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镇企业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它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其合理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乡镇企业面临着诸如资金短缺、专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工素质较低等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对乡镇企业进行选择和调整,如通过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乡镇企业布局、提升新产品技术开发能力等来挖掘潜能,创造优势,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2.
李小青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84-85,91
自从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处于劳动密集型区段的产业是可行的办法,乡镇企业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即技术选择日益趋向资本密集型,因此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在下降。文章在对乡镇企业技术选择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及限制乡镇企业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的制度瓶颈,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简析姜长云我国乡镇企业是在农村工副业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58——1978年间,既是乡镇企业的前身——社队企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又是乡镇企业产业、部门的形成时期。当时,不仅社队企业及其各产业的总体规模较小;而且在社队企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分析我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发展现状,努力剖析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从产业定位、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等角度对我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发展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孕育,3D打印(又名"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项代表性技术,其创新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深化扩大,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将增材制造作为重点培养和发展的产业方向。因此,目前3D打印材料产业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竞争环境如何,产业近年来围绕的技术研发热点和趋势是什么,我国的创新主体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继彤 《软科学》2001,15(4):26-29
小企业应当选择进入那些能够发挥小规模优势的产业领域。在消费品产业、分工协作型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传统手工业及衰退型产业等领域内,小企业具有相对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因而是小企业产业定位的主要方向。由于市场定位小企业具有盲目性,所以要实现小企业产业合理分布,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定位,还需要政府力量参与调节。政府通过构筑一套包括财政、金融、产业发展计划等政策在内的政策体系可以较好地提高小企业产业分布效率。  相似文献   

7.
刘伟 《科技风》2011,(7):257
通过分析我国乡镇企业环境问题和探讨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指出防治乡镇工业污染应从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统一规划、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转变经营思想,合理布局、控制产业方向与产品结构,从技术上减少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我国乡镇企业环境问题和探讨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指出防治乡镇工业污染应从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统一规划、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转变经营思想,合理布局、控制产业方向与产品结构,从技术上减少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破坏性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近年来常与TRIZ结合,在分析技术发展方向、产品功能设计中得以应用,同时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并开始探索在软科学等非技术领域的应用。产业研究作为软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基本分析框架与破坏性创新和TRIZ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可以运用破坏性创新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挖掘技术发展规律,进而准确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模式,为产业发展路径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材料作为中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正确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新材料重点领域是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各地区存在新材料产业发展过度趋同和对重点领域选择研究不足的问题。本文以青海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实际调研充分了解该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并确定出适合该地区发展的新材料重点领域,并针对每个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没有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作支撑的经济体系,在21世纪就形不成核心竞争力,就很难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对接,但是,高新技术产业却并非是发达国家与地区垄断发展、成果独享的领域,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样可以从当地的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优势,找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切入点,并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支点,实现地区经济技术的综合协调发展。作为民族地区,内蒙古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发展环境的培育和营造。  相似文献   

12.
突破现有高新技术产业选择与评价研究中仅仅局限于行业分类中二位代码大类的不足,结合国家高技术行业分类和高新技术产品目录,选择69个细分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两个角度对中部地区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选择进行定量研究,明确了国家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应该优先给予支持的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崔毅  王震良 《科技管理研究》2003,23(5):25-27,43
城市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业的竞争优势上,即一个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归根到底在于其重点产业乃至重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为了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其主导产业选择正确与否至呆重要。本文阐述了广州市重点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方向,并结合广州市的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提升广州市国际竞争力的几点具体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台湾信息产业发展新的战略方向--信息服务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斌 《情报杂志》2005,24(2):108-110
起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的台湾信息产业一度辉煌后 ,在本世纪初面临危机和挑战 ,突出表现在代工生产模式失去了竞争力和产业外移。在此背景下 ,台湾当局选择了信息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新的战略方向。分析了台湾信息服务业现状 ,阐述了台湾推动该产业发展的最新构想、措施和成果。  相似文献   

15.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正确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更是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各地区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及对重点领域选择研究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确定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选择的依据,并以此为基准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其次,以西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选择为例,在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备选领域进行选择,确定了西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6.
面对社会各界对高新技术产业不断高涨的热情,我们通过对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备核心要素和发展环境的比较优势分析,认为目前重庆并不具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重庆应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行“冷处理”,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特点,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选择发展战略,即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同时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局部领域占领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1 政府在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作用 政府的宏观调控、协调管理和政策激励,影响着一切经济活动。作为科技发展与技术贸易的积极推进者,政府对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促进是责无旁贷的。 ①制定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进行总体规划。政府根据国情制定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战略目标,确定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出口产业,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强化企业科技立国的意识,从宏观上引导产业发展的方向。 ②成为科技创新的用户。政府本身就是高科技产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用户,尤其是在技术不确定性与市场不确定性倾向于限制新产品与新过程的发展时,政府的采购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定量的需求是企业投资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产业:历史、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通过对中国高校历史简要回顾和现状描述,分析了高校产业功能的演变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探讨了目前高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功能定位、企业投资主体和产业方向选择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20.
国内电动汽车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龙  魏瑞斌 《现代情报》2013,33(3):168-172
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对中国专利信息中心(CPIC)数据库中的电动汽车相关专利申请量进行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来国内车企和科研机构在电动汽车领域专利申请量增长强劲,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等技术领域达到国际水平。本文聚焦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专利技术,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绘制相关图表展开专利计量分析,旨在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