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与我们的健康土壤和我们的健康大有关系。我们维持健康,得从植物取来食物;植物却从土壤餍足它们的食欲。在土壤中穿插密布的千千万万的细根和根毛,张开它们贪馋的嘴巴,无餍足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这些,成为它们的体素,组合了它们的养分,使它们能滋长、繁荣下去,并供应了我们最合式的食料。我们不能直接张开嘴巴去吃土壤,但我们需要土壤中含存的水分和矿物质。我们需要的无机物虽不甚多、但很重要,缺少了就会发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2.
殷学波 《百科知识》2009,(13):18-19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生活在植物的根的表面,依靠由根组织渗透出来的营养物质生存。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或裸子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植物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其巾,根癌农杆菌是农杆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D N A重组技术的深入发展,科学家们已能将重组D N A导入植物细胞,并成功培育了许多具有新的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plant)。主要包括耐除草剂、抗病虫害、抗逆(抗盐、碱等),此外还可以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如人的干扰素)、抗体、疫苗等。转基因植物的构建主要通过根癌土壤杆菌的Ti质粒。由于Ti质粒含有能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中的T-D N A片段,使它能够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T-D N A从根癌土壤杆菌转移到植物细胞核内是由T-DNA两侧25个碱基对的重复序列所介导,同时还需要Ti质粒毒性区(vir)某些基因产物(vir蛋白…  相似文献   

4.
侯立顺 《科学大众》2012,(10):18-19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速度严重超出地球的给养能力,人类需要寻找一种崭新的方法,逐步摆脱对阳光的依赖;这种方法既非干预基因,也非向已经浸满硝酸盐的土地施放更多的化肥,而是要尝试在没有阳光的地方种出庄稼来。  相似文献   

5.
刘福春 《科技通报》2019,35(5):48-51,60
植物根系以人工湿地为媒介通过化学及生物等共同作用达到净化污染物的目的,文中以沧州市人工湿地为背景,研究湿地植物根系土壤酶活性分布及对硝化-反硝化促进作用。实验选取常见湿地植物分别为蝴蝶姜、万寿竹、红艳蕉等6种,将上述植物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不同植物根际和非根际酶活性分布情况。实验结果显示:湿地植物根系对土壤酶产生影响,可描述为植物处于生长稳定期间时,植物根际酶活性高于非根际酶活性,其中以红艳蕉和蝴蝶姜表现较为明显;不同植物根系对土壤酶影响存在差异,红艳蕉、野菖蒲及万寿竹的根际酶活性相近并高于其他湿地植物。为研究植物脱氮作用,选择种植蝴蝶花及芦苇的人工湿地土壤样品,以不同C:N比例配置溶液进行实验,检测硝化及反硝化强度。结果表明:添加5倍碳源反硝化强度最佳,脱氮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用根癌农杆菌的Ti质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对哈密瓜、柚子、芹菜和辣椒四种植物的外源基因导入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较好的结果。用于感染哈密瓜、柚子和芹菜的根癌农杆菌内含Ti质粒pGV3850::neo1103,该载体上含有一个npt-Ⅱ(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基因,以供选择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物细胞及一个胭脂碱合成酶基因。用于感染辣椒的根癌农杆菌内含质粒pc-27,其上带一个npt-Ⅱ基因。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们的印象中,植物既不言语也不行动,它们对生活的"规划"似乎比不上动物们。可事实并非如此,植物也有智慧的一面。植物的智慧植物都喜爱太阳的"抚摸",当暖和的阳光照射在植物身上,它们背光一侧就会生长得更快,植物发生弯曲,仿佛在向太阳鞠躬似的,这种现象被称为植物的"向光性"。不仅如此,当植物感受到土壤的水分不均匀,而自己所在的地区太过干燥的时候,它们的根系就会开始运动扩张,往更加湿润的地方蔓延,即"向水性"。相反的,如果土壤水分过多,空气稀少,  相似文献   

8.
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土壤中,它的任务是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有机质、矿物质等养分,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可以说,没有根,绝大多数植物就活不了。  相似文献   

