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力归一     
核力、电磁作用、弱作用、万有引力,四力同宗。 象物质中,原子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正负电量相等时,或化合物分子,正负离子电量相等时,分子间作用力程之外,它们只显示万有引力。即使它们正负电量不等,显出电性时,也同样具有万有引力。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与分子概念有关的几个问题,提出原来的分 子定义已不适用,建议将分子定义为一个由若干原子核和若干电子所组成,受量子力 学规律的约束,有一定的稳定性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和核科学四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理学和核科学都是研究物质世界中各种物理现象、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客观世界中的物质存在着诸如原子分子、凝聚态、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不同层次的结构,由此便有着不同层次的物理问题.原子分子层次和凝聚态层次中的物理问题属于物理学(包括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基础光学、原子分子物理、波谱学和声学等分支)的研究范围,原子核层次和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4.
沿着一个晶体的对称平面运动的带电粒子行为怪异:它们与一层层或一串串原子核相互作用,而不是与单个原子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形状和大小是人们认识物体的最基本概念之一,在人们认识和探索自然现象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分子的形状和大小不仅是分子的外在形式,而且是分子内部电子和原子核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具体表现,有关分子形状的研究和探索备受重视并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自从1895年倫琴第一次发现了X射线之后,一系列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接踵发现。1934年,约里奥一居里夫妇又发现了人工合成的放射性物质。到今天,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已不下千余种之多了。随着原子能在工业、衣业以及医学科学等部门的广泛应用,放射性物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加密切。所以,人们对放射线的危害和防护知识就不能不关心了。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有那些?大家知道,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是原子构成的,原子的主要部分是原子核。原子核中的粒子,时时刻刻在不断地运动,  相似文献   

7.
古时候,人们认为事物大都是不可分割的,可是到后来,人们发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包括道尔顿。到后来,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是由居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再后来,我们又发现了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那么,夸克是否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呢?  相似文献   

8.
要使原子电离,外界必须对原子做功,使电子摆脱它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的束缚。而原子的可能状态是不连续的,吸收能量也是一份一份的,这就使得原子并非能将所有的光子都吸收。当可见光光子不能被原子吸收或有极少量能量被吸收,这样的可见光光子透过物体后,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是透明的。任何物体都有可能达到“透明”状态。根据热力学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物体的温度越低,其分子(或原子或离子等)的动能就会越小,如果要克服原子间的库仑力,使原子(或分子或离子)电离就需要更大的能量。当可见光的能量hv相似文献   

9.
核能利用     
氢弹爆炸核能的释放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重核的裂变,即一个重原子核(如铀、钚)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原子量的原子核,引起链式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另一种是轻核的聚变,即两个轻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聚合成为一个较重的核,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重核裂变能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铀-235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惟一核素。当一个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时,这个原子核能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产生2到3个中子和β、γ等射线,并放出能量。如果新产生的中子又打中另一…  相似文献   

10.
张玉春 《科教文汇》2010,(24):78-79
原子核衰变是一种复杂的变化,而对原子核衰变的研究又是了解原子核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研究原子核的衰变特性,进一步了解原子核,我们对原子核的三种主要衰变——α衰变、β衰变、γ衰变加以比较,以帮助研究者加深对原子核衰变特性的理解,进而推动粒子物理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谈分子震荡     
金属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就要发热,从而导致此导体的热膨胀,使原子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同时发现可以计算出原子核外各壳层的总能量,新的电声的产生原理,及电流与热膨胀之间的关系,为解决或改进一些问题提供了理论条件。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元素简介 什么是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radioacctiveelements):在自然界中,凡是原子核不稳定,过一些时间自发变成其他原子核的元素的统称。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3)
首先提出了原子核是由中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的理念。首先提出了微观粒子任一组分即合子,都是由重子和轻子组成的理念。首先提出了轻子、电子的运行轨道模型,电子对的运行轨道模型。首先提出了分子轨道的模型。首先提出了暗物质即暗氢分子的组织结构和构形分布。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16)
本文是在前几篇论文的基础上推理出的观点。文中主要介绍原子的结构及性质,在前文的基础上我们推理出原子的结构是由不同质量的电子因为因果性作用力存在原子核不同的轨道上,而不同轨道上的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相互作用形成原子的稳定结构;原子的性质是原子核(最外层)轨道上的电子得到或失去表现出因果性作用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专利审查指南》中,原子核变换方法相关专利客体不予保护,这与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5)项的规定不一致。除核聚变方法暂时处于科研阶段外,各国已在与核裂变方法相关的核电装备和放射性同位素生产中进行了长期的专利申请,我国核技术民用较晚但发展迅猛,尤其核电技术面临出口,其专利在国外缺少布局的问题突显。国内涉及核聚变与核裂变的原子核变换方法相关专利客体虽然仍不能获得保护,但发明点不涉及核反应过程的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方法可以考虑给予授权,需要注意对权利要求采取合理的撰写方法。综上,立法者、执法者或相关行业从业者应理清原子核变换方法与可授权专利客体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21)
冷聚变自从被发现,就一直饱受争议。其争议的来源是核反应的产物与常规核理论不相匹配,另外是实验可重复性差。目前热聚变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质量非常小的原子,一般指的是氘,其在高温和超高温下使得原子核的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核力的约束,从而造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核发生剧烈碰撞,碰撞所产生的聚合反应生成了新的,质量更大的原子核,而其中的中子在此期间从中逃逸出原子核,产生巨大的能量。就目前而言,实现热核的可控聚变难度十分巨大。相对于热核聚变,冷核聚变却是理想的未来新能源,冷核聚变相对于热核聚变制备设备来说,仅仅占地大约两平方米,并且在反应过程中无中子产生,无辐射。其原材料从海水中获取,原材料储量巨大。因此,冷核聚变有望成为人类最理想的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4-25
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它们可以在磁场中旋转。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决定原子核旋转的频率和方向。在磁场中旋转的原子核有一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物理学的发展逐渐向两个相反的极端蔓延,即以光年为单位的宇宙量级和以构成物质的原子结构。高中物理中关于原子与原子核的知识只做了初步介绍。本文通过对氢原子这一最简单的原子光谱的探究,简要介绍了氢原子光谱的产生和分类,加深了对于原子分子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天文学家可能已探测到超新星1987A的闪光核。让我们来设想一颗星体,它有太阳的1倍半那么大,但是被压缩成一个直径仅有10英里的球体。电子从普通物质中被抖落出来,它们又被紧紧地压入原来物质的原子核中,结果电子与质子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中子。确实,该星体类似于一个巨大的原子核,但它是依靠引力而不是强核力,互相保持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中子     
中子是在1930年發見的基本粒子,它所以作“中子”,是因为它不帶电,在電上講是中性的。它的重量是1.00803原子量單位。中子是核的組成成分之一,除了最簡單的原子核——氫核只是由一个質子組成的以外,其余元素的核都含有中子。由於中了不带电,不被原子核的陽电荷所排斥,所以它容易接近原子核,同它发生作用。因此在原子核物理学中,常常用中子打击原子核,来研究原子核的构造、成分和它的变化。中子在原子能事业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