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书权 《青年记者》2012,(12):75-76
当下,各级政府部门愈来愈重视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从2005年开始,一些地方陆续建立了匿名网评员舆论引导机制.网评员以普通网友身份发言,任务是在大型商业网站的新闻跟帖评论板块和若干重点论坛上参与评论,发布有利于官方的正面信息,积极跟帖回应,抵制负面信息、批驳虚假言论,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引导网络舆论以求“占领舆论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建筑在互动性之上的网络新闻评论,已是当前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交互性是新闻评论吸引网民的最具特征的形式,也是新闻网站评论的核心竞争力。近一两年来,中国宁波网在加强网络评论的交互性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得到中宣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赏。一、网上评论与社会阶层的互动网络评论有责任引导网民正  相似文献   

3.
李冬安 《中国广播》2009,(12):60-62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号角,强大的网络评论频道是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网络评论几乎跟紧每一个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展现了非同寻常的影响力。谁能赢得评论,谁就能更好地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设计一个完善的主页是建好网络评论频道的前提,发展网评员队伍是建设网络评论频道的组织保障,紧跟社会热点是网络评论频道争取网友注意力的必然选择,整合网民观点是网络评论频道贴近网民的有效方法,原创评论是网络评论频道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钟声 《新闻实践》2005,(3):62-63
3月8日,中国宁波网正式播出第一期视频访谈节目。这是该网获准开办网络视听业务以来的又一大举措,也意味着中国宁波网开始试水网络电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省级党报发力网络评论,聚合力、扩声势,打造网评品牌,抢占网上舆论主阵地。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湘评频道着力打造重磅网评、热点网评。本文提出网络评论应充分把握“权威性+思想性”“时效性+专业性”“网络黏性+多平台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给网络评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网络评论如何走出困境,是重点新闻网站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弄清楚网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弄明白广大网友对网评工作的期待和需求,通过学习和创新,增强网络评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努力打造网评品牌,建设有力的网评团队,抢占网络舆论阵地,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同时完善和提升新闻网站的综合素质,提高新闻网站的"四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评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之后的又一媒介评论方式,是党和政府又一强大的"新闻喉舌"。作为网络时评作者必须练就过硬的基本功,认真扎实地写好网评文章,从而为引导舆论、释疑解惑、传递正能量、抨击歪风邪气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网上舆论主导权的争夺和较量日益激烈,主流网络媒体的舆论阵地作用日益凸显。目前,网络评论的整体格局呈现网民评论日益丰富,网络评论代表网络媒体自己观点立场的评论应时而出,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9.
孙云龙 《网络传播》2006,(11):46-47
网络评论作为网站编辑的声音和闪光点,是最能体现立场和观点的,也是网站在打擦边球的夹缝中的呐喊。做好评论版有利于引导受众和网民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讨论。这能充分体现网络的互动性特点,利用好网络互动的特性,调动网络舆论氛围,扩充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0.
高威 《网络传播》2006,(8):50-51
评论在新闻媒体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阐明编辑部或作者的的立场和态度,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是一个媒体的灵魂和旗帜。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评论更成为使网络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网络评论所涉及的范围和意义也远不同于传统新闻媒体评论,它打破了授者与受众的界限,也打破了正统文章与市井俚语的区分。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评论是舆论不一律的典型反映,通过舆论一律与舆论不一律的反复交替,实现社会观念的进步;网络评论具有最强的互动性,为畅所欲言、自由讨论提供了平台;网络论坛具有最强的草根性,其中的意见领袖对社会问题、民生问题表现了热情的关注。在公共危机的应对过程中,网络评论发挥安定人心、激励斗志的社会平衡功能,利于政府实施减灾防灾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评论作为抒发见解的平台,为网民提供了直抒胸臆、指点江山的空间.网络评论的对象很多,包括私人感情、产品质量、名人轶事、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等.网络评论能否反映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门槛的网络平台向网民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使得网络评论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评论,以影响网络舆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舆论引导面临的重要课题,舆论引导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评论是引导网络舆论的重要工具和武器,这是由网络的传播属性所决定的。网络评论主要传播的是观点,用观点去影响网民对某个热点事件的看法。网络舆论场公正、客观、理性的表达,需要网络评论来引导和沟通,从而使网络真正成为表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初,浙江省记协网络工委组织进行了浙江省第四届网络新闻好作品评选(获奖作品上报浙江新闻奖),浙江在线、杭州网、中国宁波网、温州新闻网、湖州在线、舟山网、萧山网、德清新闻网、宁海新闻网等省内数十家新闻网站(网页)共报送了62件网络新闻作品参评,体裁涉及原创新闻、网络频道、网络新闻专题、互动论坛、传播创新、网页设计等各种网络新闻形式。经评委会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作品6件,二等奖作品8件,三等奖作品11件。 随着网络新闻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宣传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新闻网站的主流媒体地位也越来越得到传播业界和广大受众的认可。从浙江省第四届网络新闻评选的获奖作品看,网络媒体在凸现网络新闻特色、发挥网络传播优势、打造网络媒体新闻品牌、形成网络媒体的舆论强势等方面,不仅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也实实在在地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可以说,突破三大传统媒体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发展和繁荣不仅为我们现实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也为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发表不同评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网络媒体最终将担负起“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形成并巩固网上的正面舆论强势的重任。”2004年8月,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强势推出了“浙江潮评论”频道,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经营,目前已成为国内省级重点新闻网站评论频道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评论的繁荣给传统的报纸评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评论除了占据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优势之外,其文本呈现的特点也让传统媒体略显尴尬.在新媒体时代报纸评论如何应对网络媒体和网络评论的冲击,并且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自身舆论引导力是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毅 《当代传播》2008,(3):18-20
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理论为研究网络舆论引导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等网络舆论引导方式都是对劝说宣传、暗示和模仿以及团体影响等态度改变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进禄 《记者摇篮》2010,(1):45-45,48
网络传播具有很多优势,如超文本、大容量、开放性的传播内容,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等。伴随网络发展的强劲势头,网络评论也发展起来,出现了专栏评论、博客等传播平台,积极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那么,如何做好网络评论已经成为我们必须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王延勤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想方设法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真心诚意为残疾人办实事。2005年2月,王延勤病故后,大批残疾人自发赶来送别,场面十分感人。此时,宁波各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了优秀共产党员王延勤先进事迹的报道。中国宁波网在这一报道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特色,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评论、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成为了网络媒体在典型人物报道中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正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影响着我们社会的舆论格局,研究新闻评论的特征以及写作方法成为正确引导网络媒体舆论的重要前提。一、网络新闻评论呈现出几个特征:(一)从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主体和受传者看,网络新闻评论的传播主体呈现出极强的多元化、复杂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