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观、及时、公正是新闻节目的普遍性要求,这使得新闻节目主播的整体形象也呈现出了严谨、庄重的特色和风格。随着以央视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步伐加快,以康辉为代表的央视新闻主播也根据当下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慢慢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平民化发展道路。本文将以央视新闻主播康辉为例,从央视新闻平民化发展现状以及主播平民化形象塑造两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新闻主播平民化道路的转型特色。  相似文献   

2.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2,(3):8-9
央视主播来了“实习哥”4月17日起.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问》接连出现了7位新鲜面孔的实习主播,其中不乏相貌出众的英俊小生.受到诸多女性网友的追捧。这样大规模的实习新兵涌入央视新闻主播行列,  相似文献   

3.
从来都是新闻主播传播新闻,而最近央视的新闻主播却成了新闻的制造者,先是《新闻联播》连续换上几个新面孔,其中郭志坚的微笑成为观众谈论的焦点,后有贺红梅晚间补妆画面被直播,接着又是文静早间播报当着全国观众打哈欠……一时间,央视、主播成为舆论热议的关键词,批评讽刺愤怒者有之、理解调侃打趣者也不少。  相似文献   

4.
新闻主播.一个非常惹眼职业:纵观华语电视界,近十多年,从被朱镕基总理点名的吴小莉起.港台新闻主播异军突起.风头几乎赶上甚至超过了央视主播。环视华语当红的新闻主播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所有的主播们都不是播音主持科班出身。  相似文献   

5.
朱磊 《声屏世界》2013,(8):61-61
2013年2月16日晚,央视主播在《新闻联播》结束语中提醒观众关注其官方微博,"如果你还想获取更多的新闻资讯,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央视新闻。"这个变化引发网友热议——在新闻"微"时代里,《新闻联播》也HOLD不住了!微博、微信搭建了一个无"微"不至的信息传播平台。借助于WIFI,公交、地铁、咖啡厅、  相似文献   

6.
央视新闻频道每天傍晚18点到j9点直播的《共同关注》节目增设手语主播,在原有新闻主播带给观众当日新鲜资讯的同时,手语主播同步用手语将节目内容翻译给聋哑人士。  相似文献   

7.
新闻主播不同于新闻播音员。广播电视连线报道催生了新闻主播的产生,并对新闻主播的职业角色、岗位意识、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新闻主播在广播连线报道中的多重角色要求,以期能为新闻主播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元三 《青年记者》2009,(15):78-78
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邢质斌退休了,自1974年以来,其主播新闻或《新闻联播》长达30多年。有媒体报道称,邢质斌经验丰富、功夫过硬,她退休不退职,以后依然会为一些重大节目担任解说。  相似文献   

9.
9月10日9时45分左右,打开CCTV看新闻直播,明明是主播朱广权在播报新闻,字幕却打成了"本台主播郎永淳"。乍一看,笔者吓了一大跳,还以为自己张冠李戴弄错了,结果不到两分钟,"郎永淳"就变脸成了"朱广权"。堂堂央视国家级大台,张冠李戴,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确实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主播,目前在我国主要指电视新闻消息类节目主持人。区别于普通的新闻播音员和新闻访谈类及评论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有其特殊的身份定位和工作任务,对主播角色的定位,我们遵循主播应是“民主制度下的公众人物、现代传播中的媒介人物、和谐社会里的文化人物”的总体标准,并认为主播角色的定位也应是依据个人特质的、多层次的综合性定位。  相似文献   

