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趣选标题     
下面几则幽默故事,标题已删除,请同学们根据故事大意,选择合适的成语做这些故事的标题。备选成语:乐极生悲/今非昔比/弄巧成拙/聊以自慰/自作聪明/不知所措/自知之明/心不在焉/不打自招/有备无患彼得的妈妈在店里买了些李子。回到家,她把李子放在桌子上,就去厨房忙碌了。过会儿出来,发现李子少了不少。“谁吃的?彼得是你吗?”“没有,我没有吃。”“我告诉你,吃了不要紧,说老实话,李子有核,千万不能吃下去。”“您放心吧,妈妈。我早把核扔出去了。”学期结束,雅克从学校回家,一进门就大声喊道:“妈妈,我考试得一百分!”“宝贝,”妈妈高兴地把…  相似文献   

2.
从前,一个名叫王戎的孩子与伙伴在大路上玩耍,他们看到路旁一棵树上结了许多李子,都蜂拥而上李子吃,唯有王戎没有去。王戎断定,李子是苦的,根本不能吃。伙伴们感到奇怪,便问他:“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王戎说:“假如李子能吃,那么早就被过路人完了,树上怎么还会有李子呢?”事实上结果是正确的,李子确实是苦的,不能吃。王戎的推理方法包含了数学思维方法——反证法。  相似文献   

3.
儿时,老家后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绿阴如盖的李子树。六月间,红艳艳的李子玛瑙似地缀满枝头,一个个又大又圆,晶莹透亮,煞是惹人爱,咬一下真是满口生津。然而,由于阳光的原因,在人们伸手可及的下盘枝上结的李子,却淡而无味。红艳艳甜津津的果子,往往挂在树的最高处,不想办法,还真是“望李止渴”。我们小孩儿摘完了下盘枝上的果子,对长在高处红艳艳的果子,就只能流着口水傻望着。后来,爷爷拿来一根长竹竿,一阵“噼里啪啦”,不消说,甜津津的果子让我们大饱口福。尽管爷爷已驾鹤西去,尽管打李子的嬉戏已经不再,但是,爷爷打李子的那根长长的竹竿至今我仍记得。当我一看到学生作文思路茫然,内容苍白时,儿时吃李子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学生作文之所以这样,也和我当年在李子树下一样,手中没有一根够长的“竹竿”,探索不到事物潜在的内蕴,发现不了事物变化的精彩瞬间。写出的文章也就如同少见阳光的下盘树枝结的李子,淡而寡味了。怎样“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怎样“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呢?提高写作兴趣固然重要,但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多递给他们几根“竹竿”,让其能打、会打挂在高高枝头的“果子”,也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给大家说说。你对自己梦想的实现有信心吗?今天我们要学的《金子》一课的主人公是谁?他的梦想是什么呢?(寻找到金子,拥有财富)那么,他的梦想实现了吗?请同学们读读书,找出课文中的语句,用笔画出来。二、聚焦彼得的“真金”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彼得不无骄傲地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理“解不无骄傲”。(非常骄傲、自豪)谁能读出彼得的这种自豪?对于“金子”,你怎么理解?彼得为什么强调他找到的“是真金”?它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吗?让我们来看看彼得最初的梦想是什么,他为此…  相似文献   

5.
☆读书心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宋)朱熹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第五项修练》一书后,10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引起广大而深远的影响,带动了许多企业竞相推动学习型组织。这几年来,彼得·圣吉开始接触中国的儒释道思想,并且多次到香港拜访国学大师南怀瑾,今年再次提出新的管理思潮《修练的轨迹》(Presence),将管理再推向一个新的境界。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今年以来多次与彼得·圣吉会谈,也深受圣吉的影响。身为一个征战全球的企业家,张明正如何解读与使用圣吉提出的新思潮?《修练的轨迹》与企业经营如何连结?为…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如果地上有一片纸屑,你会主动弯腰捡起来吗?别忙着回答,先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次,耶稣带着徒弟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因为懒得弯腰,佯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那块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里换来一些钱,并用  相似文献   

7.
古代欧洲曾有这样一道数学趣题 ,有一篮李子不知其数 ,分给甲一半又一个 ,分给乙剩下的一半又一个 ,分给丙剩下的一半又 3个 ,李子刚好分完 ,问原有李子多少个 ?分析 此题在今天看来比较简单 ,可用列方程的方法求解 .设原有李子x个 ,由题意分给甲 (x2 1)个 ,这时剩下x-(x2 1) =(x2 -1)个 ,分给乙x2 -12 1个 ,再由题意丙分得 6个 ,所以 (x2 1) x2 -12 1 6=x解之得x =3 0此题也可以直接用倒推法求解 .由题意 ,丙分得 6个 ,往上推 ,乙分得 6 1 1=8个 ,甲分得 6 8 1 1=16个 ,所以原有李子 6 8 16=3 0个 .把此题推广 :1 有一…  相似文献   

8.
彼得与狼     
喜欢交响乐吗?喜欢动画片吗?这部以交响童话为蓝本的同名动画片《彼得与狼》一定可以满足你的愿望!彼得智斗大灰狼少先队员彼得一大早就起床到草地上玩儿。树上的小鸟是彼得的好朋友,它开心地向彼得打招呼。因为彼得出来的时候忘了关门,所以小鸭子有机会溜了出来,它大摇大摆地走向池塘,准  相似文献   

