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诗与诗人的关系历来有人论述,人们尤其强调诗人的人格建构问题,这些都有利于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但我以为在强调诗人人格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诗人的道德建构问题,甚至道德比人格更重要.人格道德,人之魂魄.因此,把道德精神纳入诗人的人格建设之中就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代诗人江湜《南台酒家题壁》诗, 不仅是纪游之作,更寄寓了诗人的内心感慨,是诗人才华与感情的结晶.是人生的物化与凝缩,是诗人维持自尊以与浊世抗争的凭借.这首小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深层思索,展示了生活的风采与无奈.  相似文献   

3.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其中,湖畔派诗人的领袖华兹华斯和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雪莱,无论在政治观点还是诗歌理念上都大相径庭,这必然导致两位诗人截然不同的爱情观.该文试图以两位诗人所创作的抒情小诗中描绘的同一种花:紫罗兰为例,来看两位诗人不同的爱情观,以期探寻诗人们不同的诗歌理念和政治观.  相似文献   

4.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诗坛的诗人群体,其主要阵地是<诗创造>与<中国新诗>.但在两家刊物上发表作品的诗人远远超过九位,而最终进入"九叶诗派"的诗人只有九位.在其他诗人中,有一部分可以看成是该诗派的外围诗人.本文根据当时的历史对"九叶诗派"的外围诗人的确认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中一些诗人的诗歌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如陶渊明的"菊"、陆放翁的"梅"一样,李白的"月"融化了诗人的风格,成为诗人理想的化身.月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使诗人观察世界、体认世界获得了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相似文献   

6.
学界认为宋初诗人已经普遍受到杜诗的影响,这种描述与事实并不相符.尽管宋代是学习杜诗的高潮期,但杜诗被确定为宋代诗人的诗学典范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实际上,杜甫在宋初诗坛还没有引起诗人的广泛注意,杜诗的崇高地位也没有确立.在宋初诗人中,只有王禹偁等少数诗人学习杜诗,但仍杂以白体,成就有限,而林逋等诗人只是受到了杜甫的隐约的影响.所以,宋初只是宋代学习杜诗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7.
<明星>是英国悲剧诗人济慈在身惠绝症、情知将不久于人世这一背景下所创作的一首十四行诗.诗人希望能够永生,更渴望不朽的诗名.诗人对诗歌、生命的热爱和对爱情的留恋令人动容.诗中所流露出的诗人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使我们认识到济慈远不比传说中那般脆弱.该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此诗是济慈的成熟之作,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在表现诗人于外部世界建立功业的热望之时,孟浩然不乏激烈昂扬之作.然孟诗的主要风貌乃为平淡,这是诗人的个性与生命历程交融作用的结果.无论激烈之作抑或平淡之篇,其中都贯注了诗人"拙"的精神与个性,前者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坚守与追求,后者表现了诗人生命的放达与超脱.  相似文献   

9.
郭新民既是一位市委书记,又是一位诗人.郭新民的乡土诗揭示了诗人深沉、质朴的情感及诗人热爱故乡、高原、土地的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直觉型意象是以诗人对客观存在的感知为基础,径直地写出诗人对事物的印象.它既为事物传神,也体现诗人的审美情趣。它又可分为直赋性意象.错觉性意象.通感性意象.  相似文献   

11.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英国文学史上的巨擘.诗人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美不胜收的不朽诗作.他的诗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深切感悟和思考,寄托着诗人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维.自然是诗人诗作中常描写的主题.通过从自然与孩童,自然与上帝,自然与女性三个角度来赏析《廷滕寺》,体现诗作中自然情感与人生哲理的完美交融.  相似文献   

12.
李敏 《初中生》2006,(1):37-39
文艺复兴时意大利诗人塔索说过一句大胆的话:"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惟有上帝与诗人."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也许是虚妄,说诗人创造了诗,则无疑是一种现实.诗是对世界的再创造,诗人手中并无刀剑,也没有斧锄,只有想像.要是说诗人曾经创造了什么,那一定是想像这一利器使之达到了创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当涂境内的青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眠之所,也是李白景慕的南齐诗人谢朓的筑室之处.它可谓有幸,在不过三百年的时间里,竟吸纳了两位闻名于世的诗人.二人的山水诗受到千百年来读者的喜爱与称颂.尽管李白山水诗中有谢朓的影子,但他们成就各异,艺术追求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诗人谢朓和李白的山水诗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14.
美国自白派诗人认为,有意义的经验是痛苦的经验,诗人必须痛苦才能深刻,痛苦是诗人个性和反思成熟的重要标志.痛苦给了自白派诗人生存最真切的体验和创作的灵感,同时也带给了他们毁灭性的灾难:以死来摆脱无法忍受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唐代宫廷女性诗人创作的研究,近二十年取得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唐代宫廷女性诗人个体研究和唐代宫廷女性诗人群体研究两方面.梳理并分析唐代宫廷女性诗人的研究历程,可以发现研究的成就和局限,为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大军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30-33,102
盛世剧变下的晚唐诗人群体也发生了分化,大体可分穷寒、绮艳两大诗派.通过对两派诗人心态的分析,揭示穷寒、绮艳两派诗人具有的济世补天、怀旧伤时、避祸空幻、援佛道宗儒等共同特征.晚唐诗人心态的嬗变对晚唐及其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杜甫的咏物诗是其悲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诗人的精神寄托.每首咏物诗无不染上诗人的主观色彩,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忧己伤物的思想感情.杜甫的咏物诗愈到晚年愈精湛,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愈深刻.  相似文献   

18.
李白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也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诗作,常常借助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以及排山倒海式的抒情手法有力地彰显诗人那种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在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的创作中,出现了不少现实主义的力作,这些诗作滋生的土壤是李白复杂多变的人生际遇.中年的诗人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跻身仕途,却屡屡碰壁;晚年的李白命运多舛,把对生命遭际的慨叹化作对现实的关注,使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中凸现出现实主义的灵性.  相似文献   

19.
近日读了一则有关俄国作家诗人屠格涅夫的小故事.讲的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诗人正匆匆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一个乞丐出现在诗人面前,伸出乞讨的手.诗人停住了脚步,摸遍了身上所有的衣袋,无奈地把手伸过去,握住了乞丐的手,很抱歉地说:"非常对不起,我今天忘记带钱了."乞丐的神情顿时凝固了,只有眼眶热得发红.乞丐用颤抖的嗓音对诗人说:"先生,这就够了,这比给我钱更让我满足."诗人和乞丐的手紧紧地握着,化开了寒冷的风雪.  相似文献   

20.
王之波 《考试周刊》2008,(22):197-198
美国的超验主义对美国的文学及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时,产生了一大批诗人和作家.爱米莉·迪金森是其中最有名的诗人之一.她对自然界敏锐的观察,精巧细致的思维方式和对爱情的描写.打动了读者.成为当时唯一一位堪与惠特曼齐名的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