11.
李琳 《新闻记者》2012,(9):37-40
前不久央视新闻主播赵普、杨锐在其个人微博中分别发布关于食品安全和中外政策的两则言论,一时成为全国舆论焦点。网友对二人的微博既有叫好,也有批评指责。本文试从新闻职业道德的角度对这两起微博事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短视频作为一种短视频类型受到了受众的追捧。严肃新闻呈现出娱乐化趋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央视新闻《主播说联播》的短视频栏目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从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上来看,短视频中的新闻内容利用"网言网语"吸引大众眼光,成功引导舆论场,获得了大量流量。文章通过梳理央视新闻娱乐化表达成功的原因及影响,探索新闻娱乐化表达的尝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刘莹  贾玉全 《新闻窗》2012,(3):106-106
自2009年,央视明确提出“新闻立台”的办台方针后,随即进一步加大了新闻节目的改版力度。自2009年7月27日起,新闻频道先后推出、改进和新增了一批新闻节目。其中,晚间23:00—24:00档的民生直播新闻{24小时》,在整合了原《新闻会客厅》后,通过对地方台优秀民生新闻主播的挖掘,以一种整体风格轻松自然,内容上关注百姓生计,语言生动、贴近生活,节奏上张弛有度的鲜明风格,赢取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中高文化层次受众的关注和喜爱。《24小时》主要由“重要时政消息”、“主播关注”、“国内外新闻简讯”、“数说今天”、“声音”、“今日面孔”、“图说定格的今天”几个板块组成。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在播报节目中新闻主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改革以来新闻主播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但是许多的新闻主播还有许多的欠缺和问题需要改进,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闻立台”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办好新闻节目是各级广播电视台立台强台的基础和根本。如何办好早间新闻节目,早间新闻主播如何将节目把握好、呈现好、传递好,这一切都对早间新闻主播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现代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对新闻主播有了更高的要求:采编播合一。新闻主播通过深入一线采访,亲自对稿件内容经过采编筛选,融入自己对新闻事件的态度,这样会增加新闻主播播报新闻时的准确度,增强受众对新闻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7.
任陇婵 《视听界》2015,(1):14-15
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被称为"国脸","国脸"身上的任何细微改变都会牵动社会的神经。人们发现,央视女主播的造型和着装越来越时尚,最惹眼的莫过于欧阳夏丹染发和着牛仔装亮相,还有虽不是《新闻联播》主播却一直活跃于央视时政新闻一线的董倩,也在新闻节目中以深V服饰搭配白色珍珠耳环出镜,被一些媒评解读为"开明"、"亲民"、"接地气",就这些词儿而言,简直享受的是领导人"待遇"。  相似文献   

18.
荣辱榜     
《青年记者》2006,(20):2-3
偷拍沈殿霞案有新进展 《东周刊》副总编辑停职;蒋雯丽广告惹争议;央视主持人朱军被曝请枪手代笔写书;李宇春客串四川电视台新闻主播 系无证上岗。  相似文献   

19.
近日,几位青春洋溢的实习播音员在央视《新闻直播间》凌晨时段悄然亮相。央视的强大平台让这些新面孔很快引起了观众的关注,一些网友用"小清新"来表达对他们的喜爱。也有评论说,观众对"小清新"的喜爱折射出对现有一些电视台新闻脸的审美疲劳。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有理,但仔细思量却不然。所谓审美疲劳,通俗点说,就是对同一事物反复欣赏而产生的一种厌倦心理。在笔者看来,决定人们产生审美疲劳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反复,否则,为什么一部《红楼梦》吸引了无数读者一读再读呢?国际上一些有较大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主播,常常不是"小清新",而是具有丰厚人生阅历和职业经历的"常青树"。2009年去世的克朗凯特,担任CBS新闻主播长达20年,他在肯尼迪遇刺、阿波罗登月、越战  相似文献   

2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在2019年7月29日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以其独特的竖屏模式,以及生动活泼的“说新闻”方式,在抖音中赢得了很多忠实受众。《主播说联播》将以往严肃认真的新闻,用新闻主播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说”出来,无疑是增加了可看性和趣味性,也提高了新闻主播的知名度。笔者浏览、分析了抖音中《主播说联播》的大量视频,将新闻主播的形象作为切入点,分析其建构策略,为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新闻主播形象建构方面的创新,提供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