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是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对报道的内容、形式进行有意识的谋划、设计和包装,它是对新闻价值再次认识的过程。策划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能使新闻报道的主题更明确,内容更集中,形式和角度更新颖,更能吸引读者,报道更具影响力和亲和力。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创新是相辅相承的。一般而言,创新是前提,策划是手段,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影响力是目的。从这个意义讲,没有策划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策划出新闻精品。在创新中策划,在策划中不断创新,应成为党报采编人员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
王善忠 《新闻窗》2013,(1):90-91
我们应当知晓:这个世界上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在变,每一个时代正因为它的变化而极富特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时代感。而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特征,可谓是一个“策划”的时代。今天,我们无不体会了策划对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是如此的重要及如此的需要它。那么,人们每天离不开的新闻更是如此,好新闻尤其需要策划。所强调的是:我们策划的并非是新闻事件,那我们面对新闻事件发生时,所需要策划的就是我们的新闻文稿。  相似文献   

3.
策划制胜     
姜圣瑜 《传媒观察》2006,(10):25-27
博客、播客、Ⅴ秀、手机报、网上视屏…… 面对众多新媒体的挑战,党报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回答是:策划制胜。 策划是一种创造、一种创新,策划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放大新闻价值,从而打造党报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策划在新闻界已成为一门“显学”。从技术层面来看,策划的学问当然深得很,皓首难以尽述。但是,从本质的角度看,可以认为,策划,就是作者主观价值判断的、工艺化的客观体现。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话说得何等痛快!我们不必遮掩,一切策划,都是具有一定功利性的,没有什么纯客观的策划。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策划,适用于单个的人,凡是做新闻采访的人,时刻都在盘算,如何把素材变成题材,如何用最合适的体裁去表现题材,这也是一种策划。狭义的策划,则是指在有组织、有分工合作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策划与创新是党报的永恒主题,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认真探索新闻报道策划与创新的实现途径,增强党报宣传的影响力、亲和力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是在不违背新闻事实真实性的前提下,对报道的内容、形式进行有意识的谋划、设计和包装,它是对新闻价值再次认识的过程。策划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能使新闻报道的主题更明确、内容更集中,形式和角度更新颖,更能吸引读者。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而言,  相似文献   

6.
张浩 《军事记者》2002,(3):54-54
目前国内新闻网站出现了业务雷同、形式单一、共性多个性少的现象。如何在网络新闻的经营和采编上走一条扬长避短超过对手的路子?一直是新闻网站的共同课题。网站没有创新是没有出路的,网络新闻尤其如此。根据笔的入行体会,网络新闻的经营和采编可以从以下几端谋求创新。  相似文献   

