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2013年11月7日,中国第三十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从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发,奔赴南极执行为期155天的科考任务。此次科考的重中之重是在南极内陆建立我国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此外还将在罗斯海地区为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选址。本次科考队由256人组成,其中中国科考及相关人员83人,包括两名台湾科学家和两名泰国科学家。整修一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1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召开大会,宣布国际极地年(IPY)计划在北京启动,标志着具有重大意义的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在我国拉开帷幕。国际极地考察年是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共同策划、联合开展的大规模极地科学考察与研究活动,被誉为国际极地科考的"奥林匹克"盛会。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八个国家为主要的合作国家。图1是2007年1月1日美国南极站点(亦被称作阿蒙森-斯科特站)寄出的实寄封。图2是法国巴黎于启动日-2007年3月1日寄出的实寄封。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1日,大陆"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完成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任务返航途中,顺利靠访台湾高雄港,并进行科学交流,这是大陆公务船首航祖国宝岛。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北京极地集邮协会特制专题纪念信封一枚,编号JD-46(图1)。  相似文献   

4.
国际极地年(the International Polar Year,IPY)是全球范围的科学家共同策划、联合开展的大规模极地科学考察活动,被誉为国际极地科考的"奥林匹克"盛会。这项科学考察活动已有多年历史,2007年正值第4次国际极地年。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些集邮刊物纷纷围绕第4次"国际极地年"发表相关文章,使集邮爱好者对人类对地球三大"极地"所作的探险和科学考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集邮爱好者特别关注的中国的极地科考活动也作了介绍,但是都没有谈到中国徒步横穿南极第一人——秦大河。秦大河,祖籍山东泰安,1947年生于甘肃兰州,毕业于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地球变暖、冰川融化的危机,芬兰等国提议在“第3次国际极地年(2007—2009)”期间发行“保护极地和冰川”主题邮票,得到了世界各国积极响应。这些专题邮票的图案大多为南极的冰川和企鹅(图1—3)。  相似文献   

7.
乐明 《上海集邮》2002,(6):10-11
7月15日《南极风光》7月15-26日,第27届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大会(每2年举行一次)和第14届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COMNAP)大会(每年举行一次)在上海召开。这是我国于1986年被接纳为成员国后,首次举办的相关高层次国际性会议,约有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400多名科学家和官员出席。同时举办国际极地后勤技术装备展览会、南极考察后勤支援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童十 《集邮博览》2008,(12):16-17
继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后,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分别开始涉足南极、北极科学考察。几十年来,中国有数千名考察队员赴极地考察,热爱和向往极地事业的各类人员更是遍布全国。伴随着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极地集邮活动渐趋活跃,极地集邮爱好者人数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
信息荟萃     
北京 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长城站、缅怀邓小平为南极考察题词封,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雪龙号执行一船两站运行方案封(11.16),外交部老干部摄影  相似文献   

10.
周良 《集邮博览》2008,(12):23-25
作为世界上的重要大国,中国在极地科学考察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60年以来,中国登山队多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于1975年和2005年两次测量珠峰高程。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开始涉足南、北极科学考察,目前已建立起一船三  相似文献   

11.
周良 《集邮博览》2009,(12):52-54
神密莫测的南极大陆由西南极和东南极两个地盾组成。东南极内陆冰盖是以冰穹C—冰穹B—冰穹A—冰穹F为分水岭,其中位于东南极中心的冰穹A(Dome A)是这一分水岭和内陆冰盖的最高点,也是南极冰盖尚未开展科学考察的空白点。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元旦,铁道部发行了乙酉年站台票(生肖系列之八)全套20枚。 鸡年纪念站台票仍选择"十五"期间新建、改造的20个车站,按票面所印站名分站使用,使用期为2005年1月1日至3月31日。这20个车站是佳木斯站、大庆站、尚志站、海拉尔站、辽中站、盘锦北  相似文献   

13.
第1条极地集邮极地是指地球南北两极地区,以及以珠穆朗玛峰为主体的地球第三极。极地集邮就是收集和研究有关极地考察(早期是探险,下同)内容的图案,和以表现极地所发生的事件、以极地事物为发行目的的邮票及相关邮品的集邮方式。  相似文献   

14.
十五"电竞皇马"5E分崩离析,"皇家卫队"Hunter趁机重组,中国CS格局再一次重排座次……wNv如愿以偿的拿到了ESWC2004中国区预选赛的冠军,打开了那道无数CS玩家梦寐以求的"法兰西之门"。同时,这也是wNv战队组队以来第一次站在传统三大国际电竞赛事(WCG、ESWC、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近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国家海洋局达成协议,决定在南极科考中山站、昆仑站设立临时邮局。北京邮政公司下属的国际邮电局负责临时邮局的筹备工作,并委托国家海洋局极地科考队代办具体业务。邮局开业时间为2009年1月28日。  相似文献   

16.
地球南、北两极终年不化的冰川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2005年10月,国际科学理事会启动了从2007年3月起的国际极地年(IPY)计划。全世界至少有50多个国家将参与,展开对极地的大规模科学研究,开辟极地科研的新纪元。这是从1882年-1883年以来125年中的第4个国际极地年。位处北美和北欧的8个国家或地区在今年一二月  相似文献   

17.
2012年4月25-26日,"国际体育教练体系"第4次工作组会暨"亚洲体育教练:过去·现在·未来"研讨会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本刊选登部分内容。2012年4月25-26日,国际教练教育委员会"亚洲体育教练:过去·现在·未来"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uncilfor Coach Education Seminar‘Coaching in Asia:Past,Present and Future’)暨第4次国际体育教练体系工作组会(Meeting #4-International Sport Coaching FrameworkWorking Group)在北京首都体育学院举行。来自国际教练教育委员会(ICCE)、夏季奥林匹克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  相似文献   

18.
1996年亚洲第3届冬季运动会,是本世纪末在我国举行的唯一的一次国际体育盛会。作为举办城市的中国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各项场馆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及相关项目共52个项目的施工建设,现在均已如期或提前竣工。这些场馆建设都达到了亚洲和国际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吉秀 《集邮博览》2008,(12):15-15
国际上极地科学考察比较先进的国家以及古代热心于极地探险的国家,如阿根廷、澳大利亚、英国、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俄国、瑞典、美国等,不但极地考察科学技术发达,而且非常重视极地邮政及集邮,在其极地考察站、考察船、潜水艇上,邮政设备齐全,极地邮品品种全、形式多。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极地集邮组织和极地集邮刊物。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56秒,搭载“神舟”13号载人飞船的“长征”2号F(简称长2F)遥13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13次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1次任务和第8次载人飞行任务。此次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是翟志刚(指令长)、王亚平、叶光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