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金老师:这段时间,我们一边学习课文,一边学着留心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你们都观察了哪些事物?文君:我观察了操场上的桂花树。阿呆:我观察了我家的仓鼠。金老师:文君观察了植物,阿呆观察了动物。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观察一处场景。文君:日落、课间十分钟都是场景。  相似文献   

2.
李颖 《小学生作文》2022,(21):32-33
<正>阿呆: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文君:阿呆,你的歌唱得好,没想到双截棍玩得也这么好。这算是你的拿手好戏吗?这次的习作你可有素材啦!阿呆:谢谢你的夸奖!李老师,文君说的“拿手好戏”是什么意思?李老师:一个人的绝活儿或绝招儿、特别擅长的本领,都可以称为“拿手好戏”。不论是演奏优美的钢琴曲,还是篮球场上高超的球技,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可以叫拿手好戏。  相似文献   

3.
学写日记     
<正>杨老师:阿呆、文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写日记好不好?阿呆:好!什么是日记呀?文君:日记大概就是每天记录发生的事吧。杨老师:文君很聪明嘛,从字面上猜出了“日记”的意思。我们先来看看课本上的例子,大家想一想,日记和习作有哪些区别?日记可以写什么内容呢?  相似文献   

4.
记一次游戏     
<正>文君: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阿呆:文君,你怎么这么高兴啊,竟唱起了《童年》?文君:学习了第六单元的课文,让我想起了童年趣事。这次的习作“记一次游戏”更是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玩耍的场景。我可喜欢玩游戏啦!游戏除了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呢!朱老师:文君说得对。提起童年生活,最有意思的就是玩游戏了。游戏有很多种类型:有集体游戏,也有单人游戏;有传统游戏,也有新编游戏;有室内游戏,也有室外游戏。丰富的游戏伴随我们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阿呆:但如果要把游戏写出来,我就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了……文君,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5.
<正>张老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科技改变生活”这句话吧。祖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关于科学的那些事儿,写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吧!阿呆:什么是科幻故事?文君:我知道!科学加上幻想,并将故事融入其中。张老师:是的,简单来说,科幻故事以科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合理且大胆的想象,具体地展开故事情节。阿呆:这样的文章怎么写呢?  相似文献   

6.
<正>第10周名人的力量:宽容待人2021年11月16日,国际宽容日。一个男孩闷闷不乐,呆呆地坐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上前摸了摸他的头,对他说:“你生病了吗?”他告诉我他没有生病。一个姑娘见状,大喊一声:“老师,他这次题没做好,所以不高兴!”“是吗?”他摇了摇头,依然沉默。我转向大家,问道:“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或者告诉我和谁有关?”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说明了原因。  相似文献   

7.
[教学流程]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谜语想让大家猜一猜。 生:什么谜语呀? 师:航空公司开业,打一个成语。 生:什么叫“航空公司”? 师:谁来帮个忙,有谁知道什么叫“航空公司”? 生:“航空公司”与乘飞机有关。 师:可以这么说吧。谜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正>一、谈话导入,了解人物1.交流谈话,初识人物师:同学们,谁知道为什么何老师今天穿一身黑衣服来上《刷子李》?生:因为刷子李在刷墙的时候也会穿一身黑色的衣服。师:他穿一身黑和我穿一身黑有什么关系?生:老师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走进课文的情境。师:同学们,她说到了“情境”。谁知道什么是“情境”?生:一个故事里面的情节。  相似文献   

9.
王涛 《小学生作文》2022,(19):25-26
<正>王老师:家乡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梭,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先来看看题目,你们发现了什么?文君: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提示我们想象的时间是二十年后,想象的场景和家乡有关。王老师:没错!文君抓住了“二十年后”和“家乡”这两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经典笑话     
课堂问答 “孩子们,谁知道骆驼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 一片沉默。 老师略做沉思,进一步解释说:“骆驼的什么东西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呢?”  相似文献   

11.
彭佳兴 《班主任》2009,(1):28-29
铃声响起,我拿起电话,里面传来惊喜激动的声音:“彭老师吗?总算联系上了,您知道我是谁吗?”没等我回答,他就自报家门了:“我是志杰呀,还记得那次告别过去、追赶未来的‘十八圈’吗?我今年研究生毕业了,我一直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您,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相似文献   

12.
学古文之乐     
最初学习古文.有一个摘笑的故事。许老师问:“有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李刘林自告奋勇站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我必定要损失点什么。”  相似文献   

13.
爆笑超市     
<正>口算一年级数学考试后,数学老师问小文:“为什么口算题空着不做?”小文委屈地说:“‘口算’不是嘴巴算出来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写出来?”长度单位老师:“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小明:“老师,是米。”老师:“很好。还有别的答案吗?小刚,你来说说。”睡眼惺忪的小刚站起来,说:“老师,还有菜吧。”  相似文献   

14.
<正>张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漫画吗?喜欢哪些漫画?阿呆:我看过漫画《父与子》,特别有意思,我很喜欢。文君:我也看过一本漫画书,叫《很黏人很黏人的小骷髅》,非常好看。张老师:能说说你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看漫画吗?文君:因为漫画图多字少,特别容易看懂,故事情节也很吸引人。阿呆:漫画里面的人物都特别夸张,非常有特点,我每次看都觉得很好笑。  相似文献   

15.
田占力 《河南教育》2006,(1S):34-35
相信这个问题是诸多老师、家长共同的担忧。我也曾有过类似的困惑:14岁的儿子戴着耳机摇头晃脑地左蹦右跳.我觉得很好笑,就随口问:“谁的歌让你这么陶醉?”“笔笔的。”儿子答。“笔笔?笔笔是谁呀?”“笔笔是谁都不知道,爸,你可真老土!”儿子头也不回地甩来一句话,留下我一个人干瞪眼。  相似文献   

16.
只有我能答     
小胖放学回家,对爸爸得意地说:“今天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全班只有我一个人才能回答上来。”“老师问的什么?”“老师问:‘是谁把教室窗户上的玻璃打碎了?’”  相似文献   

17.
有你,真好     
窦辉 《小学生作文》2023,(23):33-34
<正>窦老师:“有你,真好”这几个字读着就让人感到暖心。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那么一个人,让你一想起来那些场景、那些事,他/她温暖的动作或话语就会一一浮现在你眼前?阿呆:有啊,比如文君,我每次写不好作文,她都会鼓励我。可是,我要怎么把对她的感谢表达清楚呢?文君:写好这篇习作,明确主题是关键。窦老师:对。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这个人“真好”呢?  相似文献   

18.
《课外阅读》2006,(5):52-52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提问:。各位同学,有谁知道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这时,班上最乖巧的一个同学举手要求回答,这是课前老师安排好的,当然是他回答了。“老师,是米!”。不错不错,请坐下。”“可是,有谁知道还有什么呢?”这时候,平时学习最落后的同学也举手,老师有点激动,虽然没有事先安排他,可是老师觉得不应该有歧视,决定给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9.
刘小宁 《海南教育》2014,(24):76-76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你是否还记得一阵阵严厉而发自内心为你好的批评出自谁之口?你是否还记得一声声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人除了父母还有谁?你是否还记得深夜里,一笔笔为学生批改作业不知疲倦的人是谁?  相似文献   

20.
一个老师问她的学生们:“谁是第一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