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闻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度商业化的媒体社会里,人咬狗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反常的是新闻,正常的不是新闻。我们身边天天发生的事情不是新闻,我们身边极少发生。甚至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件是新闻。我们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短信每天热衷于报道并大量报道的是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性丑闻、恐怖袭击。但是我们认识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领导下属中有几个是被罪犯或恐怖主义分子杀害的?他们中又有多少每天遭受恐怖主义分子的侵扰和袭击?事实上,他们中每天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是就业、污染、住房、贫困、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舆论     
通常说,报纸、广播、电视是舆论工具,而且是重要的舆论工具.那么,什么是舆论,新闻与舆论的关系如何,怎样发挥报纸、广播、电视舆论工具的作用,对于新闻工作者、广大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来说,都是必须弄明白的。什么是舆论?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举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1999年7月1日,北京青年报社又开了新“户头”——新闻监控组,这可以说在京城报界是一个创举。从其它新闻媒体中查缺补漏、寻找有趣的、有价值的新闻是报社成立新闻监控组的最初想法。经过一年的运作实践,新闻监控组已经成为报社新闻部门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一年来我们从没有停止过每天对四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新华社)的新闻监控,报上每一天都有我们监控组提供的新闻。到现在为止,经我们推荐被采纳的文章、图片,记录在册的就有1500多篇。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报道,不但是我们的监控对象,还是我们发现新闻线索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快餐:广播新闻的时代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伊 《新闻界》2003,(6):41-41
从事广播新闻工作多年,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声音是广播的特色,广播新闻要出彩,就必须发挥声音的优势”,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特色≠优势,我们说广播是声音媒介,是区别文字和画面而言的。但是声音并不是广播所独有的,电视也有声音,电视的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比广播更形象、更生动。因此,说声音是广播的特色并不准确,或者说没有实际意义。那么什么才是广播新闻的特色呢?在十三年的广播新闻编采实践中,笔者以为,“告知性”才是广播新闻的特色。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新闻快餐”——强调的是它的收听便利性、伴随性、相对容量大的特点,用专业术语…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报道中,对现有材料进行二次挖掘和加工,也能产生新闻. 顺藤摸瓜法 在我们每天接触的电视、广播、报纸的大量新闻报道中,蕴藏着丰富的新闻资源,只要留心,就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所谓“新闻眼”,就是体现新闻的最佳角度,真正反映新闻的客观事物本质的、根本点的地方。尽管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每天都在不间断地传播着各种各样的新闻,但有相当一部分新闻,有的甚至是很重要的新闻都没有反映在点子上。1997年11月8日,世界水利史上的壮举——长江三峡实现大江截流,新闻单位纷纷将镜头对准这里。然而,所配发的照片在准确性上却有很大差  相似文献   

7.
李宏 《记者摇篮》2007,(3):22-22
每天,国内外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发表或播发大量的新闻,这些新闻都具有服务工能。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研究所多年从事新闻教学与研究的林珊、张君珊、肖绪珊三位同志合编的《英汉新闻、广播、电视常用词汇》一书,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选收的专业术语着重于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等方面,并兼顾广告和印刷出版等。书中新收一万五千余词条,主要来源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播新闻改革成效显著。当前,面临其它新闻传播工具的竞争,特别是电视的挑战,只有不断提高广播新闻的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听众,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革除“八股”刻意求新 革掉新闻八股,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但是至今,新闻八股也还远未革净。无论是报纸上,还是在广播、电视里,每天都有“八股文”、“八股调”、“八股片”,仅就广播而言,不少广播新闻都按某种固定格式来写,导语是抽象的,接着是概念加举例,最后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新闻的优势是什么,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是音响和传播速度快,但在实践中,广播的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一,新闻节目中音响少。在大部分电台每天的新闻节目中,带响的录音报道所占的比例很少,甚至有的电台在连续几天的新闻中一个带响的报道也没有,从内容到形式上都缺乏活跃的因素,试想这样的新闻怎么会吸引听众?。其二,新闻不快。电台在与报纸和电视竞争中一个制胜的法宝就是传播快,但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尤其是广播对新闻事件同步报道的优势根本就没有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个概念的提出随着近年来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各新闻媒体间竞争所带来的效应,使报纸、广播、电视甚至互联网,都在关注新闻传播的实效和为社会公共事务所做贡献的水平。以报纸为例,在经历了创办周末版,以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休闲特色;扩版创办各类专副刊,以增...  相似文献   