9.
“路边李苦”的故事说的是:中国古代有个叫王戎的人,在他7岁的时候,有一天,他与一群小朋友在路边玩,忽然看见路边有一棵李子树,树上还有很多李子果,沉甸甸的李子果都快把树枝给压断了.其他的小朋友看见后,高兴极了,马上跑过去摘,只有王戎站着不动.这时,一个小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树长在路边,李子那么多,肯定李子是苦的.不然,李子早就没有了.”小朋友们摘来一尝,果然李子苦得不能吃.  相似文献   

10.
你看过电影《蜘蛛侠》吗?主人公彼得被一只经过基因实验改造的蜘蛛咬伤后,拥有了不可思议的超人力量。身穿蜘蛛服的彼得,靠一根蛛丝,在摩天大楼的墙壁上疾速飞驰,为了保护城市的安全与“绿恶魔”殊死搏斗,最终成为超级英雄。这种科幻技术目前正在被美军一步步变成现实。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开发这种战斗服。他们通过喂养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山羊,从山羊产出的奶中提取出一种蜘蛛丝蛋白,再利用蛋白中的纤维制成丝。这种蜘蛛丝的强度非常高,是钢的5倍,每平方英尺均可抵抗强力冲击,所以又叫生物钢。目前,美军装备物资司令部已经派出一个…  相似文献   

11.
刘嘉雯 《作文》2023,(Z2):26-27
<正>“嘿!你好!我叫李子,我们可以做朋友吗?”每当想到她时,这句话就会在我脑海里响起,这是李子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李子,本名李雨涵,有一对柳叶细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和她坐同桌。我们形影不离,干什么都在一起。有一次,我和李子在球场上打羽毛球,打得正起劲儿时,几个大哥哥走过来,笑着说:“哟!小同学,干吗呢?”“打羽毛球呢。大哥哥,你们要玩吗?”“好呀!给我们玩玩吧!”我们把球拍递给他们,  相似文献   

12.
反证法抽象程度高,初中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前可讲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路边苦李”。说的是古时候有个王戎,七岁那年的某一天,与一群小朋友在路边玩,看见一棵李子树;树上李子很多,树枝都快压断了,其他的小朋友看见后都跑过去摘,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小朋友问他为何不去搞?他说:“树长在路边,李子那么多,肯定李子是苦的。不然,李子早没有了。”小朋友们摘来一尝,果然李子苦得不能吃。另一个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贤臣被一奸臣所害,被判了死罪。皇帝念其有功,采用了用命运来最后判决的办法:用两张小纸片,一张写了“死”字…  相似文献   

13.
【题目设计】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  相似文献   

14.
李子核     
母亲买了一些李子回来,打算吃过午饭再分给孩子们吃。这些李子就搁在盘子里。伐尼雅从来没吃过李子,他闻了又闻,心里非常喜欢,很想尝尝李子的滋味。他在李子旁边走来走去。当房里没有人的时候,他忍耐不住,拿了一个吃了。午饭前,母亲数了数李子,发现少了一个。她就告诉了父亲。午饭的时候,父亲说:“怎么啦,孩子们,谁吃了一个李子呀?”大家都说:“没有。”伐尼雅的脸涨得红红的,也说:“没有,我没吃。”父亲说:“你们不论哪一个吃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8,(24)
彼得原理是彼得根据千百个有关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实例分析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那么,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彼得原理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古代欧洲曾有这样一道数学趣题,有一篮李子不知其数,分给甲一半又一个,分给乙剩下的一半又一个,分给丙剩下的一半又3个,李子刚好分完,问原有李子多少个?  相似文献   

17.
上期问题解答:如果真的用火柴棍摆一下,你就会发现:规定一边必须是一根,无论用多少根火柴,也不能摆出不等边三角形,而只能摆出等腰(包括等边)的三角形。可是,要说明其中的道理,却不那么容易了。先让我们来听一个“路边李苦”的故事:古代有个学者叫王戎,从小就非常聪明。一天,小王戎与小朋友一起到郊外去玩,看见路边一棵李树挂满了又大又红的李子。小朋友们高兴得不得了,纷纷跑过去,爬上树就去摘李子吃。惟有王戎不为所动,还叫小朋友不要去,说李子是苦的。小朋友谁也不信,等把李子吃到嘴里,才发现李子真的是苦的。大家都很奇怪,王戎连吃都没…  相似文献   

18.
笑话四则     
不愿争辩老师:彼得,地球是什么形状?彼得:是圆的。老师:你怎么知道它是圆的?彼得:好吧,就算是方的。我不愿为这事挑起争端。汤姆为什么迟到?老师:汤姆,你为什么总是迟到?汤姆:每次当我经过拐角处时,就看见路牌上写着:“学校——慢行。”我不回学校了男孩:我不回学校了。母亲:为  相似文献   

19.
苹果布丁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这天的晚餐,她非常想吃苹果布丁。她有足够做十几个苹果布丁的面粉、黄油、糖和调味品,但还缺少一样最重要的材料——苹果。老婆婆有许多李子,满满一树的李子,又圆又红。你可以用奶油做黄油,用葡萄做葡萄干,但用李子做苹果布丁?试都不用试。老婆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从自家的李子树上摘了满满一篮子李子,用一条白布盖着,挎在胳膊上。  相似文献   

20.
PETER PAN     
彼得:他们会送我去学校吗?   温迪:会的.   彼得:然后,会把我叫到办公室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