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粟子 《文化交流》2016,(6):54-56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模特走上国际T台,大放异彩,比如在纽约、伦敦、巴黎、米兰四大时装周和世界著名时装公司的发布会上。诸如在各大时尚品牌的秀场或广告大片里,中国模特更是霸气十足,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自信,让全球感受到了来自东方的艺术魅力。刘雯是中国超级模特的代表之一,是首位走秀美国"维多利亚的秘密"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刺绣艺术历史悠久,而"回绣"更因其善于吸纳阿拉伯刺绣工艺与中国传统刺绣文化中的合理因子而闻名中外。海原"刺绣"技艺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价值有所不同,且"刺绣"技艺的承载者——刺绣艺人的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以海原"刺绣"技艺的时间变迁为视角,具体探讨妇女刺绣艺人社会地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杭州玉皇山路上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在举行"华美致远—中国外销丝绸的风貌"展览,展出的都是中国风的外销丝织品。展览以各种图照、实物展示了十八、十九世纪前后中国专为外销设计、生产并输出到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丝绸织绣品,从中显示出中国丝绸文化的丰茂灿烂。中国刺绣起源很早。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一些著名刺绣家在工艺美术史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彭丽媛在金砖五国的出访中吸引了全球目光,被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为"中国的新名片",十余套精心打造的华服向全世界展示了开放中的中国女性的庄重美、优雅美和气质美,尤其是刺绣、丝绸、云锦、盘口和立领等传统服饰元素的使用在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工艺美和精致  相似文献   

5.
"LV(路易·威登)"让你想到什么?是时尚人士身份的象征和由衷的爱戴,是消费者对时髦的理解和追逐的欲望:"CocaCola(可口可乐)"让你想起什么?是炎热夏天里的一份冰爽与清凉;"NIKE(耐克)"代表什么?是时尚、健康、运动、活力……  相似文献   

6.
刺绣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工艺,它是用绣针引彩线,按照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晋绣以其内容丰富、构图严谨等特征而独树一帜。在晋绣中,侯马刺绣是典型代表。侯马刺绣有三种常见纹样,即动物纹样、植物纹样、文字纹样。侯马刺绣大胆的想象以及韵律美和色彩美使之在晋绣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晓柒 《文化交流》2014,(1):54-57
翻开中国刺绣的编年史,江南民间刺绣,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页。 清道光年间,寓居无锡的刺绣名家丁佩在《绣谱》里说:“刺绣以针代笔,以绢素为纸,以丝线为朱墨、铅黄。”“取材极约、而用甚广”,为“闺阁中之翰墨。”  相似文献   

8.
逸名 《文化博览》2007,(8):26-27
说到"香港"两个字,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首当其冲进入我们生活的香港元素,是那些曾经在昏暗的小影厅里温暖过我们的港片。银幕上,小马哥嘴里叼一根牙签,手持双枪,弹无虚发,把一件千疮百孔的风衣穿得威风凛凛。《独臂刀》里王羽拖着残肢断臂,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屹立不倒,虽偶尔失手,却一直站在世界博弈的主角位置。反观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早已湮灭。中华民族经历近代百年屈辱之后,今天又重回世界重心,是什么力量而为之?本文就此详细论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充分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是什么,以及何为当代应该继承和弘扬的国学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富阳庙山坞,黄公望结庐隐居处。站在2016年第一场梅雨里,我叫了声:"黄……"未及出口的后半声,如一滴雨从竹梢无声地落入我的衣衫,如更远处苍茫的雨雾,无声地融入大地。黄什么呢?大师?先生?老伯?公望兄?大痴?……被尊为"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1269-1354),以那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富春山居图》和他本人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无疑该称呼他为大师。可是,他本人喜欢人们称呼他什么呢?还是根本无所谓?  相似文献   

11.
关键词:草根;代表人物:不断兴风作浪的芙蓉姐姐;原生态的蒲巴甲;掀起恶搞狂飙的胡戈;PS出来的小胖……你所能想到的草根都可以系在这条尾巴上。草根是什么?北大教授张颐武把草根视为"后小资":这些"后小资"们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却又并不是"高雅"的文艺青年,  相似文献   

