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旨在综合此较中、美、日、欧洲抗震设计规范关于抗震设防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计方法及地震力降低系数取值的太小,设计的目标的一致性,即都希望用最少的资金建造最牢固的实用的建筑结构,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本文进行成较的目的,期待在总结自己好的经验的基础上再借鉴些别国先进的概念,使我国的结构设计规范能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赖志华 《内江科技》2007,28(1):112-112
本文通过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参数和抗震设计概念重要性的简述,希望设计人员重视砌体结构地抗震设计,以达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抗震设计时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对于建设工程只有在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这三方面都符合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抵御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震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当前,各国采用的抗震设防目标,是以保证生命安全为单一设防目标的,将导致中小地震作用下结构丧失正常使用功能而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提出了多水准、多目标设防的概念,是当前国际抗震设计发展的方向。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砖混结构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三水准设计要求和两阶段设计方法。通过常规分析及现场试验,提出了采用钢筋砼圈梁和构造柱分割并包围砖砌体的方法,使得砖体结构形成弱框架体系,从而可大大提高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提高建筑总体抗震能力的概念设计是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从抗震设计的目标出发,总结了高层建筑抗震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小云  任卫东 《科技风》2012,(10):176+178
文章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基本设计步骤:把握好抗震概念设计;选用适当的抗震分析方法,使结构和结构构件既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又满足变形要求;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使结构有足够的延性,最终实现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8.
结构工程师按抗震设计要求进行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其目标是希望使所设计的结构在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达到最佳,从而经济地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结构的工程造价约束与建筑体抗震强度关系模型,设计最佳工程造价与抗震强度关系配比,对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降低土建造价各项费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模型构建中,在给定建筑材料配比总可靠度条件下进行框架结构优化设计,没考虑框架结构的多阶段决策离散变量,导致分析精度和配比不合理。提出一种基于决策约束的框架建筑体的造价约束与抗震强度关系模型,设计典型的高层框架建筑体结构,优化框架建筑体的梁、柱截面尺寸选材,得到高层框架建筑体的造价约束横向计算单元模型。通过多阶段决策约束算子,得到造价约束下的最大可靠度约束函数。实验分析得出,每平方米造价增加比例不超过5.3%,房屋抗震设防水准可提高一个等级,通过模型构建,优化建筑配比,减少成本开支的同时提高了建筑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斜拉桥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斜拉桥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广泛应用。对下斜拉桥的抗震分析及设计方法的研究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对斜拉桥的结构特点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斜拉桥地震响应及震害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斜拉桥抗震设计思想及设防准则,具体对当前斜拉桥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曾建宁 《今日科苑》2009,(16):30-30
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是以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为基础的设计方法,以预期的结构位移反应为设计目标,从而实现结构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预期的性能要求。结构工程师按抗震设计要求进行结构分析与设计,其目标是希望使所设计的结构在强度、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达到最佳,从而经济地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抵御地震破坏作用,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按照抗震要求设置构造柱可以增强砌体结构抗震能力,其与圈梁(现浇板板边加筋)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对墙体产生约束作用,在遭遇强烈地震时,不至于突然倒塌,以满足抗震设防三水准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中构造柱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单跨框架是一种抗震严重不利体系,缺乏冗余约束,易发生整体倒塌。单跨框架结构大量存在于中小学建筑中,汶川大地震后中小学建筑已提高到乙类设防,根据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11-2010)规定重点设防类的框架结构不得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否则需进行加固。针对单跨框架的震害特征,探讨了该类结构的各种加固方法,本文结合一个工程案例进行了不同加固方法的比较,提出了提高单跨框架抗震能力的加固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地震发生时,建筑的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从20世纪开始,各国的专家、学者对抗震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已提到各国建筑设计的历史日程,特别是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并且城市用地紧张,随着地价目益高涨,促使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所以高层抗震设计设防更是工程设计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浅议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对静力理论分析阶段、反应谱理论阶段、动力理论阶段三个阶段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介绍了现代抗震设计方法,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并与传统的抗震设计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其先进性和优点,其必将成为建筑抗震设计思想的核心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地震区建筑结构设防与不设防,震后结果大不一样。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做好抗震设计及抗震构造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根据实践经验和对有关资料的总结,对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是:小震不损坏、中震可以维修、大震不倒。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如果能够充分的保证截面承载力符合条件,即可实现小震不损坏,而如果对建筑结构的变形条件进行详细的验算,即可实现大震不倒,借助特殊类型的配筋使得结构界面延性达到要求,即可实现中震可维修。这一原则看似比较容易实现,而实际上,困难重重。为了能够满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是站在性能的角度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建筑布置、设防和人为因素分析了抗震设计通病的原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建筑结构鉴定及加固的意义、设计原则及抗震加固技术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结构鉴定和结构抗震加固技术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砖混房屋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但由于砌体房屋胞浊材料的抗震巨能较差,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行内经常采用设计建筑布局,改变结构构造。房屋的抗震设计就应用而生,主要是以预防为主,使房屋在小震中不坏,中震中可修,大震中不倒。因此在建设工程时,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震能力,工程的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强施工质量等各方面都必须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