9.
土地盐渍化是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对于盐渍化土壤的利用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改造土壤;二是通过生物技术培育耐盐作物品种。前者不仅耗资巨大,且随着大量化学物质的加入加重了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因此培育耐盐的作物品种就日益重要。国内外学者研究了盐分对植物的伤害、植物耐盐的机理,克隆了一些耐盐相关基因,并通过耐盐相关基因转化,获得了一些耐盐性提高的转基因植物,展示了诱人的前景。从玉米耐盐的机理、耐盐相关基因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对该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土壤污染的植物根际修复通常与植物根际微生物、分泌物紧密相关,根际微生物群落变化与土壤污染物在根际环境中的动态,可能是对土壤污染成功进行植物根际修复的基本过程.本文介绍了有关根际微生物在根际环境中的动态、有机污染物在根际环境中的降解转化与土壤有机污染的植物根际修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初期.比利时化学家范黑尔蒙特对植物生长最先做了科学研究。他把称过重量的土壤装在一只桶里,在里面栽下了一棵小树苗。小树逐渐长大了,可是发现土壤还是同以前一样重。大家都对此感到非常惊奇.因为人们一直想当然地认为植物是从土壤中得到它们长高所需要的物质的,不然它们是靠什么长高的呢?范黑尔蒙特断定.植物一定是用水制造了促进它们生长的物质,因为他经常给小树浇水。  相似文献   

12.
生物科学     
正植物氮素利用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刘学炎教授与日本京都大学和美国海洋生物实验室等研究者合作,开展极地苔原、温带森林、热带亚热带森林植物硝酸根来源和利用机制的原位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研究采用新颖的硝酸根氮、氧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原理,结合土壤氮状态、植物氮吸收和酶还原等指标,揭示土壤硝酸根是极地苔原植物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日,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科学家吉姆·韦斯特伍德发现了一种可能的植物间通讯方式,通过这种形式的通讯,植物间可以分享海量的基因信息. 韦斯特伍德选取了菟丝子为寄生植物,拟南芥和番茄为宿主植物,对寄生植物和宿主植物间的关系进行了测试.为了吸收宿主植物的水分和养分,菟丝子使用了一个被称为吸根的附属物刺透宿主植物.韦斯特伍德发现,在这一过程中,两种植物间存在RNA传输.  相似文献   

14.
荷兰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些昆虫可以相互之间“打电话”进行交流,它们的电话就是植物。当地下的昆虫寄宿在一棵植物下时,它便会开始蚕食植物的根。为了警告食叶性昆虫“此处已被占领”,地下的昆虫会通过植物叶片发出一种化学警报信号,这样一来,食叶性昆虫就会得知这棵植物已被占据。  相似文献   

15.
3种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月燕  刘秀莲  洪丰 《科技通报》2008,24(2):266-271
以菖蒲(Acorus calamusLinn.)、金叶菖蒲(Acorus gramineus‘Ogon’)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H.Wendl)为试验材料,将3种植物定植于人工配置的Cu、Zn、Cr和Pb复合型污染的土壤,研究不同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3种植物根部具有较强的吸收与富集作用,除Zn外,其他三种元素在根中的含量要大于茎叶中的含量,表明根系对Cu、Cr和Pb的滞留能力较强;3种植物对Zn的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比较高,而对Pb的吸收量最少、吸收速率比较低,表明这3种植物对Zn污染的土壤净化效果最为明显,而对Pb污染土壤净化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们的印象里,土地贫瘠的地方,生活着的生物就越少。但是实际情况可能与我们想的不一样。我们都知道,像亚马孙雨林、澳大利亚西部这些地方土壤贫瘠,土壤中严重缺氮和磷,但植物品种繁多,森林茂盛;而草原和湿地地区的土壤肥沃,植物品种却很单调。按理说土壤肥沃的地方不管是植物的长势,还是物种数量都应该比贫瘠的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农业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在未来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基因,并对其进行人工控制。现阶段,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同时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一种化学物质,对于土壤、动物生命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基于此,文章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与类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将其对土壤、动物生活威胁指出了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们一直认为植物是没有"情感"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观点正在受到科学家的质疑.有一种原野灌木具有区分"你我"的能力,而且在彼此相遇时竟会十分绅士地退让.这种灌木的根部在土壤中深入或扩散时遇到"邻居"的根,它自己的扩张便立即停止,而且这种相遇并不是直接碰面,它们能够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相互识别出对方.  相似文献   

19.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因为土壤污染的重金属可通过农作物而进入食物,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为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植物修复基因工程便是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来转移、容纳或转化污染物使其对环境无害.研究表明,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可以净化土壤或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而在其中,植物修复的对象是重金属、有机物或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土壤及水体.因而,植物修复基因工程是一种很有潜力、正在发展的清除环境污染的绿色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田华 《科技风》2012,(17):77+91
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危害,简要介绍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从植物提取、植物稳定、植物挥发和根际过滤这4个方面分析了植物修复技术在消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方面的应用,指出该技术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