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钾细菌UV诱变处理,获得了两株正变株,其解钾能力分别为7.05mg/ml(K2O)和10.25mg/ml(K2O),较出发菌株提高1282.35%、1909.80%。并且通过酸碱、温度驯化,得到一株正抗性变异株,其解磷解钾能力分别是73.mg/ml(P2O5),4.41mg/ml(K2O),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35.97%,25.53%。  相似文献   

2.
目的:获得一株高产雄甾-4-烯-3,17-二酮(AD)的Mycobacterium neoaurum突变株。创新点:获得了一株3-甾酮-Δ1-脱氢酶(KSDD)酶活缺陷型的高产AD的诱变菌株Mycobacterium neoaurum ZADF-4,并采用菌落显色法筛选KSDD酶活缺陷型M.neoaurum突变株。方法:(1)诱变方法: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来处理出发菌株M.neoaurum ZAD。ARTP诱变条件如下:功率40 W,气流量12.5 L/min,辐射距离1 cm,样品体积10μl,辐射时间为60、90、120、150和180 s;致死率统计优化后,最适辐射时间为150 s,致死率为90%~96%。(2)筛选方法:将ARTP诱变处理后的菌株点种在硝酸纤维滤膜上,30°C培养2 d,然后将长有菌落的滤膜小心取出并漂浮在4 mg/ml二氯靛酚(DCPIP)溶液(0.1 mmol/L磷酸缓冲液p H 7.0),30°C培养1 d直到全部菌落染成蓝色。然后将该滤膜取出,漂浮在250 mmol/L AD溶液(2%甲醇和50 mmol/L Tris p H 7.0缓冲液),室温放置15 min左右,观察菌落颜色变化。KSDD在底物AD存在时会脱氢产生雄甾-1,4-二烯-3,17-二酮(ADD)和H+,H+可以使被DCPIP染成蓝色的菌株褪色。因此,酶活缺陷型的菌株会仍保持蓝色,而酶活高的菌株会褪色为黄色(图3)。(3)对获得的潜在的高产AD菌株进行进一步的酶活检测以及产量验证,以期获得最优的突变株。结论:获得了4株具有潜在的高产AD能力的菌株,其中,最优的突变株ZADF-4的KSDD酶活相较于出发菌株ZAD下降了81.2%(图4),活性胶也证明其KSDD酶活相较于出发菌株下降明显(图5)。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实验证明突变株ZADF-4中,AD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图6和图7),提高到了(6.28±0.11)g/L,AD/ADD提高到8:1,AD的摩尔产率达到60.3%(表1)。对出发菌株ZAD和突变株ZADF-4的ksdd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比对,发现ZADF-4的ksdd序列在5’端缺失9个核苷酸(atgttctac),导致3个氨基酸(MFY)的缺失;还发生了两个点突变,其中一个是无义突变(g.15a>6t),另一个是有义突变(g.413c>404t),并引起了相应位置上的氨基酸变化(p.138S>135L)。上述的基因突变及其引起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可能是引起M.neoaurum ZADF-4中KSDD酶活降低及AD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紫外及He—Ne激光诱变猪苓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真菌猪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经紫外及He-Ne激光诱变初筛出的菌株L3-7,Ul-7,LU-7与出发茵株PSo的茵丝生长速率和胞外多糖得率的比较,筛选出了生长速率快、多糖产量高的LU-7诱变茵株.其茵落平均生长速率、茵丝体最大干重和胞外多糖产量分别较出发茵株Pso提高26.5%、25.11%和83.40%.因此,LU-7诱变菌株可作为理想菌株,在育种时有选择地利用.  相似文献   

4.
从商丘市不同环境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几株产脂肪酶的霉菌菌株,作者对其中的一株根霉(Rhizopus delemar)进行了液体发酵的研究,使用发酵产酶培养基组成(%):豆粉6.0,蛋白胨4.0,蔗糖1.0,K2HSO4 0.2,MgSO4·7H2O0.1,pH6.5.产酶最适温度28 ℃,接种量为1 ml,培养周期48 h,转速200 r/min.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生淀粉糖化菌黑曲霉S一1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因素进行了探讨.该菌菌丝体酶解2小时以后,可制得2×10~8/ml原生质体,其再生率达13.3%.采用波长λ_1=260nm、λ_2=266nm,能量8mj的激光直接照射该菌原生质体.结果表明:激光对原生质体的致死率比对孢子的致死率高;激光对原生质体的诱变效应也较好,其正变率比孢子的正突变率高34%;与出发菌株相比生淀粉糖化酶活性平均提高37.4%,最高突变株酶活提高91%.  相似文献   

6.
以Aspergillus niger-ZBY-7为出发菌株,用亚硝基胍-紫外复合诱变的方法分别获得了9株能够耐受高温和高浓度初始葡萄糖的菌株。通过GS(Genome Shuffling)技术,获得一株能耐受高温和高初始葡萄糖性状进一步提升的菌株,命名为Aspergillus niger-GS-30,其发酵温度从30℃提高到37℃,初始葡萄糖耐受浓度从10%提高到30%,葡萄糖消耗速率提高28.12%。通过5 L发酵罐水平实验表明,Aspergillus niger-GS-30在30%葡萄糖浓度、37℃条件下较出发菌株Aspergillus niger-ZBY-7适应期缩短2 h,发酵周期缩短3 h,转化率和产率都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利福霉素SV自身耐受性菌株为出发菌株,经HNO2+UV和HNO2+UV+Licl分别复合诱变后,获得两株变异菌株。结果表明:其发酵单位大幅度提高,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17.8%和15.1%.并且其遗传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育能利用纤维素产酸的黑曲霉,拓展柠檬酸发酵生产的原料。通过紫外线(UV)诱变选育柠檬酸产量提高的菌株,结果表明,紫外诱变获得了一株遗传性能稳定的优良菌株UV-4,产酸为26.77±0.67g/L,与出发菌株相比产酸增幅达50.39%,且UV-4利用稻草纤维素产酸达10.055±0.42 g/L,较出发菌株提高28.04%。  相似文献   

9.
从微生物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Superoxide dismutase),是一种应用价值大、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细胞内的金属酶,本实验以酿酒酵母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进行抗H_2O_2性能的筛选,选出耐受性好的菌株经2L发酵罐发酵后,提取到了热稳定性好的(?)Zn-SOD和Fe-SOD,酶活力为3292和3547u/ml,其比活力为3457和3084u/mg.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离培养基从草坪、芦苇地、公园以及菜园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钾细菌菌株,经纯化后,研究了钾细菌对铜的耐受阈值,并筛选了提高钾细菌Cu2+耐受阈的钝化剂。结果表明,钾细菌最高能耐受Cu2+的浓度为50mg/L。投加钝化剂粉煤灰和石灰后,钾细菌对Cu2+的耐受阈提高到80mg/L,粉煤灰对重金属铜的钝化性能优于石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