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炎冰 《钓鱼》2008,(10):14-15
姜耀坚,广东深圳人,2001年入围第七届“钓王杯”总决赛时被人认识。与许多广东钓手一样,钓成品对象鱼功夫独到,善于在混养鱼中见机行事,单挑某一种鱼钓,属攻坚型钓手。主要成绩有:2002年威海首届“光威钓王杯”总决赛第7名;2004年武汉“魔力饵王杯”全国钓鱼大赛亚军;2007年全国钓鱼锦标赛(宿迂站)企业组个人总成绩冠军,  相似文献   

2.
范宁 《钓鱼》2007,(10X):20-22
广东名将姜耀坚在本届全国锦标赛勇夺企业组个人全能冠军和两个单项的第一和第二名,在钓坛引起轰动。尤其是他在第二天进行钓鲫鱼项目的比赛中,一改谨慎保守的战术,大胆使用大钩、粗线搓饵打浮的战术,在钓位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场场领先,以圆满的4分在鲫鱼赛池中再次创造了奇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钓鱼》2008,(10)
姜耀坚,广东深圳人,2001年入围第七届"钓王杯"总决赛时被人认识。与许多广东钓手一样,钓成品对象鱼功夫独到,善于在混养鱼中见机行事,单挑某一种鱼钓,属攻坚型钓手。主要成绩有:2002年威海首届"光威钓王杯"总决赛第7名;2004年武汉"魔力饵王杯"全国钓鱼大赛亚军;2007年全国钓鱼锦标赛(宿迁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5,(19):20-20
袁永耀,1953年1月出生,上海市人,全国三级垂钓大师。1972年开始学钓鱼,后追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投身股市,成为股海弄潮儿,而将钓鱼搁浅了。1992年初,重操钓竿,师从廖心阳高徒学习悬坠钓,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日积月累,他的钓鱼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在全国竞技钓赛中崭露头角。近几年,他虽然淡出一些钓赛,但他依然热心于钓鱼活动,在上海举办“耀耀杯”钓鱼比赛,为推动本地区钓鱼活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孙成波 《垂钓》2002,2(10):52-52
张君是我们几个钓迷中的老手,据说他6岁时就随着爷爷四处钓鱼了。每当侃起钓鱼经时,他总是一套一套的,大有一代“钓林”大家的风范。不过真正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钓手”记。  相似文献   

6.
管察 《钓鱼》2005,(5):26-26
1991年,在河南安阳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钓鱼比赛因台湾省钓手的参加,将实行了6年的“个人总重量”、“个人单尾重”两个项目合并为一个。由此,在四周水泥砌筑的高密度池塘里用短竿钓鲫鱼,按尾数计成绩,就成了竞技钓鱼的主流。没有大鱼,钓鱼变得细腻了。然而,在广东,白鲳凶猛、泰国鲮霸道,加上罗非鱼的蛮横,钓赛又一次变脸,粗犷而强悍的钓风是因为有了战斗竿。  相似文献   

7.
伏治友 《钓鱼》2004,(22):16-16
2003年,我在广东生活了一年。期间,钓了不少鱼,也看了不少人钓鱼,发现那里的人们钓鱼大都使用悬坠钓,而这种悬坠钓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悬坠钓有许多不同,其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8.
《钓鱼》2005,(18):24-24
江苏钓鱼名人朱家明,无锡人,出生于1946年2月。他1964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1970年复员后由工厂转入政府机关任职。因从小生长在太湖之滨,他积累了丰富的钓鱼经验,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在太湖中钓获一尾7.5千克的红鲤鱼。1989年,他开始向台湾钓手学习悬坠钓,1992年专门赴广东东峻公司学习,成为已故台湾钓鱼名人廖心阳先生的最后一批学员之一。  相似文献   

9.
《钓鱼》2008,(7):71-71
3月9日,广州双龙垂钓中心内气氛紧张,来自广州及周边的钓手聚集一堂,参加“协和杯”钓鱼大奖赛。经过手竿钓罗非鱼重量赛两场(每场80分钟)和手竿钓白鲫鱼尾数赛两场(每场80分钟)的激烈比拼,姜耀坚摘得桂冠,习春江以一分的差距屈居第二,三至五名获奖选手为吕家健、庄宝威、何海滨。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05,(4):14-14
今年40岁的刘林,河南开封人。1996年他开始学习悬坠钓法,1998年开始征战竞技赛场,是河南省为数不多、较早接触悬坠钓法的钓手之一。2004年九月在山东聊城举办的全国钓鱼锦标赛上他一举夺下个人总成绩冠军,又列于《钓鱼》杂志社2004年度中国钓手(竞技)排行榜第10位,名噪钓坛。他娴熟的钓技和出色的成绩使他成为享誉钓坛的“玉面杀手”。  相似文献   

