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2004年1月1日开播以来,以全新的内容和形式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以及听众的认可,在业界掀起了一次震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09,(3):80-80
从2009年3月1日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率开播。该频率全天播音18小时。中央台藏语频率为新闻综合频率,是中央台继老年之声之后开办的第11套节目。主要任务是:传播国内外重大新闻;报道西藏和其他藏区农牧民生活、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成就;宣传西藏的历史文化;为听众提供生活信息、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全新的大型直播、互动、谈话节目《新闻观潮》开播,每周一至周五21:10至22:00播出。  相似文献   

4.
新栏目资讯     
《新闻观潮》关注热点话题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全新的大型直播、互动、谈话节目《新闻观潮》开播,每周一至周五21:10至22:00播出。全方位追踪报道突发热点新闻事件以及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以举重若轻的形式开辟了中央台另类新闻评论的新鲜节目样式。主持人穿针引线、嘉宾抛砖引玉,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上评论,多渠道并举调动听众全程参与热情,让每一位听者都能畅所欲言。开播近一年来,《新闻观潮》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样式。即以轻松的姿态、开放的理念、利用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从1994年10月1日开播以来,仅仅半年就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名节目评选中获名牌奖。在“新闻纵横”节目一周岁之际,中央台于1995年10月20日特别邀请了中宣部和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部分热心听众进行了交谈。现将1995年10月21、22日“新闻纵横”节目关于这次座谈会的广播录音整理刊登,供同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1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改版而来的中国之声开播。这套广播频率增加了新闻评论节目的数量,提升了新闻评论的质量,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力度。新闻评论成为中国之声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7.
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毫无疑问,人又是新闻传播的中心和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改版后的第一套频率“中国之声”新创节目《人物春秋》,是专门报道各类人物的节目。作为遵循传播规律、新闻规律的产物,《人物春秋》自开播以来,以独有风格,在第一套频率中彰显个性特征,为“中国之声”增添亮色,受到许多业内人士和听众的赞许。  相似文献   

8.
6月29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纪念哈萨克语广播开播40周年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北京、新疆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哈萨克族听众代表15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了改变中午前新闻节目相对薄弱的状况,更好地吸引午间和午前的听众,同时充分利用这个时段的长度优势,打造一个有别于现有新闻节目类型、全新的新闻节目品牌,一个全新的大型新闻直播类节目《直播中国》2005年1月4日正式开播,周一到周五10:40~12:00播出。  相似文献   

10.
《第一报告》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2004年1月1日开播的一档新闻直播栏目,每天12:00~12:40播出。《第一报告》栏目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为口号,采用主持人、记者和听众三方互动,即时提问、现场播报和相机评论相穿插的形式,扫描式报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刚刚发生、正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2009,(11):72-72
本刊讯娱乐广播的开播仪式10月28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隆重举行,国家广电总局相关部门领导、中国曲协、北京曲协领导亲临现场,全国各大媒体悉数到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诞生了一个新节目——《人物春秋》。它开播伊始,就受到人们的瞩目,虽然是在每周一至周五的非黄金时间段13:40~14:00播出,却吸引了一大批固定的听众群,此时间段的广告客户也一度猛增。《人物春秋》开播三年多年来,有的听众几乎每天坚持收听这个节目,记下了厚厚的几大本笔记;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电台的哈萨克语广播(下简称哈语广播),我们几乎每天都从事着各种新闻稿件的翻译工作。众所周知,翻译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产物,推动他们之间关系的发展,使异国民族或一国之内不同民族的文化为别国民族或一国内其他民族所共享、借鉴,从而促进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一国内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与发展,推进社会进步,促进人类发展。哈语广播中的汉哈翻译则是把汉语新闻的信息,即思想内容,用哈语忠实地表达出来,使哈语广播听众能得到和汉语听众相同的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元月1日.经过全新的打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开播了。开播四个月来.中国之声展示了它准确的定位、海量的信息、厚重的分析和权威的发布.展示了它在节目形态、传受互动、开发新闻资源及低成本运作等方面成功的做法,成为实实在在的中国广播第一品牌.从而为国内广播走专业化道路.为正在推行改革的各地电台就如何办好新闻综合频率创造了范例。  相似文献   

15.
李昕  蒋蔓菁 《中国广播》2005,(11):67-69
《青青草有约》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的一档夜间情感类节目,听众群主要是身在“珠三角”地区的年青“打工族”。节目自2002年10月28日开播至今已三年的时间,从开播第一天起,节目收到的来信、来电、传真及电子邮件就络绎不绝,节目于2003年10月开设的网上论坛也十分火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青草有约》成为越来越多听众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主持人小草以其清新、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拥有众多忠实、热心的听众和支持者。  相似文献   

16.
图片新闻     
香港有线娱乐新闻台开播7月28日,香港知名艺人成龙出席香港有线娱乐新闻台开播仪式。当天,香港有线娱乐新闻台在铜锣湾时代广场前举行开播仪式,这是在香港开播的一个24小时的中文娱乐新闻频道。  相似文献   

17.
郑颖 《中国广播》2009,(7):57-59
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范本,对广播新闻频率如何在媒体竞争中发展壮大进行简要分析。文章认为,广播新闻频率要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强化新闻报道的整体运作;让新闻传播过程蕴含情感,传递让听众听得懂、想听的新闻;广播新闻频率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要传递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8.
杨益铭 《今传媒》2011,19(3):7-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国家广播电台,是我国最重要的、最具有影响力的传媒之一,她创立于1940年12月30日,至今已有70年的光辉历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我国听众最多、影响力最强的国家电台,按照"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内合外联、多元发展"的工作目标和思路,坚持新闻立台,推进台网一体化建设,打造了一批特色频率、名牌栏目,涌现出一批深受听众喜爱的播音艺术家和著名播音员、主持人、编辑记者,成为我国新闻宣传的主力军,成为广播事业的排头兵。本期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位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优秀主持人——闫文慧。  相似文献   

19.
我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编辑室的一名记者是在1995年7月。那时候,虽然《新闻纵横》节目开播还不到一年,但它已经荣获中宣部主持评出的第一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名节目)称号。 回首1994年,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中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中央电视台在4月1日出台《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0月1日推出《新闻  相似文献   

2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七套节目华夏之声原是专门对香港、澳门地区的广播,于1994年6月18日开播。2002年10月,作为中央电台第一个实行“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的试点频率,华夏之声定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