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通过数字技术促进学校形态、育人方式、治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推动学校教育流程再造。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遵循“数字儿童”的内在需求,从学校层面探索在线教育的系统化运作,构建了校本云端学校体系,整体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塑造了“全链条”互联网育人新生态,推动了学校整体性、系统性变革,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推进乡村学校治理数字化转型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步。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学校治理在技术、制度、组织、决策上面临新的机遇,具体表现为从“技术治理”到“治理技术”、从权威式管理转向公正性治理、从科层制结构转向扁平化网络结构、从经验式决策转向证据驱动式决策。然而,乡村学校治理面临诸多困境,如数据导向下乡村教育的育人价值迷失、乡村学校治理的“数字秩序”亟待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组织保障缺位、智能化决策责任与问责主体难以判定等。因此,应通过增强数字化决策过程透明度,厘清治理主体的责任边界与行动框架;以育人价值引领技术整合,保障技术赋能学校治理的方向与流程;聚焦数字化转型愿景规划与调整,助推乡村学校精准自治与特色发展;破除数字化认知障碍与数据壁垒,提升学校组织数字化治理能力等策略提升乡村学校治理。  相似文献   

3.
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全方位、全业务、全流程的引领。智慧学校作为学校层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被赋予新的内涵与使命。对智慧学校的建设与应用水平进行合理评估是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应注重以技术要素支持的智慧环境、数据要素赋能的智慧应用、组织要素重构的智慧管理和文化要素渗透的智慧生活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智慧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将该评估指标体系用于W市421所中小学智慧学校的建设和应用评估中发现,该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区分中小学智慧学校的建设与应用水平,且有助于发现智慧学校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未来,智慧学校应通过不断提升技术要素支撑的环境畅度,挖掘学校教育数据要素的增值效度,增强组织要素的变革力度,加大数字生态的开放程度等措施来推进其转型发展。唯有把握好技术、数据、组织、文化等要素的协同驱动关系,才能构建人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创新,是新时代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建设升级软硬件基础设施夯实学校数字底座,构筑智能化的学校育人空间;利用信息技术赋能课堂变革,打造互动化、个性化、泛在化的新型智慧课堂;探索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生态为基础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从学生评价、教师研修、安全管理等方面着力变革重塑,不断提升学校的数字化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类正在经历着从生存方式到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信息技术将给学校教育事业新的发展机遇。面向新世纪,改革教育模式,塑造信息时代人才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尽快适应日新月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是学校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学校教育信息化指标构建及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唯 《中国教育学刊》2004,(6):31-34,37
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需要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能科学、全面、系统反映中小学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理论指标。基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可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环境和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等4个方面来构建学校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唐盛昌 《教育家》2004,(10):30-32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正产生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字化环境,将促使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席卷,学校的传统教育手段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学校以往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全球信息化大潮的步伐。学生由以往被动学习逐步向主动学习转变,学校应利用现今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提供更便利、更广阔的空间以方便学生。数字图书系统是当前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实践中的体现。学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能较大地解决学生自主性学习资料贫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背景下,教育文化与智慧学校相互作用,催生了对教与学方式优化的新需求。在对当今教育文化和智慧学校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北京市第二中学构建了智慧学校建设“113”工作体系,积极探索教与学方式优化的新途径,坚持将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数据为关键驱动力赋能精准化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推动教与学方式向数字化、高质量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席卷,学校的传统教育手段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学校以往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全球信息化大潮的步伐。学生由以往被动学习逐步向主动学习转变,学校应利用现今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提供更便利、更广阔的空间以方便学生。数字图书系统是当前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实践中的体现。学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能较大地解决学生自主性学习资料贫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与信息技术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学二级学科,教育技术学为我国教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如何稳步走向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审视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科正面临如何精准服务“教育数字化”国家战略需求、何以不断彰显教育技术学科在数字化转型当中的稀缺性,以及怎样积极推动教育技术学科在超前性研究领域的突破等新的历史使命。展望未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科一方面亟需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任务,如构建兼顾大规模与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高层次教育公平、探索教育结构现代化、积极助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等;另一方面,需持续推动彰显学科稀缺性的重要工程,包括努力推动新型教育资源建设、引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全面树立教育技术学科自信等;此外还需积极开展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的超前性研究,既要认真部署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也要积极开展对未来教育的预测与想象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是检视教育机构数字化转型进程和效果的重要依据。俄罗斯通过“教育机构数字化转型监测”项目对本国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成熟度进行周期性评估。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该项目具有服务国家数字化战略、促进教育治理专业化和探索转型监测程序与方法的三重价值。项目以学校数字化成熟度评估为目标,采用国家主导、需求导向的科学化路径,形成“描述-诊断-提出分层治理建议”的结果反馈机制。项目在取得预期效果的同时存在教育包容性和民主性考量不足等问题。我国相关评估应秉持育人本位、促进公平的价值初衷,坚持需求导向、规范评估过程;加强国家教育评估能力和制度建设,警惕极端科学主义和循证治理模式不当运用带来的教育发展为证据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数字化学校的概念和含义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正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字化环境,将促使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探索将数字技术与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构筑数智教育新样态,以数字化转型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基于学校核心价值定位数智教育的基点,构建助力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生态;二是搭建数智教育支架,以信息数字化支持课程整合、促进学教变革,构筑助力学生适性发展的学习新生态;三是依托信息数字化搭设“学教研训”平台,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深化教育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未来教育创新和变革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仍有差距。因此,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阐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意蕴,从战略规划、教育对象、技术环境三个层面明晰教育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以技术环境为保障,以创新人才为支撑,提出统筹战略规划部署、做好育才引智用人、促进资源环境创新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健 《教育与职业》2005,(18):28-29
职业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包括人的现代化,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目标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办学条件、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而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尤其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更是职业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突破口。信息时代的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后,必然引起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管理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通过就业,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社会需求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当学校将学生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学校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来抓时,就会主动去适应市场,去了解市场对人才类型和规格的需求,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就要认识到就业导向赋予职教的新内涵,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单纯的企业导向转向兼顾个人发展需求导向。  相似文献   

18.
在任职苏州电教馆馆长之前,我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做了10年教导主任、3年副校长、10年一把手校长,亲手“建立”了一所特殊教育的数字化学校。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校教育中,为我们的教育所服务,促使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产生变革,让校长能从烦琐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让教师的负担减轻,让学生的成绩能够有所提升。这就是我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是朝着这样的目标去做的。  相似文献   

19.
漫谈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诞生,给人类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文明,给社会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也不例外,学校教育及管理尤为首当其冲。信息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各阶层和各行业的生活、学习、工作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学校管理更加走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诞生,给人类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文明,给社会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也不例外,学校教育及管理尤为首当其冲。信息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各阶层和各行业的生活、学习、工作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学校管理更加走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