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光学望远镜的发明和演变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08,(11):3-3
近期,完全由我国自主发明的新型大视场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在位于河北省兴隆县的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落成。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次在望远镜类型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众》2000,(2):9-9
笔者在接待大量需要购买天文望远镜的用户时发现,大部分爱好者对天文望远镜的选购有一定的盲目性。那么究竟如何选购合适的天文望远镜呢?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考虑。 (1)光学系统对于望远镜,主要选择物镜的类型及口径大小。对于同样口径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最贵,折反射其次,牛  相似文献   

4.
欧洲南方天文台将在智利阿塔卡玛沙漠建造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该望远镜镜片直径是一座足球场长度的一半,它对可见光和红外线的灵敏度将是现存望远镜的十倍。  相似文献   

5.
1990年以来,美国国家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一直在离地球表面600公里远的轨道上窥视着神秘莫测的宇宙深处,不过以光年也就是97000多亿公里为距离单位的宇宙中,600公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哈勃太空望远镜之所以能够让科学家更清楚地观看遥远的天体,主要是它躲开了充满水蒸气的地球大气层,厚厚的大气层把望远镜捕捉到的一切变得模糊不清。正是由于这600公里高的一眺,哈勃望远镜把原来的视线扩展到了已知宇宙的边缘,甚至能够看到700亿年前原始星系存在时发出的光。尽管它已经远远超出了目前安放在地球上的望远镜所能看到的极限,可是天文学家仍旧不满足,他们希望能看得到更远的望远镜,把人类的视线延伸到宇宙形成之初,这架未来的天文望远镜就叫"哈勃"之子。按照天文学理论,将近120亿年前发生了第一次大爆炸,宇宙从那个时候起诞生,开始不断膨胀,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一直想看到宇宙诞生初期的状况,看  相似文献   

6.
“LAMOST望远镜从去年9月开始正式巡天,到目前已观测到光谱150多万条。”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崔向群代表今天(3月1日)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了国家大科学装置——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天文台丽江2.4米光学天文望远镜目前是东亚地区口径最大的通用型光学望远镜,是由中国科学院、云南省、科技部三方联合资助的创新工程重大项目,2000年立项,2007年5月望远镜落成,2008年4月通过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云南省三方联合组织的验收,投入试观测,成为我国七大天文科学工程之中第一个开始运营的项目。试观测期间完成了其观测研究平台的建设,使该望远镜具有测光观测、高中低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全球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大口径全景巡天望远镜(LSST)”.已于日前开始在智利北部的帕切翁山动工建造。这部超级望远镜预计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观测能力最为强大的数字化天文观测系统.能够自动地对夜空进行观测。LSST将对太空进行不问断地扫描.以研究那些遥远的星系、小行星、超新星、彗星、恒星和其他天体。LSST计划的总投资将超过35亿美元。建成后的LSST天文望远镜直径将达到84米,  相似文献   

9.
<正>自从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以来,光学望远镜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从小口径望远镜到大口径望远镜,从折射望远镜到反射望远镜,威力不断增加。从用来观察遥远物体到探索浩瀚太  相似文献   

10.
地面望远镜容易受大气的影响,太空望远镜则需要人造卫星承载,而且不可能建造得很大。既然月球是我们天然的大卫星,为什么不在月球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08,(6):4-5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天文望远镜为观星必备之宝,但其主镜均价值不菲,部分大型镜头更只能从欧美国家订购。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系主任任扬利用15个月时间,成功研发香港首创集光学镜研磨、抛光及检测于一身的智能磨镜机,有关技术能稳定及准确地制造高度精密的近米级(约40寸)望远镜主镜,更有助减低近一半的制作成本,令香港光学科技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2.
巨洪军 《百科知识》2021,(36):60-61
万维望远镜的英文名为WorldWide Telescope,简称WWT,诞生于2008年,是由微软公司研发的一项技术.它通过互联网将全球的绝大部分天文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和无缝衔接,同时通过自身的数据库功能以及网络技术和使用界面,为全球的天文爱好者和天文教育及科研工作者们提供一种融合的天文资源库.作为虚拟的天文望远镜设备,万维望远镜可被看作一个特殊的天文科学数据库,一方面能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能创造新的学习资源,成为天文科普教育的核心部分,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3.
望远镜是一种能把远方景物的距离拉近或变大的镜片组合。这在当初许多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不能实现的。虽然望远镜的发明是偶然的事,但从科技发展水平来看实属必然,因为当时的技术和材料已具备了发明望远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天文学的历史从某个角度上说就是天文望远镜发展的历史。1609年,大科学家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通过这个望远镜,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还先后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光环、太阳黑子、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分光计望远镜的调节和尺读望远镜的调节有着类似的困难:望远镜的视野小,很难迅速找到目标。本文通过激光辅助调节尺读望远镜,激光使实验者看到望远镜视野对应位置,小灯辅助调节分光计望远镜,小灯使实验者看到反射叉丝像的轨迹。所有过程,直观明确。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众》2000,(2):8-8
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镜头组成,通常按照物镜的种类,将望远镜的光学系统分为三类:折射系统,反射系统及折反射系统。 1、用透镜将光线会聚的系统就是折射系统。为了解决色差等像差引起的成像模糊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用不同折射率的光学玻璃搭配成各种消色差的折射系统。 2、用镜面反射来会聚光线的系统称为反射系统。牛顿系  相似文献   

17.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光学望远镜是观测宇宙的无限空间的唯一工具。只有在不久以前,才发明了新的工具,这种工具是利用电磁波谱的其他部分—无线电波区域—来观测的。画在封面上的巨大建筑物,就是最新型的天文仪器——无线电望远镜。在它们里面,没有普通光学望远镜所特有的那些镜筒、凹面镜和物镜。这种望远镜上的碗状栅跟巨大的雷达天线很相像。我们银河系(包括太阳在内)的许多恒星以及银河外的许多天体,都辐射出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最强的波是从银河以及从可见的怛星最密集的空间区域发出来  相似文献   

18.
安利 《百科知识》2021,(29):28-30
因任务一再延期而被称为"鸽王"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终于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发射了,如果成功,它将成为大名鼎鼎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继任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根据其"大天文台(Great Observatories)"计划,在10余年时间内先后发射了4台工作波段不同、均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大型空间望远镜.同时由NASA领衔、10多个国家参与研发"下一代空间望远镜"(NGST),即后来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这太空中的"四大天王"及"下一代空间望远镜"都有什么特长呢?  相似文献   

19.
<正>用激光捕捉太空中的尘埃颗粒,让它们按照一定的几何形状排列后,一架不可思议的太空望远镜就制作成功了。它的镜面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重量却仅及一个馒头。当事情涉及空间望远镜,有一句话总不会错的,那就是"大就是王道"。今天几乎所有的太空望远镜,譬如像著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都是用一个巨大的凹面镜来收集星光的。镜面愈大,能收集到的光线就愈多,图像就越清晰。当需  相似文献   

20.
你想进一步了解月球吗?如果有兴趣,只要花几块钱就能自己动手做一个可以看见月球上山脉的天文望远镜。做这样一个望远镜,只要买不同大小的两块透镜和几张纸,就可以了。先根据两块透镜的大小和焦距做一个大圆筒和一个小圆筒。如果大透镜的焦距是75厘米,那末,大圆筒的长需要80多厘米;小透镜的焦距是45厘米,那末,小圆筒的长需要50多厘米。圆筒的粗细,都以能装进透镜为准。怎样做圆筒呢?取两根圆木棍,直径和两块透镜的大小相当。再把纸展开,铺在桌上,用海绵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