12.
正一国政府在图书出版输出方面的推动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版业"走出去"的强度与快慢。那么,中国出版业"走出去"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通过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出版业"走出去"政府扶持因素,对推进中国图书"走出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政府推动美国成为图书出口大国一如美国是世界经济军事超级强国,美国图书出口在全球出版行业中地位也是举足轻重。早在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世界为之赞叹。中国,在短短40年是如何实现的?前一个谜团尚未完全解开,新的"谜题"再次涌现:阔步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借助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活动的契机,在强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寻找破解"中国谜题论"的钥匙,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新时代的命题,向世界阐释新时代中国的积极意义,以及中国为世界发展注入的正能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是中国媒体人的时代责任和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与一般行业相比,IT行业、咨询行业中的员工流动率要高出许多?为什么在传统企业内,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员工流动率也有提高的趋势?为什么知识水平越高的企业内部管理越"乱"?为什么越有"绝活"的员工越"难管"?吸引高知识人才是否必须要高工资?除工资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对人才的吸引力?如果流动率高是一个趋势,那么企业将如何面对?为什么现在中国人好像变"精了"、"滑了"、"自私了"、"不听话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一、研究缘起1.对"言论NPO"调查数据的再思考日本民间非营利组织"言论NPO"于2014年9月9日公布了在中日两国实施的舆论调查结果。关于中国对日本的印象,回答"不好"和"总体来说不太好"的中国人所占比例为86.8%,较2013年时的历史最差值(92.8%)相比略有好转1。"言论NPO"这个数据是否也反映了肩负着中国未来的中国大学生对日本形象的看法?如果不是,那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多年来,中日都有学者对中国  相似文献   

16.
陈敢 《文化交流》2013,(1):61-64
2012年11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艺术专业委员会在浙江台州市召开年会。来自全国各地28个绣种的近百名专家齐聚台州,共同探讨刺绣艺术技艺,开展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初以来在中国大陆兴起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以直指政治禁区,要求在现实政治上复兴儒教政治体制、教育体制为主要特征。由大陆新儒家主导的儿童读经热、建立宗教性儒教组织、儒教网站等,使当代中国呈现出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思潮,但也因此陷入了政治上的专制与民主、文化上的等级与平等、经济发展上的"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之争。同时,因为坚执"儒学(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导致当代中国在传统文化问题上陷入"多元文化论"所造成的模糊文化心态中,以致百余年来始终无法弄清什么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什么是糟粕,只能在"批判地继承"中陷入民族文化的思维困境。本文以哲学上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概念界定,尝试使当代中国走出儒学(教)与传统文化及现代化的历史纠葛与现实困境,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提供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纽约时装周纽约与伦敦、米兰和巴黎并列为世界四大时装之都。这四大时装之都在每年的二月和九月各举办一次时装周,展示形形色色的潮流和时装未来。纽约名列榜首,应该是实至名归。纽约大约有16.5万人从事时装工作,每年除纽约时装周之外还举办75个左右的大型  相似文献   

19.
吴思 《文化学刊》2014,(1):28-30
什么时候启蒙是个头?什么蒙住了我们,我们要启什么蒙?"规律"能够成为我们的信仰吗?  相似文献   

20.
该文旨在探讨在跨文化艺术传播中“中国元素”的应用,研究发现,中国元素是指中国文化环境外在有形和内在无形的物质载体,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多样性、传承性和包容性。在跨文化艺术传播中,应用中国元素应遵循拒绝标签化、防止偏执化和坚持创新性原则,拒绝标签化意味着不能简单地将中国元素视为一种符号进行化简和归类,而是要充分体现其多样性和复杂性;防止偏执化意味着不因中国元素的盛行就忽视其他国家和文化的特色,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并进行多元对话;坚持创新性意味着在传播中国元素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注重与当代艺术和文化形态的结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跨文化环境。基于此,该文从服装、电影、建筑和音乐舞蹈等角度对“中国元素”跨文化艺术传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可以为推动中国元素在跨文化艺术传播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