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军突起的微博,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传媒市场报纸、电台、电视台“一统天下”的格局,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新闻媒体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对传统新闻媒体来说,微博的出现和迅猛的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什么是微博?微博这一概念译自于英文单词microblog,也被称为微博客,但它比博客更短,互动性更强.它是一种互联网新技术,是一种可供人们发布个人最新简短信息的网站,也是一种全新的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2.
王卓芬 《青年记者》2012,(26):14-15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它的传播速度快、效应强。微博不仅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更让我们见证了新闻传播的新方式。似乎微博正挤压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但作为传统媒体的一员,笔者更愿意看到微博对传统媒体有利的一面。这种积极的想法并非  相似文献   

3.
权鸿丽 《大观周刊》2012,(51):130-130
微博,在09年的时候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但是现在.微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流行.微博的出现.让新闻的力度更强更短爆发力更强。在今天的网络中,如果没有玩微博.没有发微博.那可就是真正的落伍了。微博这样看似娱乐工具.却能够让很多不光彩的大人物纷纷下马.把小公司推上世界的舞台。所以说未来的商业中微博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也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4.
资讯“读秒”,这个说法并不新鲜,但论及读秒的效果,可能没有哪种媒体比微博更明显。一条微博新闻早一秒发布和迟一秒发布,结果往往是天壤之别。因此,有人说新闻在微博上更有生命力,但前提是你必须抢得先机。  相似文献   

5.
7月15日,快书包网上书店董事长徐智明为出版业的听众讲了一堂课,讲出版企业怎样利用微博。商务印书馆的大礼堂,坐得是水泄不通,还有很多人站着,该讲座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在微博可能改变一切的时代,即使我们不写微博,但作为出版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领导者,必须关注微博。  相似文献   

6.
翻开各大报纸,如今来自微博的报道线索已经是越来越多,应用微博寻找发现新闻线索、利用微博和读者互动、纠正微博传播的假新闻,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微博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但有时在微博上发布的消息无法核实,对于记者来说更需要掌握报道方法,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写成不符合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李卓 《新闻通讯》2012,(11):14-16
微博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对当下中国网络文化生态造成了极大冲击。微博力量有正负之分.不能对其一味鼓吹。通过考察微博的实际状况及其发展前景.可以发现微博这一媒介形式本身在文化层面存在诸多负面效应。微博固然极大拓宽了我们感知世界的渠道,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提升了舆论的影响力.但同时它也可能使我们丧失温情、思考、理性与信仰,表面的众生喧哗之下其实是一种失语状态。要引导微博力量良性发展,首先必须全面地认识微博、正确地看待微博。  相似文献   

8.
每当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开始普及,便有学者致力于探索这种新媒介带来的变化,微博也不例外。本文认为,由于微博容量小、微博网站"关注·粉丝"模式和转发模式的设置,使微博产生了一种无需经由媒体中枢的大众传播方式——接力传播。这一新的传播方式不同于以往媒体利用自身"一对多"的"势能"进行的大众传播,而是经由多个"草根"的转发,在私人网络中实现的大众传播方式。这个传播变革为我们的大众传播世界里带来了传播过程更难控制、信源无限扩大以及虚假信息可能大幅增加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围观改变中国。"当微博公民们传递着这一理念时,微博正以"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悄悄地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然而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断定微博的出现和普及将成为一个历史节点显然还为时尚早。微博时代的到来或许给我们带来了变革的点滴曙光,但同时更彰显了这个社会还存在很多值得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艺广播直播节目是一种传统的节目形式,通过音频和图像的传播向大众传播及时的信息;而微博是一种新出现的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文艺广播直播节目的传播更具有代表性,消息更为准确,更尊重个人隐私,因而文艺广播内容应该对微博进行引导,让微博更健康地实现官方或者非官方消息的传播,更方便大众。  相似文献   

11.
微博,即微型网络日记(MicroBlog)或微博的简称,以140字发布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的微博是美国twitter(推特).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微博的写作原理跟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是相同的,写作目标也是一致的:报道人们不知道,但需要知道并想要知道的人物、故事、思想、观点. 一、策划自己的微博 首先你要用真名实姓注册微博.一方面,这可以让网民对你传播的内容更有信心,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自我约束.实际上,如果你搜索一下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微博,基本上都是用真名实姓注册的.  相似文献   

12.
7月15日,快书包网上书店董事长徐智明为出版业的听众讲了一堂课,讲出版企业怎样利用微博。商务印书馆的大礼堂,坐得是水泄不通,还有很多人站着,该讲座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在微博可能改变一切的时代,即使我们不写微博,但作为出版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领导者,必须关注微博。一条读者的抗议留言,一封投诉信,如果不及时处理,风起于青颇之末,都有可能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而且,出版业是内容产业,  相似文献   

13.
当下,微博很"火",影响日益深广,已渗透到社会、团体、个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各种微博衍生的应用产品也强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微博荐书作为其中的一种也备受关注.在网络运营商、出版单位、微博用户共同推动下,声势渐长,人气渐旺,日渐火热,业已成为出版业界微博营销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面对着微博荐书这扑面而来的热风,我们应为之鼓掌喝彩,更应该保持一种冷静的头脑,对微博荐书这种新生事物进行全面、理智地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微博是指长度在140字以内,用户通过电脑、手机上网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信息的一种新型传播形式.微博的盛行与今年两会的召开几乎处于同一时间段,在两会报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客观上促成了"微博议政"的现象.笔者认为,"微博议政"即网民利用微博这个平台谈论时事,政策,发表观点的一种现象.微博使两会更"潮",而两会使微博表现出更广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3,(24):62-65
微博监视既是一种来自社会的管制实践,也是一项社会性管制技术,甚至还是一项社会权力。微博监视有其自身的行动逻辑,在当代中国社会具有其阶段性社会政治价值。但它最终发展如何,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建设好这项社会监视工程。  相似文献   

16.
王红霞 《新闻前哨》2013,(10):97-99
玩微博早已成为一种时尚,而最近微博反腐呼声的高涨,更使“围脖”现象白热化。微博为何在中国如此盛行以至成为一种时尚?本文就此探讨微博时尚产生的原因、流行过程及群体心理,和微博作为一种时尚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为“微博”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4,(15):56-59
微博谣言与传统谣言传播有着不同的个人建构。传统谣言是一种"知而信"的个人建构,是从"知道"到"相信"的建构过程,由血缘关系缔结的人际信任网络在谣言从扩散到采纳的整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微博谣言呈现"信而知"的特点,是从"相信"到"知道"的建构过程,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和微博节点间"弱连带"的特征在微博谣言扩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微博谣言治理路径有三种,即让网民"不知道"、让网民"不相信"以及让网民"知而明"。同时,更需要认识到改善社会政治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是遏制微博谣言传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博的普及,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直播时代,"微直播"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人都能成为直播者,但其具体形式和应用却是多样的。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试图探析"微直播"的形式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信息化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微博这个最初只是社交工具的平台,从2010年中国"微博元年"至今,微博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不仅成为信息发布平台,而且还成为网民交流互动平台,更成为社会观点和言论的领取平台,目前还发展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随着微博功能的不断拓展,新闻评论"微博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新闻评论"微博化"既有利也有弊,只有更深入地了解新闻评论"微博化"的  相似文献   

20.
传媒视点     
微博是什么微博是刚刚兴起的一种新媒体,人们亲切地称它围脖。它既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点缀或装饰,也能使我们得到温暖和感动,当然,它也给人带来烦恼、不安,甚至痛苦。说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