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在从事政治活动的同时,广泛授徒,致力于文献典籍的收集、研究和整理工作,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典籍作为传授弟子的教材,成就辉煌,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应该说,与他从事过档案文献的整理和编纂有关。  相似文献   

2.
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本姓解>诸书载:孔子曾对相关档案资料作过整理工作.对此事之具体情况,今之学者已进行过考察,主要成果有刘红<整理古籍文献的先驱--孔子>、李淑芳<管窥孔子档案文献编纂及其成果>等,这些论述虽彰显出孔子档案整理工作的成就,然其多是从史学角度切入的,缺乏以档案整理工作为中心的本体观照与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孔子文献学思想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研究和整理文献典籍的成就和贡献是卓著的。本文论述了孔子整理文献典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 ,同时 ,阐述了其思想和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认为孔子是中国最早的一位文献学家。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其一生从事的政治和教育活动中,特别重视对历史文化典籍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孔子对档案事业的贡献和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在整理、编纂档案的理论实践上有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述了孔子的历史地位,分析了勤奋好学的孔子,着重论述了孔子对文献典籍收集与利用,包括他对"六经"典籍的编写和整理。  相似文献   

6.
一、孔子档案编纂的原则和方法 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儒家经典,其内容"皆先王之政典也"(<文史通义·易教>).孔子编纂"六经"是我国古代对档案文献第一次有目的的大规模的整理和汇编."六经"编纂的原始材料,都来自于历史文献,孔子在编纂时没有根据个人喜好加以改动,而是忠实原文,使得历史材料能尽可能保持原来的风貌.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郑玄<诗谱>从产生到民国时期的文献源流和现存文献面貌.源流考察方面,列出从郑玄-徐整-太叔求-刘炫-孔颖达-欧阳修这样一条文献注释整理的线索.并对元代的<诗谱>别调--<许氏诗谱钞>作了简要介绍.文献整理方面,详细介绍了清儒对<诗谱>的文献整理成绩,将其分为辑佚、考证补亡、讲疏三大类,依次进行综述并重点考察了成就最大的考证补亡类.通过这一工作,为<诗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8.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应该说与他从事过档案文献整理和编纂有关.作为儒家思想的倡导者,孔子毕生遵循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信条.他为中华档案文献编纂事业和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档案史上树立了一块历史性的丰碑.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孔子的文献典籍编纂思想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和总结,分析了孔子编纂文献典籍的动因、思想、思想特点、显著成果和宝贵精神,阐述了其思想和精神对后世的深刻影响,指出了孔子不但是一位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还是我国最早的一位文献学家。他编纂和整理文献典籍的思想和精神,是我国和世界文献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0.
读阜阳双古堆一号木牍与《孔子家语》相关章题余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阳双古堆汉墓木牍章题虽然有些与今本<家语>可以对应,但实际上它们与<说苑>更为接近,而<家语>则存在不少重组、改动痕迹.<家语>由于在材料来源上与<说苑>等书接近,故其中孔子言论往往出于依托,并非尽是实录,今本<家语>确是经孔安国整理才成书,并非王肃向壁虚造.<汉志>二十七卷本系民间所传,与经孔安国整理定型的今本<家语>属不同版本.从出土文献看,早期<家语>在篇章形态上应该与今本<家语>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与文献目录学方面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搜集文献和整理文献两个层面,论述了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与文献目录学方面的成就。认为孔子是个藏书家与文献目录学家  相似文献   

12.
从搜集文献和整理文献两个层面,论述了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与文献目录学方面的成就。认为孔子是个藏书家与文献目录学家  相似文献   

13.
春秋末年的孔子,是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编纂的杰出代表,也是第一个建立了独立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哲学家。孔子一生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但也有过得意的短暂时期。鲁定公时代,孔子因帮助鲁定公和“三桓”平定叛乱,做了中都宰,很快就升任司寇。由于孔子对季武子专权很不满意,只做了三个月司寇,就罢官而去,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14年,直到晚年才回到鲁国,会见了已当政多年的鲁哀公,不见用,从此不再求仕,专心教授生徒,整理和编纂文献为教材。在整理文献典籍中,孔子寄托他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与档案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应该说与他从事过档案文献整理和编纂有关。作为儒家思想的倡导者,孔子毕生遵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信条,为档案文献编纂事业和传承中华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整理和利用档案的实践中,开创了档案编篡方法及利用档案修史、传播文化的先例,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5.
先师唐圭璋(1901—1990)先生,毕生耕耘于词坛,其卓越成就为海内外词学研究者所共仰。本文仅就先生有关词学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和贡献作一初步总结,或可为今后的词学研究提供一些启示,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本世纪词学文献整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唐先生所整理研究的词学文献,主要包含词作典籍和词论典籍两个方面。一、词作典籍的整理考订唐先生对词作典籍的整理考订,可分五个方面:目录、版  相似文献   

16.
王纯 《图书与情报》2000,(2):76-77,79
孔子作为我国最早的一位文献学家,在文献的研究和整理方面,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并努力付诸实践,孔子潜心授徒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奠定了他在我国文献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崇高的历史地位并产生了深刻而长期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孔子与文献     
孔子作为我国最早的一位文献学家,在文献的研究和整理方面,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并努力作诸实践,孔子潜心授徒和理古代文献典籍,奠定了他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崇高的历史地位并产生了深刻而长期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档案文献编纂管窥孔子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子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开创者。他在教育和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应该说,与他从事过档案文献整理和编纂有关。作为儒家思想的倡导者,孔子毕生遵循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语见《孟子·尽心上》)的人生信条。他曾做过"委吏"(司会计),也做  相似文献   

19.
<庄子·天运>篇云:"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历史上,孔子确实是对包括<诗经>在内的古代文献进行过一番整理修订的编辑工作.其中,孔子编辑<诗经>的重要方式就是"删诗".西汉司马迁首先明确提出了这一观点:"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1]对于孔子"删诗"说,历代不乏支持者,同时质疑之声也是不绝于耳,而且渐占上风.这一历史争论以唐、宋、清三朝最为激烈,也最具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汉志>到<隋志>所录道家文献的变化表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是黄老学衰落,大量道家典籍失传;另一方面,老庄学兴盛,注解<老子>、<庄子>的作品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