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像力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也是构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与想像力有关。那什么是想像呢?心理学认为:“想像是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里对记忆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包括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想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它在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想像力是使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新世纪召唤我们教师要大力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具体有哪些作用呢?首…  相似文献   

2.
肖丽华 《湖南教育》2002,(19):53-53
通过想像作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由此可知,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破旧的书本,我问:“假如你是这本书,你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请看一篇作文《救救我吧,小主人》。”在习作中,让学生发挥想像力。例如,学生写道:每当小主人陷入沉思时,我又成了他的“快乐园”。他拿着笔,闭着眼,嘴里叽哩咕噜的,在我的身上乱涂乱画,把我画得像丑八戒;一…  相似文献   

3.
想像作文 ,是作者在生活实践中 ,根据经历过的事物 ,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构成自己从未经历的事物形象的一种写作形式。想像作文比一般记叙文要难写些。后者是写已经发生的现实生活———包括直接与间接经历的生活 ;而前者 ,顾名思义是想像出来的 ,不是已经发生、看到的现实生活。创造离不开想像 ,想像力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有作为的人只有借助想像 ,才能发挥创造的才能 ,所以说想像力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要想使孩子长大成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就要重视想像力的培养 ,让他们从小展开想像的翅膀 ,在知识…  相似文献   

4.
想像是创新的翅膀,也是发展的需要。人的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文与想像不可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我认为作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一、随心所欲,自由写作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简单,不懂得怎样观察周围的事物,即使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表达起来一般也只有三言两语。因此,教学中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情…  相似文献   

5.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在义务教育阶段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笔者认为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 ,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创造活动的诱发剂 ,也是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他们从小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他们的想像力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 ,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给他们以自信 ,给他们以探索的勇气。事实…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要“通过多种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 ,创造能力的培养 ,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主旋律。那么 ,该如何培养呢 ?笔者有以下几点浅见 :一、鼓励学生联想和想像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联想 ,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如教过茅盾的《白杨礼赞》后 ,我要求学生写一篇《粉笔礼赞》。开始学生不知如何下笔 ,后来我启发道 :“由粉笔的洁白 ,我们可以联想到‘…  相似文献   

7.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今学校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学目标中要突出创新意识,开放课堂创设创新氛围,鼓励创造性学习,创设校园创新环境,引导想像,激发创新思维,指导课外阅读,拓宽创新领域,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探究,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每次从城里听课回来,脑海里总萦绕着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城里的学生那么能说话?我们乡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该如何培养?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童话故事情有独钟,他们喜欢听童话、讲童话,也喜欢编童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说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编写童话,可以放飞他们的想像,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小学生正处在创造性想像能力发展的最佳期,他们常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因此,指导小学生编童话,能顺应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促进他们心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  相似文献   

9.
想像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能力,是人脑可以依据感知过的事物形象,重新组合,产生新事物形象的能力。历史想像力,就是能把历史知识具象为头脑中活灵活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深入进行,开发想像力已成为摆在我们各科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学生的想像力的激活,不仪是他们追求知识的动力,而且也有利于他们萌生发明创造的幼芽,是培养未来创造性人才的关键。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僵硬的历史教学成为封闭学生想像力的“瓶塞”。如何摆脱这个樊篱,促使学生想像力的发展,放飞想像的翅膀呢?一、培养想像力的举措1、引导观察、积极思考,打开学生想像的大门“表象是想像的基础,表象贫乏,想像也会枯竭。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像开始的。”想像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超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新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开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过程中,想像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现代教育媒体融视、听、说于一体,有机结合声、光、形、色,可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展开想像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刨新思维能力。因此,合理利用电教媒体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想像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没有想像力就没有创造。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欲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因此,音乐教学必须把培养、挖掘、拓宽学生的想像力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所谓想像力,是指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重组,从而形成新形象的能力。它包括原创性想像和再造性想像两种。想像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是使智力活动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想像力具有六种品质,即想像的主动性、生动性、丰富性、现实性、新颖性和时代性。我们目前执教小学三年级语文,便时常一起研讨和交流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想像力问题。我们认为:其一,在学生的思维习惯上,要培养他们在观察中展开想像,在课文学习中展开想像,在写作中展开想像。其二,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  相似文献   

13.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习作的任务“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明确提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定下来”。教师要根据新大纲的精神和要求,结合现行教材,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用直观手段引入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现行教材,要求学生坚持练笔。每一次练笔,都为学生巧设情境,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步入想像的殿堂。比如,在学习《长城》一课后,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去登长城好吗?(放映长城的录像)此时,…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 ,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课文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体验作者从生活到思维、到语言表达的认识历程和语言实践 ,提高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乐创———树立创新意识 ,激发创造思维兴趣意识支配行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首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励他们不囿于教师的思想 ,学习中大胆想像 ,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 ,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爱因斯坦说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并且是知…  相似文献   

15.
想像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没有想像就没有艺术 ,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和发明。试想 ,历史上的哪一项创造发明离开过科学家、发明家丰富的想像?因此 ,我们认为美术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绘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学生想像力的培养。一、丰富表象 ,鼓励学生多想想像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由此可见 ,表象是想像的基础。因此 ,美术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获得感性材料 ,积累丰富的表象。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因为培养学生观察力是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所以 ,生活中教师应随时给学…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学首先要有创新,能激发学生兴趣。在政治教学中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设置发散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像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教师应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计算、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因此,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创设情境,激励探索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自主化、培养创新意  相似文献   

18.
想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语文课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有助于拓宽学生求知的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语文课中培养想像力的方法和途径有:利用插图,启迪想像;表情朗读,激活想像;变换角色,唤起想像;填补空白,丰富想像;课堂表演,展开想像。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育是想像力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而小学阶段又是人一生中创造能力发展最关键的时期,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育者开拓思维,创设和优化教学情境,运用各种手段启发学生的想像力,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一、融入生活角色,给学生想像的动力各种各样的生活角色令学生好奇,他们融入生活的意识很强,让学生在学中体验不同的生活角色,对活跃气氛,提高学习和创新的兴趣特别有效。如在教《各式各样的帽子》一课时,在教学生制作帽子时,让学生扮演设计员和生产者,比比谁的帽子做得好;帽子制作好后,让学生把帽子都拿到“市场”中,充当“买家”和“卖家”…  相似文献   

20.
来文集粹     
有利于创造想像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要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教师首先要做到给幼儿创设一个心理安全自由的环境。当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就不会害怕表现其丰富的想像力,进而进行创造。其次,还要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想像要善于接纳,多给予鼓励、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