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胜利后,对于留置在中国境内各地的日、韩、德等外侨的遣返工作,是战后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中国的内部秩序、对外关系与国际声望.  相似文献   

2.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1947年,在华日本侨民和战俘陆续被遣送回国。在这一过程中,从遣返问题的提出,到制订遣返计划,遣返的实施以至完成,美国因素一直贯穿始终。本文试对美国在战后中国遣返日侨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作一初步探讨。一、美国对在华日本侨俘遣返的决策  相似文献   

3.
葫芦岛成为日侨大遣返的输送港口 60年前,在中国东北一个不大的港口城市葫芦岛,仁厚的中国人开始将105万敌国的国民,其中包括一些曾经直接伤害过中国同胞的日侨俘送回他们的故乡日本。发生在1946年的这次遣返日侨行动,至今还令许多日本人感动,不断有人越洋过海,前来寻访他们的“再生地”葫芦岛。  相似文献   

4.
“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中堪称真正画“句号”的行动,虽然这件世界史上绝无仅有的战后人道主义善举,因为种种原因,尘封了整整59年。但这段历史始终是现代史上不可忘却的一页。日本大移民说起日侨大遣返,首先要谈到日本大移民。据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志坤介绍,早在19世纪末,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觊觎中国东北。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此后,日本和沙俄又为争夺东北大打出手,并于1905年签订《朴次茅斯条约》,最终划定双方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5.
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国政府按照"以德报怨"的宗旨,成立南京日侨集中营管理所对滞留南京的日侨进行集中管理,发行自编报纸《集报》(后期易名为《更生日报》),对稳定日侨情绪,顺利完成日侨的管理和遣返工作发挥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战胜利后,华北境内滞留着大量日俘日侨。鉴于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国民政府规定,北平、天津、冀、晋、察、绥等华北地区的日俘日侨在各地集中后,来到天津,经塘沽港集中遣返。从1945年10月到1946年8月,在美国和日本的协助下,中国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沈朝华  陶晓东 《兰台世界》2016,(13):139-142
滇西抗战时期的外侨,在战时乃至战后,都是国民政府关注的特殊群体。大理作为滇西重要的交通枢纽,来往外侨自然成为保护与监控的对象。从中央至地方构建起的监控网络将外侨信息资料、行踪编入记录之中,使外侨的异动处于权力的监视之下。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及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将对那些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展开审判。为了逃脱正义之神的惩罚,昔日不可一世、罪恶累累的战争狂人东条英机、阿南惟几、杉山元、谷寿夫等,进行了末日来临前各不相同的垂死挣扎。梅桑榆编的《3000000日俘日侨遣返实录》一书对此作了翔实生动的记述。  相似文献   

9.
动态信息     
2006年6月25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在葫芦岛举行了"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60周年回顾暨中日关系展望论坛"活动。国务委员唐家璇、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前日本首相村山富市、葫芦岛市委书记陈晓琨、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市长孙兆林等出席了论坛活动并作  相似文献   

10.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及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将对那些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展开审判.为了逃脱正义之神的惩罚,昔日不可一世、罪恶累累的战争狂人东条英机、阿南惟几、杉山元、谷寿夫等,进行了末日来临前各不相同的垂死挣扎.梅桑榆编著的<3000000日俘日侨遣返实录>一书对此作了翔实生动的记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论题再度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如果说,以往学者的研究更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此作剖析,那么最近的研究则越来越注重于某一个群体或个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1]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论其广度和深度,近代上海可谓此中翘楚.近代上海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国际大都会、海纳百川的文化大熔炉,但西方文化,尤其是音乐、戏剧、艺术电影等等,对于中国普通民众而言,从最初的遥不可及、暗自艳羡及至欣然接纳、竞相仿效,还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寓沪外侨在其间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裴书静 《兰台世界》2023,(3):148-153+157
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建立10个军事法庭专门审判战犯,其中,太原绥靖公署军事法庭的审判却是阎锡山保护日本“战争狂魔”的假审判,不仅战犯数量少、官阶低、判处较轻,还放过了甲级战犯和主要大战犯。究其原因,国民政府追随美国,从“宽而不纵”到彻底放弃;山西资源丰富,易守难攻,经济相对独立;阎锡山推崇日本军国主义,日军筹谋残留山西、东山再起,阎日一拍即合。假审判对国际社会、国内解放战争、日军日侨遣返等影响恶劣。  相似文献   