11.
北京钓友刘勇来电说:他这两年爱上钓鱼了,买了一支手竿,就知道打窝子钓鱼,钓绩平平。他问手竿除了这么用之外,还有哪些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大禄 《钓鱼》2006,(18):10-11
(四)悬坠钓在钓鱼运动中的地位 悬坠钓的推广,风靡大陆,加之近几年来把池钓鲫鱼作为全国性钓鱼大赛的主题时,悬坠钓的名声就更响了。一时间,钓界对它的推崇,媒体文章的大肆宣传,名人对它的溢美之辞不绝于耳。对它的评价之高让人头晕目炫,说它是什么“世界一流”钓技、“最佳”钓法,甚至说“悬坠钓”要“颠覆”整个钓鱼,“罢黜百家,独尊悬坠”,从而成为钓鱼运动的“霸主”。  相似文献   

13.
《垂钓》2006,6(6):12-16
近年来,随着池钓与各种先进钓法的盛行,钓鱼人在钓具选择上逐步高档化。抛开竞技钓手不谈。单是一些休闲钓者的钓具装备也是价值不凡。若在几年前,一个普通钓者能有支百十来元的碳素钓竿已是相当不错,足以让他炫耀一番。谁曾想到,如今一个小小的饵料盆、一条钓鱼用的毛巾也会飙涨到几十元。是不是变成钓鱼用品之后,这些本身很平常的东西就身价看涨了?  相似文献   

14.
余淼 《钓鱼》2009,(10):10-10
5月2日,距离被誉为吴中第一胜景的古迹虎丘风景区约5公里的国傲竞技垂钓俱乐部内,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垂钓选手,其中甚至可以看到王永贵、李大毛、姜耀坚等国内职业钓坛顶尖高手的身影。这267位钓手是来参加2009“老鬼风行”杯全国钓鱼邀请赛的。  相似文献   

15.
《钓鱼》2005,(11):20-20
王永贵,江苏南京人。1965年9月出生。从小热爱钓鱼的他,经常随父亲一起去钓鱼,也是从典型的“大头针做鱼钩”开始钓鱼的一代钓鱼人。90年代,中国开始流行悬坠钓法,王永贵一发不可收地迷上了竞技钓,一边向钓鱼高手请教,一边勤学苦练,以新事物的敏锐性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钻研悬坠钓鱼技术,为他扬名中国钓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甄耀平 《钓鱼》2004,(4):62-62
元月11日,中国澳门钓鱼体育总会在广东珠海的万山群岛海域举办了澳门钓鱼(矶钓)季赛,45名钓手经过激烈角逐,澳门户外康乐体育会的钩手朱浩文获得了冠军。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5,(14):22-22
章游泳,1966年出生,江西南昌人。他从小就喜欢跟着父亲去郊外野塘或村外小河边体闲钓鱼,养成了良好的钓鱼习惯和爱好。2002年开始正式接触到竞技钓鱼,并经常和当地的竞技钓手曹忠烈、沈雁晖、吕刚等人一起切磋钓技,在练竿的过程中提高了钓技。  相似文献   

18.
赵巍 《钓鱼》2007,(8X):36-36
钓谚说的好:“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说明了钓鱼钓草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在水草丛中钓鱼的意义。但这句钓谚有它的针对性,适应条件和范围。不是任何时候,任何钓法都适合在水草丛中钓、鱼。许多钓友曾撰文探讨在水草中钓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钓鱼》2005,(21):27-27
河北邯郸钓手钱辉,1963年出生,现从事渔具经营。他从小喜欢钓鱼,特别是当年“台钓”风靡国内时,立即被这一新颖钓法所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十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以赛为练,以钓会友,冬夏春秋从不收竿,学中练,练中学,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20.
钓鱼人汪俊     
李洪生 《钓鱼》2006,(15):38-38
汪俊在全国的钓鱼界无疑是一位名不经传的小人物.然而,他在安徽太湖县的钓鱼圈里却声名显赫。他的名气并非完全来自于他的钓技.而是对钓鱼活动的热爱与执著,和对钓友的真诚与热情,学钓以来,总是把自己的钓鱼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交流.在钓友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能挺身而出.主动地为钓友分忧解难,真正属于那种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