维的诗歌题材无所不备。从前期都市、边塞题材到后期的山水、田园题材的探索,王维诗歌题材有关现象具有超越文学艺术之上的哲学意蕴。题材有着内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是以“理想”作为其原始根基,诗人用艺术的方式追求诗意的人生。同时,从都市到山水的最终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向人之自然天性的复归。诗歌多元的题材及其在哲学意义上的永恒性使之在当时获得“天下文宗”地位的同时,也使得其以山水诗垂范后世。  相似文献   

17.
史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唐代文学发展史特别是唐诗发展史上重要的诗人.他们开拓前代诗歌题材,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在边塞这一题材上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全面真实的展现自我、展现社会生活.他们的创作带来了边塞诗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8.
南朝边塞乐府是中国古代边塞诗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南朝文人拟乐府盛行和诗坛重情尚变等时代背景下,"赋题法"的创作模式和横吹曲的音乐特质,促进了边塞乐府创作的繁荣.南朝诗人模拟横吹曲的主题和题材,为唐代边塞诗创作所继承和开拓.在绮丽柔婉的文风影响下,南朝边塞乐府虽然还存在诸如"宫体诗"的情调及地名方位不合等不足,但却为唐边塞...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边塞诗发展的极盛时期,中唐大历十才子和盛唐边塞诗派都写作了大量的边塞诗作。但二者虽属同一题材,可在抒情方式、诗歌意境、写作笔法、诗歌形式等审美特征上呈现出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盛唐的诗坛,边塞诗派是主要的流派。期间,涌现出了众多的边塞诗人。他们参与了唐代的对外战争,对边塞和军旅生活有自己的亲身体验,从戎而不投笔,或描绘苍凉的边塞风光、民族风情,或赞颂将士们英勇杀敌的勇武精神、建立军功的壮志,或描写边塞生活的艰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