7.
今年“七一”,是建党80周年华诞,各级在类衍闻媒体都以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个伟大的节日。《大冶日报》策划了一组取名为《红色年轮》伪系列报过,和一期彩印的“七一”纪念号(32版),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的反响;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赞扬。应该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劫的策划。沤过这次策划,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创新是新闻策划之魂。 创新是新闻策划之魂,首先表现在所闻策划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创所实现新闻升值。其目的就是要在尊重新闻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与时代同频共振、令读者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创新并不像有的人想鱼的那样不可捉…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新华社新闻创新的步伐也在加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媒体和受众的需要。作为新华人,我们最大的愿望是:新华社报道创新和改革的步伐快些,再快些。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目前最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编辑策划指挥工作,以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使我们的报道在整体上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吴坚 《新闻三昧》2005,(8):40-42
创新是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精神。在当今,媒体策划,能很好地体现出采编人员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作为企业报采编人员,如何去做一名主动、创新的编辑,怎样能在有限的新闻中出彩、出新,继而赢得读的认可和叫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闻策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策划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新闻实践中已经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如何使新闻策划摆脱歧路、稚嫩,走向更加成熟,这是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由此,本刊邀请一些新闻学界和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闻策划概念内涵的界定、新闻策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导入以及怎样开展新闻策划等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展开讨论,希望对实践中的新闻策划有启迪作用,对研讨中的新闻策划有一点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事件”是否可以经营策划?新闻传媒机构是否会因为直接参与策划而使其报道的客观真实性遭到质疑?本刊自今年第三期发表郑鸣的文章《新闻事件“可以经营和策划吗?——就目前新闻界值得注意的几个动态质疑》以后,陆续收到一些稿件,对上述问题各抒己见。我们真诚地欢迎对此话题感兴趣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能参加讨论,发表高见。我刊还将适时组织专题研讨活动,以使各方人士就此进行深入地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2.
所谓新闻策划,在我看来,其实应该叫新闻宣传策划,是在报道过程中对新闻内涵的一种挖掘和对新闻外延的一种拓展。新闻策划不是策划新闻。新闻在先,策划在后。新闻是基础,策划是建立在新闻这个基础上的,是以新闻事实为依托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日益加剧,某个媒体独享新闻资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面对同一个新闻选题,如何使自己的报道在媒体中脱颖而出,新闻选题策划的创新至关重要。创新是新闻策划的生命。同一个新闻事件,同一位新闻人物,选择的角度不同,体现的思想、说明的问题也就有所不同,宣传效果自然大不一样。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广播要想在媒体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在同一新闻选题的策划中尽可能占有各种信息材料,从不同方位掌握事物的内涵。我们在采访大城躬树村农民通过“年终总结”,在实事求是回顾一年生产情况的基础上,自主确定来年发展思路,纷纷走上了脱…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策划”的时代,在很多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都可见策划的影子。同样,以全面报道社会、经济、生活为己任的新闻也越来越频繁地与策划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新闻策划既是组织者的一种思考,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既是一种战略,同时也是一种战术,既是一种科学,同时也是一种艺术。从2002年起,我们提出报纸宣传“亮点工程”口号,用策划使报纸出新出彩出精品。所谓“亮点工程”,即值班总编辑每月值班时必须保证报纸有一至两个具有创意性的策划,且策划能使报纸出新出彩出精品。近三年里,我们先后成功策划了“马年六论”、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突显,电台新闻媒体工作也不例外。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新闻的编辑策划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新闻报道的策划方式可以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好坏。围绕以群众需求为关注焦点、创新新闻策划方式、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三大方面展开讨论,对提高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核心竞争力的策略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蔡雯 《传媒观察》2007,(7):5-5,7
新闻策划有两种,一种是对事件性新闻的策划报道,另一种是对非事件性新闻的策划。在后一种情况中,新闻策划就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策划,将它放在特定的(即现在时的)坐标系内,使之具有时新性,旧闻变新闻。新闻策划被看作新闻出新的“魔棒”受到报纸编辑的重视,各个报纸纷纷兴起“新闻策划”之风。毋庸置疑,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新闻策划范例,  相似文献   

18.
新闻策划是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取得最佳社会效益。主题策划是新闻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把某一重大主题报足报好,以期有深度、有力度,产生较大影响,在广大读者中留下深刻印象而进行的深层谋划。各家媒体在自己的报道活动中,时常要根据本地区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或者自己的报道需要进行新闻主题策划。那么,如何搞好主题策划,使我们的报道出彩呢?本人认为,找准角度、挖掘深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谈新闻策划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改革要比1979年以来的几个阶段的改革深刻得多,广泛得多。在这一时期,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会层出不穷,此伏彼起。因此,新闻策划作为正确导向的一个重要手段便受到普遍的重视。 那么,怎样才能搞好新闻策划呢?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选题。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新闻策划,其成功与否,首要的是选题问题。我们选题的原则是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 这几条选题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我们在新闻策划中选择的问题既是领导关心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是现代新闻理论的范畴,新闻策划是指对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是对新闻素材如何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使其取得最佳效果。策划新闻是指对尚未形成的事件经过媒体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使其成为完整的事实,为媒体报道提供依据。简单的说新闻策划是策划报道形式.策划新闻是策划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