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贴春联     
过新年了,街头巷尾放鞭炮,户户人家贴春联,每家每户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用各种方式喜迎新年。今年对我来说,最难忘的是和爷爷一道贴对联了。往年我家的对联在印象中都是爸爸写了再贴,我很小没太在意。今年腊月二十八,爸爸早早地对我说:“燕子,今年你和爷爷一道写春联、贴春联,好吗?”我说:“嗯!好啊!”我满心欢喜地应答着。  相似文献   

2.
快乐的春节     
过年啦!我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快到了。在春节前夕,妈妈就给我和弟弟买了好看的新衣服,还有许多好吃的东西。到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贴春联。我的爷爷也早就精心准备了一副春联贴到了门上,顿时给我们家增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时,爷爷又拿了一个大大的“福”字,贴到了门的正中间,可是他把“福”字贴倒了。我连忙喊起来:“爷爷,福倒了!”爷爷哈哈大笑,说:“对,福‘到’了,福来到我们家啦!”原来爷爷是故意把“福”字贴倒的呀!妈妈正在家里忙着搞卫生,妈妈说这  相似文献   

3.
爷爷贴春联     
《新作文》2007,(Z2)
除夕下午四点钟,该贴(tiē)春联(lián)了,可是爷爷还没有动静。哎,真让人猜(cāi)不透。爷爷这个人真怪,他说:"我贴春联要与众不同!"说完,爷爷就神秘地拿出上联,我凑(còu)过去端(duān)详(xiáng)起  相似文献   

4.
贴春联     
郜科伟 《辅导员》2010,(5):38-38
春节一天天临近,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一早就起来了,爸爸问我:“你知道年三十有什么习俗吗?”我笑着对爸爸说:“我从书上看到过,年三十要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等。”爸爸笑着说:“对,贴春联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习俗,春联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歌颂和对未来美好的祝愿,一会儿我们帮奶奶贴春联去。  相似文献   

5.
阅读提示:新年扫尘贴春联贴“福”字本刊驻浙江嘉兴市小记者汤予直感慨万千地报道: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打开大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热热闹闹地做着过春节的准备。一大早起来,我和哥哥身穿新衣服,手拿春联,迈着轻快的脚步准备去贴春联。不过一到大门口,我和哥哥就不禁皱起了眉头,抓耳挠腮起来。原来大门上沾满了灰尘,手指一擦,嘴一吹,灰尘便漫天飞舞。我和哥哥只好拿来扫帚,每人负责清理一扇门。但是这扫灰尘工作也进展得极不顺利,老天爷好像故意要和我们作对似的,刮起  相似文献   

6.
说什么好     
<正>大年三十一大早,父亲麦城和儿子麦坚准备在自家大门边贴春联。麦城负责贴,麦坚只管看。拿起第一张春联,麦城忽然想:春联如果贴偏了,让儿子冲自己说"偏了"吗?"偏",不吉利,不好!麦坚小,还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绝不能让他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说出半句不吉利之言。咋办?麦城略一思忖,很快有了主意。于是,他提醒麦坚说:我贴春联时,你一定要看好。如果春联向左偏了,你就说"升官";向右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做到让学生有“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本课的教学活动是这样设计的:聊春联、识春联、贴春联、读春联、品春联、诵春联、写春联。这所有的教学环节,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学生活动是本次课堂教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也是小年夜,左邻右舍都开始贴春联了,对门蔡阿姨家贴的春联是“春暖风和日丽,物丰国泰民安”;楼上王叔叔是做生意的,他家的春联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楼下李奶奶家贴了一个大大的四周被金元宝围绕着的金灿灿的“福”。  相似文献   

9.
正我小的时候,春节前,爷爷总要帮乡亲们写春联,爷爷是农村小学的老师,正逢寒假,他就把我带到学校的办公室,他一边写一边给我讲解春联的内容。等我上了小学,爷爷就开始教我写毛笔字,每天写一个成语,同时解释它的含义,如写到"滴水穿石",爷爷就告诉我,水珠滴在石头上,经年累月,就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力量虽小,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事情办成。这些我默默地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10.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时下,大多数人都会去街上或商店买来现成的春联,但我的邻居张大爷一直坚持自己写春联。他说自己写的春联更符合自己的"口味",也更有独特的"年味"。张大爷在春节前的几天总是很忙,几乎小半个山村的春联都是他写的,而且他自家张贴的春联也很值得品味。从我识字起,大年初一拜年的时候,就常听到乡亲们在议论:谁家的春联词语好,有滋味儿;谁家的春联字写得好,有气势。张大爷家的春联一定是值得逐字品读的。  相似文献   

11.
春节贴春联,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春联中洋溢着春意,蕴含着祝福。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基础训练七中的第四题,是继《狱中联欢》之后,又一次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春联。教学时,按照教材教学要求,我让学生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让他们理解了每幅对联的意思,并充分体会到了春联的节奏、对仗、韵律等特点。但我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稍做了一下延伸,我问:“这些对联与你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相比,还缺少了什么?”全班有近一半的同学马上意识到,这些对联都缺少了“横额”,我一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横额”两个大字,并大声宣布“补横额”这一活动。我的话音刚…  相似文献   

12.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题写的楹联等。  相似文献   

13.
体闲广场     
春节话春联春节是炎黄子孙一年中最隆重、历史最悠久的节日。每当春节一到,不管城里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外贴上一副春联。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早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每逢过年,人们用桃木板刻上传说中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  相似文献   

14.
郭卓睿 《小火炬》2021,(10):34-34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是传统节日中的春节。贴春联是春节前几天必定要做的事情之一,每每看着红通通的春联贴在大门两边,我总能想起去年贴春联时的那件趣事。  相似文献   

15.
趣话春联     
过新年贴春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习俗。春联喜庆的色彩,衬托出节日的气氛;春联吉祥的祝福,给人们带来愉悦。春联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活动背景】每到春节,春联就会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门上,为节日增添欢乐祥和的气氛。苏教版语文第七册《春联》是一篇语言清新的知识小品文。这篇文章生动地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春节贴春联的风俗及春联的种类、特点,并告诉人们读春  相似文献   

17.
写春联、贴春联是我图的传统习惯,这为我国的传统佳节增添了许多祥和的节日气氛。在春节期间,我走访了许多村寨和城镇,看到村民们所贴的春联大多是到集市上买来贴的,并且大都采用电脑打印的形式。于是,我便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想法,认为这会对祖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负面的影响。也许是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病吧,我事事都要与教育联系起来。这不,现义将这种“电脑式春联”和我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的这一内容扯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18.
上海1943     
方文山 《课外阅读》2009,(23):33-33
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 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 在我没回去过的老家米缸 爷爷用楷书写一个满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自豪     
父亲一字不识,母亲不识一字。有一年春节,父亲请村里的“先生”写了春联,由于搞错了春联的顺序,以致在主房墙上的“天地庙”两旁贴上了“早晚一炉香,根深枝叶茂”的对联,而将“诚心三叩首”一联贴在了摇摇晃晃的房梯上。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事还是村里人贴春联的笑料。 父亲早逝,倔强的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几多痛苦、几多辛苦、几多熬煎,都没有磨去母亲让儿子读书的决心。1980年,当我将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8,(3):42-42
摇出一湖新童谣白堤上,桃花笑,苏堤上,柳枝摇,西湖船,摇啊摇,摇出一湖新童谣。贴春联厅堂里、大门上,大红春联一张张。灶头、粮仓、大牛棚,祝福的话都贴上。剩下一大张,贴在新买的汽车上。吴少山爷爷新童谣二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