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是高中《数学》必修I中出现的内容.“二分法”的思想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不仅体现了算法思想.而且体现了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是运用函数观点解决方程近似解问题的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亚杰 《辽宁教育》2008,(12):59-6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近似数。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收集数据的过程,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合作探究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灵活求一个数的近似数。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1引言 “准确数和近似数”是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7节的内容.它是在小学认识准确数和近似数基础上的扩展和深化——在会直观操作的基础上要求说理;在会求“小数”近似值的基础上求“大数”近似值;在知道用数位表述近似数精确度方式的基础上学习用有效数字表述近似数精确度的方式.但大量课堂观察和查阅有关教学案例发现,  相似文献   

4.
2006年第5期《数学教学》曾刊登一文《由0.001引发的思考》,文中提到学生解答习题时,答案产生了0.0001的误差,作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误差,原因在于:“显然,学生的解法受到了课本上的这段内容的误导”.阅看之后,感到有必要对其中的数学背景作些解释.让我们简单回顾课本上那一近似公式的数学由来.一般的高等数学中,都会提及一个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以下简称教科书)第3.1.2小节讲述了“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精确度”和“精确到”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近似数时使用的都是“精确到”,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使用人教版《数学》教学时,发现几个有关近似数运算的问题,教材的计算结果与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不一致.近似数的计算一般按照传统的计算法则进行,但现在普遍使用计算器,在这种情况下近似数的计算应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7.
估计方程(组)的近似解是近几年中考出现的一类新颖试题.学生通过沟通函数与方程(组)的探索活动,感受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让学生通过由图像求方程(组)的近似解的探索活动.体验数学中无限逼近的思想和方法.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的方法.下面撷取几例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8.
数学建模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即用数学的语言、方法近似地刻画实际问题.这种刻画数学的表述就是用恰当的数学方法建立各种量之间的数学关系.下面就一个实际问题来探求一下最佳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很多认知活动的参与,通过测试小学生的近似数量表征能力、工作记忆情况,探讨它们与数学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学生的近似数量表征能力和工作记忆能力有一定的可塑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并对数学成绩有促进作用,学校的数学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功不可没.近似数量表征能力与工作记忆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预测儿童的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七节.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近似数的两种精确度表示;学会根据预定精确度取近似值.过程方法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情感态度目标:欣赏准确数和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近似数的两种精确度表示:根据精确度取近似值.难点:有效数字的概念;由近似数确定它的精确值的取值范围;带有数量单位的数的精确度的确定.3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中第五题的最后一问“你在计算中用到什么近似?”近似一词学生在数学中见过,而在物理中还是第一次见到.在我校参加考试的五十名考生中,只有2名同学答出“R=P/I^2=P0/I^20式的得出认为电灯丝的电阻不随温度改变,这是一种近似.”那么初中物理中的近似(假设)知多少?笔者作了一初步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悖论是指从逻辑学上可以同时推导或证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的命题或理论体系.数学的内容中包含着各种矛盾对象,比如:在数学概念方面有正有负,直与曲,平行与相交,已知与未知,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离散与连续,精确与近似等等.据数学史书记载,有人曾经过推理,得出一些矛盾的或不可能成立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四册(围标本)第103页。【教学目标】1.通过“超市购物”活动,使学生掌握取近似数进行估算、计算的方法,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洋思”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就突出体现了这一理念.在“洋思”模式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过程都是学生在学,教师出示课堂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自学从书中找答案、找方法,做近似例题,这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探索、构建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会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在认识、理解和应用近似数的过程中,体会近似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3.在合作交流中,获取学生的感性认识及理性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探索、建构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教学过程及意图: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0~73页第四单元“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1问题提出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函数,为了便于研究,往往希望用一些简单的函数来近似表达.多项式函数是最为简单的一类函数,因此,多项式经常被用来近似地表达函数,这种近似表达在数学上称为逼近.泰勒在这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泰勒公式就是一个用函数在某点的信息描述其附近取值的公式.如果函数满足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 本人在辅导高中数学课程时,发现了一个普适于椭圆的几何新特性,在本文暂且称其为椭圆的“焦弦定理”,查阅有关数学教材、数学手册后,未见过类似的或近似的书面报道.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计算方法》课程中近似、迭代、逼近、离散化等数学思想的探讨,使得该课程既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应用数值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圆的面积公式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对此.现行小学数学教材采用了把圆等分成若干个小扇形.用这些小扇形一正一倒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推得的。如此教学体现了圆的面积公式的证明方法.逻辑上正确严密,又合乎学生的认识水平,当然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