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     
正我国首批海洋观测卫星投入业务化运行6月28日,"海洋一号"C卫星及"海洋二号"B卫星在轨交付。这标志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立项批准的首批海洋观测业务卫星实现业务化运行。"海洋一号"C卫星于2018年9月7日成功发射,是接替"海洋一号"B卫星的业务卫星,设计寿命5年。该卫星可获取全球24小时水色水温信息、全球海岸带和内陆水体50米分辨率高精度多  相似文献   

2.
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探测、海洋资源开发是海洋活动的三大主题。海洋调查、观测(监测)是海洋探测的主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年来,海洋调查和观测(监测)技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与先进海洋国家相比,总体上落后约5~20年,海洋调查和观测(监测)高技术产品全部依赖进口。21  相似文献   

3.
GPS掩星探测每天可获得均匀分布全球的折射角资料,不受气溶胶和云雨影响并且可弥补海洋和极地观测资料稀缺问题。因此,基于三维变分方法,采用NCEP的全球再分析资料作为初猜场,利用欧洲中心(ECMWF)的ROPP GPS掩星事件资料处理系统作进行三维气象场的反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GPS折射角资料反演后的气象场能明显改善初猜场的温湿分布,有效缩小其与无线电探空观测之间的差异,此结果对于气象工作者具有较大参考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5,(18)
在海洋观测、监测过程中,能够迅速、准确获取海水温度,对于观察和了解海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目前不同海水温度测量技术的罗列阐述,在业务、成本、人员技术要求以及实际应用上进行分析比较,说明了不同的测量方法根据不同业务需求使用,从而能够在不同的情况获取精准的海水温度数据。  相似文献   

