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通过对三种接地方式的综合比较,介绍了我国目前各级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情况及原因,也重点阐述了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涉及变压器的倒闸操作时变压器中性点是否接地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直接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和非直接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两类;也可分为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其中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或经低值电阻器或低值电抗器接地,并要求全系统的零序电抗(X0)对正序电抗(X1)之比(X0/X1)为正并低于3,零序电阻(R0)对正序电抗(X1)之比为正并低于1。反之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不同接地方式在发生系统中性点接地故障时所反映出来的特点也不相同,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故障,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株洲地区110KV是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35KV及10KV是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下面分析三个问题:1、大电流接地系统变成为不接地系统运行有什么后果;2、如何防止110KV系统变为不接地系统;3、当110KV变成不接地系统后如何处理?关于中性点的运行的规定.分散在"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湖南电网地区调度规程","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等有关条文中.并无完整和统一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仿真和大量6kV系统模拟接地实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稳态接地和单相电弧性接地故障时零序分量的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分别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设计可以满足稳态接地和电弧性接地的选线方法,且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故障判据大、便于实际应用等优点。经实验验证具有较高的选线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35kV及以下电力网为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均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即其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接地时接地点的间歇性电弧可能在电网中引起过电压,使非故障相的绝缘薄弱点发生第二点接地,造成扩大事故。为此反应不同判据的选线装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文中介绍了几种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及其应用装置。  相似文献   

7.
电容电流指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的容性电流。本文针对煤矿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重点探讨煤矿电容电流的治理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供电。  相似文献   

8.
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系统划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而10kV配电系统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通常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根据10kV配电系统中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大小将小电流接地系统划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而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主要是由10kV系统中配电电缆长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叶晓山 《大众科技》2010,(4):119-120
简要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基本电路模型,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零序电流保护灵敏度较低的缺点,提出采用有功电流基础发展起来的反向残流有功分量(DESIR)法,取残余有功电流最大的线路作为接地线路的选线方案,该方案可提高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接地选线的灵敏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10kV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汕头市10kV系统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两种: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即小电流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迅速判定单相接地故障线路是配网保护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及澄海区10kV系统的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原理及处理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同时对特区配电网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1、接地系统的分类: 接地制式按照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不同接地组合分类。按照IEC60364规定,接地系统一般由两个字母组成,必要时可加后续字母。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中性点对地的关系。T-直接接地;I-不接地或通过阻抗与大地相连。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的关系,T-独立于电源接地点的直接接地;N-表示直接与电源系统接地点或与该点引出的导体相连。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23)
公司10kV配电系统为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在运行中单相接地后会产生接地电容电流。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10kV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3.1.3第二款、3.1.5规定,接地电容电流超出规定值后会导致接地过电压而引发系统事故,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来补偿,以防止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而引起弧光过电压。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中大多数故障为接地故障,占总故障的70%以上。在我国为减少停电,6kV-35kV电力系统中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小电流接地系统。在这种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出线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点流过的是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或补偿后的电容电流,其接地故障电流较小不必立即跳闸切除故障,因此需选出接地线路发出信号。由运行人员采取措施后再跳开断路器切除故障。  相似文献   

14.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适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检出接地故障线路的一种方法——相时原理、双重判据法。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具有简单可靠和灵敏性好、准确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通常是采用电压等级不超过60千伏的小电流接地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如果一个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由于这条线电压仍然是对称的而且故障段接地电流很小,这个系统可以仍然运行1到2个小时来提高供电可靠性。然而,为了防止故障范围扩张,仍然需要选则和定位故障线路。为了解决小电流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的单相接地故障信号,它提出了一个方法是输入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流信号,该方法可以快速解决故障线路的选择和位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概述:水泥厂3-10kV配电电网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这种接线方式中单相间隙性弧光接地过电压产生的频率较高。分析了接地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对比目前所能采用的限制措施,提出用消弧及过电压保护装置可有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及方向保护进行介绍,通过分析零序电流速断保护的构成,可以减少系统短路事故的发生,还可以减小接地短路对零序电流保护的影响,通过整定计算,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还可以提高系统的保护性能,减少系统中电力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从而促进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配电网在不断的发展中,伴随着其发展,配电网也由架空线逐步改为电缆出线,这就使得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大,从而对配电网中最主要的电气设备─—变压器和电缆线路的绝缘耐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更加合理的对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选择,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直接影响到配电的经济型,安全可靠性,除此之外,还会直接性的影响到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机电保护方式以及过电压水平和通讯干扰等。本文通过对变压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不同接地方式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概述,阐明了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被广泛的运用到配电网中。  相似文献   

19.
从安全和运行工作的需要出发,线路和设备设置的接地属于正常接地,如配电变压器低压中性点接地、低压线路零线重复接地、避雷器接地端接地、柱上负荷开关外壳接地等。除此以外的接地属于故障接地。10kv电网系统一般为不接地系统,但在某些变配电所中装有绝缘监察装置。这套装置包括二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电压表、转换开关、信号继电器等。本文将主要探讨10kV电网单相接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10kV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在我国配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将针对我国国内10kV配电网中进行电阻接地的方式和系统的选择安装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