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族《读书歌》虽然渊源于汉族的梁祝传说,但在人物、情节以及环境、习俗的描绘等层面均表现出与汉族梁祝传说的明显不同。《读书歌》与汉族梁祝传说的差异是白族民众依据自身的生活语境、思想感情和文化传统对汉族梁祝传说进行加工的结果。《读书歌》与汉族梁祝传说的关联和相异既形象地展现了白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也生动地揭示了文化交流过程中接受主体对异质文化的选择与创造。  相似文献   

2.
虽然缺乏翔实的资料记载,梁祝传说传人白族地区的准确年代难以判定,但是,综合考察梁祝传说在内地与白族地区的流播情况、文本内容以及白族地区和内地的联系等因素,本文认为,梁祝传说传人白族地区的时间最早可上溯至南宋末年,而传说在白族地区大规模的流行应该自明代开始。  相似文献   

3.
陈勤建、尹笑非的《梁祝传说的现代解读》一文,根植于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同时辅以扎实的文献典籍和广阔的理论视角,以生命原型意识形态作为理论建构,是对梁祝传说文化内涵的深入探讨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梁祝”是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流传时间久远,其中“化蝶”的结局更是让人们称颂,通过对“梁祝”故事的产生及其结尾进行分析,探讨梁祝“化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梁祝传说在我国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该传说虽然起源于汉族地区,但在壮族地区同样流播广泛,这与明封建中央集权总背景下壮族社会与历史的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关注与思考这一突出的现象,对加深理解梁祝传说本身的特质和文化传播这一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梁祝传说在我国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该传说虽然起源于汉族地区,但在壮族地区同样流播广泛。这与明清之际封建中央集权总背景下壮族社会与历史的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关注与思考这一突出的现象.对加深理解梁祝传说本身的特质和文化传播这一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起源于浙江宁波鄞县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故事,与《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梁祝》传说历史悠久,流传中外。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特别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成电影在1954年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招待外宾放映后,以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更加轰动世界。之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问世,再次轰动世界。 《梁祝》传说,大约形成于三国以后六朝以前的东晋时代,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可考证的,最早的是1400多年前的  相似文献   

8.
在山东济宁马坡广泛流传着梁祝传说。当地既有梁、祝、马三个家族,同时也确实存在着马、祝两姓不通婚以及马氏家族不允许戏班演唱梁祝戏的禁忌。但目前获得的田野资料以及碑记材料尚不能允许我们把传说与现实一一对应起来。这种禁忌的存在可能是人们受现实生活影响、极力保护家族荣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流传的梁祝传说《三蝶奇缘》,是对梁祝传说的继承与发展,其在细节上的变异反映了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三蝶奇缘》在当地形成的时间最早应在清朝雍正年间,主要是通过苗人的迁徙和苗汉之间的战争和通商而传入的,其内容突出了苗人开放的民族性格、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族传统。  相似文献   

10.
梁山伯是一个历史人物,1600多年前在鄞州有一坟、一庙。900多年前的《义忠王庙记》记述了梁山伯生卒年月,籍贯,在县(今鄞州)当县令年代,政绩。并第一次将历史和传说完美地结合起来,于是有了梁祝传说。梁祝传说发源于鄞州(古县),是人民的清官情结演绎成爱情经典;从鄞州传播全国,开始是歌谣,后来是戏曲,现代是影视、音乐、舞蹈,并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相似文献   

11.
梁祝故事属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完全可能无中生有,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改造,其流传过程也就是创作和加工的过程.南北朝至唐的现存文献未见有言及梁祝事者,旧传<金楼子>、<宣室志>有相关记载之说不足为信.由<五代史补>关于李涛歇后诗的纪事中言及"梁山(伯)"的记载可推断五代时已有关于梁祝的传说.梁祝故事在宋代开始流行,并见诸诗词当中,在元明清时期经后人不断加工演绎,于元曲、传奇当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2.
二胡双叠     
刘佩 《初中生》2002,(3):60
梁祝 痴迷的,是颤抖琴弦上飞逸而出的胡音精灵;朦胧中,演绎一段不老的灵魂传说.  相似文献   

13.
《梁祝》传说是一则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流传千古,芬芳四溢,对后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梁,祝二人爱情萌发、生长的主客观因素、心理机制和爱情悲剧发生的原因,从心理方面揭示了梁祝悲剧的社会意义——对于扼杀爱情、毁灭幸福的封建婚姻制度的鞭挞。  相似文献   

14.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是作曲家陈钢、何占豪,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古老传说为题材、以越剧曲调为素材创作而成的音乐精品。长期以来,教师在介绍该曲时,更多关注的是其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故事和作曲者  相似文献   

15.
据南朝文学家吴均在《续齐谐记》里记载,重阳节登高、佩茱萸的习俗源于汉代"桓景避难"的传说。传说东汉时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有一次费长房对桓景说,某年九月初九有大灾,要他速速回家,告诉家人缝一些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系在臂上,然后登山饮菊花酒,这样才能躲过大祸。到了九月初九这一天,桓景按照师父的话做了,带着全家人登山,果然平安无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流传于中韩两国的“梁祝传说”异文进行内容分析,从美学角度分别对“柳叶传情”、“腐衣殉情”以及“十八相送”、“楼台相会”等母题进行阐释,揭示了两国人民在审美特性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二胡双叠     
梁祝 痴迷的,是颤抖琴弦上飞逸而出的胡音精灵;朦胧中,演绎一段不老的灵魂传说。 心,已随琴声游离千古,掠过亭台楼榭,剪烛两窗,烂漫花丝凝滞在翩翩然比翼双  相似文献   

18.
一、孟姜女风物研究的重要性在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中,孟姜女由于产生时间早,流传范围广,异文极多,特别是作品中出现的风物,较之牛郎织女、梁祝、白蛇传更为丰富。即使跟常以地方风物为对象的鲁班传说相比,也毫无逊色。孟姜女并不限于散文的传说故事,而且有韵文的歌谣、叙事诗、曲艺、戏剧、对联等,还有文人的诗词传赞、笔记说部之类,其风物的总和当超过我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19.
音乐·联想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仿佛就在一瞬间,五千年的光阴就这样随白云一道飘散,随溪水一道流逝。走的是那样的彻底,以致人们一转身便看不到昨天的痕迹。惟有那一曲曲哀怨优美的曲子能勾起人们对远古的遥望,对世事的慨叹,对未来的憧憬。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语言,它能够表达人类语言所表达不了的人的最细腻的感受!”古代俞伯牙、钟子期,音乐使两人心灵相通,后人便有了“高山流水”的传说。传说有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故事,人间便有了《梁祝》、《化蝶》的美妙音乐,人们也因此产生了“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相似文献   

20.
城市文化是城市在自身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文化。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京杭运河在江北的运输枢纽,因而在历史上产生了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以梁祝传说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充分研究和发掘济宁丰厚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济宁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