5.
煤矿开采技术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露天矿边坡与井工的安全性,对边坡进行了地表位移和沉陷监测,并且阐述了露天矿边坡监测的重要性。传统的GPS技术在监测边坡变形时,由于受到人为因素、天气变化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出更精确的分析和提前预警分析,本文应用于GPS技术及RTK技术,实施静态监测以及动态监测,详细介绍了GPS-RTK在边坡监测中的观测方法以及具体应用,提高露天矿边坡区的开采,增强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14)
滑坡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地质灾害现象,为提高滑坡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水平,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工程实例研究得出,滑坡监测中,在精度、时效性、速度和效益等方面GPS都优于常规外业观测法,是一种新的更有效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夏登文,男,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工程师,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员、中心主任助理、业务发展处长,“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与志愿船观测系统”项目责任专家、技术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云原生概念的提出与云原生架构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开始基于Dev Ops模式进行系统研发,将传统的单体服务拆分成粒度更细的微服务模块,使系统可以更好地适配容器化部署,以便进行敏捷的业务迭代研发,快速输出系统业务价值。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最早来源于控制理论领域,指的是系统可以由其外部输出推断其内部状态的程度。在云原生架构中,监控(monitoring)是一种使系统具有可观测性的活动,可观测性描述的是对系统中所发生情况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目前海洋信息业务系统容量受限,应用服务能力覆盖不足,难以满足当前海洋数据应用需求的问题。研究基于"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海洋综合信息业务平台,利用"天通一号"卫星资源以及民用信关站的传输通道,在民用信关站基础上建立综合应用相关的业务系统,包括短信业务、短报文广播业务、数据回传、用户位置管理及跟踪业务。综合业务管理与应用系统由船载终端、卫星转发器、卫星移动信关站、海洋信息接入单元、海洋业务服务单元和海洋用户管理中心组成。以研究、开发综合业务应用和管理平台为基础,通过研究示范方案设计、示范系统部署等开展系统技术能力验证以及业务化模式验证。根据实际需求提供海上交通管理、互联网接入信息服务、海洋维权执法、海上应急救援、海洋环境监测、海洋通信服务等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0.
海洋声学层析是利用海洋声场所携带的海洋内部信息对广阔海域内部拍下"快照",由于声波可以在海水中实现远程传播,声学层析因此成为对海洋内部进行实时、动态、大范围监测的主要手段,可实现对中尺度过程时空变化的声学监测,是声场与动力环境同步观测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尤其是其下属各机构组建的全球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决策者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介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以及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下属的主要生态监测网络,如世界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和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并对监测系统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对应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海洋站观测数据采集系统,以MCGS为例对组态软件的特点和开发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传统上位机软件开发方式进行了比较。根据海洋站观测的特点和业务需求,对上位机软件进行组态化开发。结合CAN总线技术在分布式数据采集方面的特点,论证了基于组态技术的分布式海洋站观测数据采集系统在系统结构、开发周期、开发难度、升级维护等方面与传统方式相比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并对软件开发和系统升级维护制定了简单、易用的通用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3.
GPS技术具有全天候、自动化、选点灵活、可同时测定点的三维位置与速率等优点,是滑坡监测的一种有效的数据采集手段。本文结合兰坪县城南滑坡地质灾害群监测的实践,介绍了GPS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的方法,并通过兰坪县城南滑坡位移监测介绍GPS监测的整个过程,包括对GPS的布网、外业观测、数据处理、变形分析。实践结果表明,采用GPS静态定位技术达到mm级的精度,完全可以满足高精度滑坡监测的要求,为滑坡灾害的预报预测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海洋测绘是现代测绘科学中的重要板块。主要指对海洋水体和海底地形等对象进行测绘工作。传统的海洋测绘中,定位等工作主要依靠无线电、声波等。随着GPS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其在海洋测绘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差分GPS技术的投入应用,与国家信标差分系统的建立,使得GPS技术可以更为方便地在我国的海洋测绘工作中投入使用。在海洋定位、海洋测深和物探工作等多个领域中,GPS技术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海洋综合实力的提升是海洋强国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海洋综合实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和目标导向性原则,构建了海洋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组合赋权法和集对分析法相结合,对2010年沿海11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的海洋综合实力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山东、上海海洋综合实力最强,辽宁、浙江、天津、福建、江苏处于中等水平,河北、海南、广西海洋综合实力较弱;并通过对沿海11省市区的对比分析,得出了沿海各地海洋综合实力发展特征。以上研究结果对于沿海各省市区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建设海洋强省,进而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谢衍忆 《科技广场》2006,(6):109-110
对城市原有平面控制网的部分控制点应用GPS新技术进行观测,把GPS观测的坐标作为已知坐标与原角度观测值一起重新进行平差,根据新的控制点坐标对原有的地形图进行数字化。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世界许多地方地震多发,利用卫星监测乃至预报地震,已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世界各国监测地震的主要手段是地面台站观测。受观测环境、生活环境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国境边界、海洋、高山、原始森林等地区建观测台比较困难,现有的地面观测台站受干扰也越来越严重,这些都会导致地震监测区域出现空白点和观测资料不足。对地观测卫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性、周期  相似文献   

18.
GPS短基线定位精度的误差及消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定位测量用于精密工程测量,城市测量、形变测量等领域时,短基线(大多小于5km)和超短基线(一般小于2 km,最短可到几十米至几百米,平均边长1公里)被广泛使用。对于那些有特殊要求的高精度的精密定位测量,如大型水电站的大坝形变监测、古建筑保护、重要厂区的滑坡监测等,往往要求非常高的精度,仅靠延长观测时间是很难达到目的。因此,有必要对短基线精密定位技术作详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作为拥有西太平洋最长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在拥有丰饶海洋资源的同时,我国也深受沿海海洋灾害的滋扰。地处东南沿海的广东省,更是我国遭受台风风暴潮灾害最多且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过有效的观测手段,加深对海洋的了解,进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对广东省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现有的GPS高精度数据处理理论及方法,对某电视塔进行GPS变形监测,并且获得小于±2mm精度的位移矢量,不大于±10mm的高程沉降精度。而且观测速度快、效率高、费用低,可实现全自动化监测,可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