12.
广播是百姓最先接触的大众传播媒体.在一段时期内.广播可谓是一枝独秀.由于没有电视.也很少能看到报纸。广播几乎成了百姓认知外部世界的唯一窗口.也正是广播承担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任务。广播在传播新闻、教育群众、娱乐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声画并茂、雅俗共赏的电视迅速普及并进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我们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和广播了解信息并加以传播,这些被我们口耳相传的信息叫做新闻。这些新闻的内容大到政治事件,小到家长里短,对百姓的生活都有着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影响。因此,客观真实,也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4.
梁静 《记者摇篮》2010,(1):40-41
现代社会中,新闻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因新闻侵权引发的诉讼屡有发生,各种通过新闻媒体传播而引发的名誉侵权、肖像侵权、隐私侵权等新闻侵权案件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5.
每天读报纸,听广播和看电视,我都是先看新闻报道。我想,有这种习惯的人大概不在少数。可见,新闻报道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新闻写作的文风对社会的影响想必也是不可低估的。我们现在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弘扬祖国文化”。而新闻写作在弘扬祖国文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不少中小学生写作文时就常常仿用我们广播、电视和报刊上的语言和文字。而语言和文字又是文化的“基因”或“细胞”。由此可见,新闻写作中的那些疵瑕和陈词滥调也可能对社会文化生活有所感染。本文只拟就当前新闻写作中最流行、最时髦的又是最常…  相似文献   

16.
音响的运用是广播新闻区别于其它媒体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一。广播新闻通过来源于生活、原汁原味.真实有效的音响表现新闻事实,充分发挥广播“声音见长”的优势,让受众听到声音、看到画面、感受到气氛,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有效地弥补广播媒介画面缺失的遗憾,让广播节目从平面走向立体。  相似文献   

17.
张云 《视听界》2004,(4):67-67
广播新闻的优势是什么,说起来大家都知道,是音响和传播速度快。但在实践中,广播的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一,新闻节目中音响少而粗糙。在大部分电台每天的新闻节目中,带响的录音报道所占的比例很少。我们新闻综合频率改革之后,虽然录音报道数量明显增多,但质量不高。有的报道本来几句话能讲明白,现在为了追求录音,强加上几段叙述性采访,非但没有录音报道强调的“味”,反而表述不清。声音是广播的惟一的表达方式,如果音响无趣,从内容到形式上都缺乏活跃的因素,试想这样的新闻怎么会吸引听众?其二,新闻不快。电台在与报纸和电视竞争中一个制胜的法宝就是传播快,但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反而广播经常炒其他媒体的冷饭,尤其是广播对新闻事件同步报道的优势根本就没有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记者用什么方法进行采访获得新闻的科学.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要向公众传播新闻,首先得有从事新闻采访的记者,通过采访活动采集新闻.没有采访就没有传播.因此,新闻采访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新闻采访学的目的,是根据新闻记者采访的实践,总结经验,认识新闻采访的规律,使它理论化、系统化.对于愿意献身于人民的新闻事业的青年和高等学校新闻专业的学生,通过新闻采访学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和应用新闻采访学,成为善于进行新闻采访的新闻记者,这就是研究新闻采访学的目的.在新闻学的领域,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这几门学科都是应用科学.新闻采访的理论不是来源于权威的本本,也不是来源于实验室的试管,而是来源于新闻记者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开展的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给新闻改革吹进了一股清风,对面临强大竞争对手的广播新闻,更是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广播是我国三大新闻传播媒介之一。即使在目前报纸发达、电视兴起的时代,广播仍然以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大等优势,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欢迎。但是,随着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如何争夺新闻受众,就成为各新闻媒介的一大课题。我国广播在老对手——报纸,和新对手——电视的夹击之下,不能不承认已失去了过去那种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20.
面对科学性极高的手机客户终端传播平台的不断涌现,昔日以传播快捷自骄的传统媒体广播,又受到了除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新一轮冲击。许多广播新闻从业者不仅发出感慨——广播新闻是退出历史舞台?还是不断创新发展?现实当然选择了后者,广播新闻仍然要不断创新发展。笔者以为多元化、开放式是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平台的显著特点,媒体几乎覆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媒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