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内涵建设要把握四个维度,即:科学定位课程目标;以教学内容重构为核心,构建"英语基础+专业方向"的课程超市式内容组合模式;强化课程资源建设,构建高职英语自主化学习资源平台、英语赛事资源库和英语社团资源平台;以计算机辅助的公共英语机考模式为平台,建立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机制,深入推进学分置换改革。  相似文献   

2.
为了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广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打造广州市高职教育亮点,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多方资源优势,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为主体,相关高职院校共同协作,建立了“政校行企多方合作,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的广州市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试验基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建设“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技能大赛、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三个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元主体+教学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高职培养模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必然趋势。分析中高职衔接培养的形式,探讨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提出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项目-企业"培养模式。在中高职教育衔接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构建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要以切合社会发展需求、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及行业用人需求为主导,又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理念,凸显职业教育特色。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传统培养模式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结合专业实际,探索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就业导向为核心、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保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实施的初步成效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职教育要求的不断深化,为有效促进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职业教育需要明确树立"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即通过院校专业与企业相结合,实现产业与教育的双重目标,共同构建产教融合的学生实训基地。在高职教育中,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能够有效地对高职院校多种专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加以促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教师职业素质的建设、促进院校与企业之间良好合作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在讨论工科类研究生的"产学研"培养示范基地构建意义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地的构建模式,包括机构设置、政策支持、基地建设、服务形式、培养方式和管理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工科研究生培养为主线,在原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凝聚区域性的人才、产业和科研优势,面向产业问题,加强产学研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以工业中心和培养基地为平台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示范基地由"点状"、"线状"到"网状"的建立和发展,实现产业聚集,提升高等教育和社会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师资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师范院校应对职业教育所需师资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电子类专业可利用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资源,打破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搭建双师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平台,其中图书资料建设是"双师型"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正常州市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职业教育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统筹力度,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效益最大化。着眼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进行了"3+4"中高职衔接模式试点。以技能大赛与对口单招工作为抓手,深化专业建设,加快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外语教学资源现状与积件素材指导思想,设计以课程资源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学习单元"的高职外语教学资源新模式,标准化、可持续发展地构建"专业、课程、素材资源平台+应用平台"的教学资源体系,实现高职外语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为具体案例,联合全国高职院校和相关应用本科院校共建专业资源库,在如何利用专业资源库来实现高职、应用本科衔接(专本衔接)模式进行探索,以达到打通高职、应用本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适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加快建设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