13.
1942年,为了报复美国,日本在山东潍县建立了一座外侨集中营,西方人称为"潍县集中营"。在这座集中营里,先后囚禁了2000多名欧美侨民。在中国,这是唯一的一座外侨集中营,也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同盟国被关押人士的一座外侨集中营。  相似文献   

14.
周益 《兰台内外》2008,(5):58-59
“珍珠港事件”后,为防止众多日侨在美国本土活动,美国政府将6万多日侨强行集中,与外界隔绝。与之相对应,日本也从1941年底开始,在中国全境搜捕所有在华的反法西斯盟国侨民,加上盟军战俘和中国抗日军民,一并强行收管。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建立的集中营遍布各地,经过初步调查,已有20多个集中营的旧有轮廓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这些年,笔者读到一些西方人特别是美国学者撰写的有关上海近代史的学术专著,几乎没有不使用美国所藏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巡捕房)档案(ShanghaiMunicipalPoliceFiles)的,这令主要从事旧上海外侨史研究的笔者及其他中国学者十分羡慕。毫无疑问,该档案的内容及史料价值,是从事上海近代史研究的学者们热切盼知的。几年前,笔者在日本爱知大学,见到了该档案的缩微胶卷,只记得当时的心情既激动又感慨,激动的是夙愿得偿,感慨的是看美国所藏有关上海的档案胶卷,竟然是在日本,而不是在美国、上海或北京。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笔者读到一些西方人特别是美国学者撰写的有关上海近代史的学术专著,几乎没有不使用美国所藏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巡捕房)档案(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 Files)的,这令主要从事旧上海外侨史研究的笔者及其他中国学者十分羡慕.毫无疑问,该档案的内容及史料价值,是从事上海近代史研究的学者们热切盼知的.几年前,笔者在日本爱知大学,见到了该档案的缩微胶卷,只记得当时的心情既激动义感慨,激动的是夙愿得偿,感慨的是看美国所藏有关上海的档案胶卷,竟然是在日本,而不是在美国、上海或北京.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满目疮痍,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遣返和救济海外侨民就是其中之一。在日华侨人数虽少,却因中、日、美三国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得遣返过程复杂而艰难。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关系史上,由于战后处理的“烂尾”化导致地区政治周期性紧张和国民负面感情郁积而成为问题者,唯一就是东亚的日本与中国、朝鲜半岛之间。日朝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停滞本身乃“烂尾”的缺陷部分;而日本与中、韩两国由于战争责任衍生的“历史问题”、民间索赔问题发生的纠葛,则是这一“烂尾”的溃疡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常感叹“战后还没有终结”,  相似文献   

19.
正17世纪来华耶稣会士留下了大量中国传教区的年度报告,无论是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天主教史研究,还是对于明清史、中国社会史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但这批档案文献尚未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足够重视。本文简要阐述这批档案文献的内容、特点、规模和史料价值等问题,希望引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一耶稣会年报制度耶稣会的年报,又称为年信(葡文为Cartas Annuais,拉丁文为Litterae Annuae),是耶稣会  相似文献   

20.
“猎狐2014”是一场持续半年、全力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的专项行动。在国内强力反腐的大背景下,这项行动被视为是“反腐扩大到国外”的信号。在境外追逃工作中,劝返、引渡、遣返是主要手段,而引渡、遣返面临复杂的法律程序,因而劝返是优先采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