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48名不同英语水平的大学生英语作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时,发现同一语篇的叙述中普遍存在不同人称代词频繁转换即语篇视点转换的现象,然后从中西文化和思维差异、英汉人称代词语义的模糊性与复杂性等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第一篇作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夫字就没了。他评曰:大有作文之势。第二篇仅有标题,连夫字也没  相似文献   

3.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第一篇作文写了标题后,只写了一个"夫"字就没了。他评曰:"大有作文之势。"第二篇仅有标题,  相似文献   

4.
正一、作文批改要有针对性精批细改固然有好处,但却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最终学生根本看不懂老师的批改符号,仅仅关注老师给出的分数。因此,在批改作文时,应从大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抓住主要问题进行点评,如内容的完整性、观点表达是否到位、整体意思表达及卷面情况,使学生能够抓住主要问题,辨明优劣。二、作文批改要精泛批结合教师给学生批改作文时,常常会发现很多学生犯了相同的错误。如人称混乱、时态不一致、要点不全、汉式英语等。据此,本人在批改作文时,往往会把学生作文中存在  相似文献   

5.
侯文 《初中生》2008,(7):28-33
变格作文就是变换作文主旨的作文,即选取平时练笔中有特色的习作,将其变格后成为所需要的作文。变格时可以根据作文的要求,整合平时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件,或看到、听到过的故事,形成文字。可以变换人称,可以变换叙述角度,  相似文献   

6.
张荣明 《教师》2012,(12):88-88
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鉴定,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作文讲评,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然而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学生作文前的指导和作文后的批改,而对作文的讲评不够重视,往往在讲评时轻描淡写地笼统地评价、总结一番,如审题、选材的得失,然后念一两篇优秀作文,就算是完成了讲评。学生在听完讲后,难以有针对性地审视自己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正"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是古今中外文学家们共同的结论。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评改更有效果一直是我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刚毕业时,我响应学校精批细改、全批全改的要求,在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时,我都全收上来,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作文从标点符号、错别字、语言运用到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材料取舍等做一番详细的评改,劳心又劳力,一篇作文往往要两周的时间才能评改完,而作文本发下去时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  相似文献   

8.
应试作文中对于如何写就一篇情文并茂、令读者(评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的优秀作文,大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各自的意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这里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大家。笔者认为,想要成就一篇高质量作文,应该在行文前的审题立意时关注这样的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必虎 《陕西教育》2000,(12):22-23
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不少老师写评语时,往往只注重篇  相似文献   

10.
在作文教学中,和许多教师一样,我常常会遇到教学上的尴尬:一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厌写、怕写文章;二是有不少学生作文说的不是心里话,是空话、套话、大话。是自己教学无方,还是现在的学生情感本来就贫乏?带着这个疑惑,我请教了一位在作文指导方面有专长的同事。他诚恳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砥砺的过程,不能指望在一篇作文练笔中完成自己教学的所有设想,因此有时不妨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片段式的随感,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先敲开学生的“金口”,让学生有话要说,有事可写。一番话如春风化雨,让我眼睛为之一亮。  相似文献   

11.
陈乐秋 《成才之路》2011,(12):33-33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好长时间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而教师的作文指导课,往往按贯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更是不遗余力、详尽讲解,但学生仍感无所适从,只得按教师指导的思路,胡编乱造一番。甚至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在考试之前背诵几篇作文,到考试时生搬硬套。批改  相似文献   

12.
《湖北教育》2007,(8):44-47
作文难改,恐怕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遇到过的问题。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一学期要写八篇大作文,而日记、周记更是不计其数。当孩子们把自己的作文本交上来时,当一篇篇劳动成果呈现在你的面前,并渴望着得到你的肯定时,你该如何面对?一篇篇精批细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作文中反映出的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又时常让你感到束手无策;面对一篇较差的作文,该怎么去评改,怎样去鼓励……针对这些问题,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和五里墩小学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探讨,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介绍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在考场中当我们面对一个个熟悉或是陌生的写作材料、作文命题时,如何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篇出彩的、可以得到高分的优秀作文呢?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经济网消息,写一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几乎是现在所有小学生的必修课,这样的题目也是民国时期小学生经常面对的,在《民国模范作文》中就收录有这样一篇老作文,其半白半文的稚嫩语言中,尽显真诚和幸福感……条理清晰,真真切切。日前,《民国模范作文》一书的主编时毛在接受记者的专访时,道出了自己对民国小学生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没少观摩作文课,多数教师都在作文指导时面面俱到,大到作文主旨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写作顺序的安排,小到衔接过渡、词语的运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难道学生的作文真的需要教师如此设计、如此指导吗?关于如何指导学生作文,笔者有一些浅见,愿与同仁一起分享。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写作之前读范文本学期,在写教材中第一篇有关亲情的作文之前,我把假期作业中同一题材的优秀作文读给学生们听,如索俊杰  相似文献   

16.
余帮泽 《现代语文》2014,(6):148-150
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总有一些学生到了初三,仍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这些学生写作时往往存在无从下笔、无计可施、无内容可写的窘相和畏难情绪。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尤其是毕业班语文教师,更要在作文教学中狠下功夫,强化作文技法训练,以期提高学生的中考作文水平。古人云,一篇优秀文章就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高考作文阅卷中,有两篇“争议作文”的命运富有戏剧性:浙江省一篇作文,初评为37分(满分为60分),复查时被判为54分;上海市一篇作文从初评时的20分(满分为70分)变为最后的64分。  相似文献   

18.
考纲解读2011年江西省语文高考拟根据新课标教材的特点,设计一道综合性语言表达题(俗称小作文)来考测语言表达,分值15分(大作文由原来的60分变为50分)。题型可以是改写、扩写、缩写、续写、仿写、读后感、小评论、细节描写、场景描写等,并提出一项或几项语言表达或写作方面的具体要求,比如修辞的、句式的、人称的、角度的等。采取一大一小两篇作文的测试形式,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将评分主观性强的作文分成两块,避免一篇作文分值过于集中,使好学生因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而败走麦城的偶然性大大减少,还可以减少主观评分的误差,给考生以相对公正的评价。二是小作文的综合性和限制性有利于借助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引导写作教学回归到写作能力本位,从而抑制作文无教学和虚构、套作、抄袭渐趋成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专题导入: 得作文者得中考语文天下,可见一篇作文在语文考试乃至整个考试过程中的作用;也可以说决定中考语文成败的往往是一篇作文,因为全国大多数省市中考作文分数占了语文试卷总分的“半壁江山”。考场作文又不同于平时作文,它有着更多的限制性。所谓限制性,就是命题时提出一些限制,让考生必须按统一规定进行写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考生在同一条件下公平竞争。具体表现在:限字数,限时间,限体裁和内容。纵观多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大都在600字到800字之间。中考语文的考试时间是120分钟(有的地方150分钟),全卷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相似文献   

20.
其实,高考对优秀作文的评价和社会公认的好作文并无二致。真实独特的作文一样是高考作文不变的基本要求。想要在考场作文中立于不败之地,以语文素养的不变应考题之万变,才是成功的正道。具体而言,有以下六个不变。一、追求真实去年,有一篇题为《我感动了身边的人》的中学生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该文写自己跳舞骨折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