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对受众来讲,传统媒体的新闻可信度和权威性更高,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与阅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何编辑吸引人们眼球的文章可以说是融媒体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发展变革的重要时期,新闻编辑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重视创新能力的提...  相似文献   

2.
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对信息获悉方式和信息选择越来越"快餐化",新闻正逐步进入"读题时代"。本文从超文链接、语法形式、标点、词汇四个方面探讨了新媒体传播下英语新闻标题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当前是新闻媒体极富生命力的时代,因为这是一个“绝好新闻”源源不断的社会.面对新闻富矿,新闻编辑也出现了不够冷静的表现.本文从传者多源化一定程度破坏了传播生态、传播环境的无序状态及传统媒体“证实证伪”功能日显等角度,分析了强调新闻编辑“冷静传播”的客观原因,阐述了相应的表现,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提高编辑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的新闻报道,不仅是各种消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更是引导社会舆论、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大学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大学生关注新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欲了解大学生关注新闻的基本情况,发现网络是大学生阅读新闻的主要媒介,新闻阅读涉及的内容趋向多元化,不同的阅读群体对新闻存在差异;大学生阅读新闻方式"快餐化";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处于中下水平;大学生对关注新闻的好处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善大学生关注新闻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博客的不断出现和博客群整体影响力的提升,人们的关注目光也随之而来,呈现推波助澜之势。兼具深度、广度的大信息量优势让博客新闻在传媒中"见缝插针"。然而,我们在肯定博客对于新闻传播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更应该认真思考博客新闻化给新闻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虚假低俗的新闻干扰大众的视听。  相似文献   

6.
以办报实例提出了新闻编辑工作是对报纸的总体策划,是对新闻稿件的提质和升华,也是编辑人员新闻业务和政治素质的综合体现.新闻编辑是报纸出版的前期"设计者",中期"组织者",最后"把关者".报纸出版是一项需要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来完成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整个报纸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已由局部环节发展成为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报》"冰点"新闻栏目在李大同主编时期,选择了软新闻报道方式,这种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抒情性社会批评方式,报道引起读者强烈反响,成绩辉煌。这种新闻选择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背景,折射出一个时代新闻编辑文化选择的必然性。而南方周末新闻从诞生起就选择了理性批评方式,这种方式既带来了辉煌的成功也经历了坎坷艰辛,折射出一个时代新闻编辑文化选择的困境。近年来,两大媒体编辑不约而同地改变了新闻报道方式,给新闻编辑的文化选择,带来了诸多引人深思的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新闻评论娱乐化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当下新闻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探析新闻评论娱乐化的原因需要从当下文化语境的重要方面——大众文化来研究。大众文化与传统的精英文化和主导文化不同,它以"大众"为幌子实现了文化的"媚俗",其产生机制、传播机制和接受机制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评论的娱乐化。结合大众文化的理论和新闻评论娱乐化的实践是探析当下新闻评论娱乐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求广播新闻编辑工作应该从全媒体传播理念、全媒体传播规律、全媒体传播特点、全媒体传播视野等四个方面,编细"信息网",连热"互动线",盘活"影响面",评透"新闻点",全力提升广播新闻传播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广告新闻化是我国近年来新闻界广泛存在、深受社会诟病的一种媒介腐败现象,新闻与广告在传播性质上的叠合性使之成为可能,但两者的区别远远大于它们的叠合与相似之处。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广告新闻化不仅在当代存在,过去也不鲜见;不独中国新闻界在所多有,在外国新闻界也屡见不鲜。广告新闻化或许能给广告主带来一时的利益,但其社会危害是深广而且久远的,在受害者群列中,广告业和新闻媒体自身亦概莫能外。治理广告新闻化现象,必须从完善立法、改善传媒内部管理机制、加强教育、合理利用媒介批评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谢六逸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新闻学家,被誉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之一".谢六逸于1937年底回到故乡贵阳后,在大夏大学、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贵阳文通书局编辑所副所长、所长.在贵阳期间,他积极开展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活动:立足高校课堂,开展新闻专业教育;传播新闻出版知识,开展新闻普及教育;关注新闻传播现状,创新新闻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编辑是新闻生成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在大量新闻报道中,不乏一些伪新闻、无效信息的存在。新闻编辑有必要对新闻事实、新闻导向进行证伪,以确保新闻传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初晓杰  李鑫 《考试周刊》2013,(22):44-45
数码摄影在新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闻摄影图片作为当今最直观、立体、快捷的新闻传播途径将会发挥更大作用。数字化应用在给新闻摄影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新闻摄影带来了冲击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试论强化广播新闻编辑的"把关"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档好的广播新闻节目离不开编辑的创造性思维和精心制作.编辑工作贯穿于广播新闻节目策划、构思、组织、加工、制作和传播的全过程.编辑就是广播新闻制作的指挥员、舵手,具有关键和核心作用.编辑能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关,将有力地提高广播新闻质量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转型期的新闻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了新的社会转型期,新闻传播随社会的转型而转型。转型期的新闻传播,历经几轮改革,其新闻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生活化、平民化、深度化等特点。"民生新闻"的兴起、经济新闻的升温、时政新闻的新变、娱乐新闻的兴盛,构成转型期新闻报道新的框架。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也发生了种种迷失。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以即时传播、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给受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存在传播内容低俗、一味迎合读者、盲目追求点击率、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在加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四力”的背景下,树立新闻“精品意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之一。树立创新意识与理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搞好新闻策划,改进文风,扣紧时代脉搏、反映重大主题则是实现这一措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方略,既各有侧重、各具功能,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为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界定出了一个"三维"性的坐标或框架.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的理论研究和业界的实践运作,在未来的新发展中必须完成它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深度内化与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供大于求的形势给一般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文旨在探寻增强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时代性、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人文性与专业性的统一、注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倡导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方面的努力,以期为一般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从娱乐新闻到新闻的娱乐化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娱乐新闻是不是新闻,从学术角度看,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它甚至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社会新闻也有很大的差别。传播学者刘宏认为,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在娱乐新闻大行其道的今天,娱乐新闻的具备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那么,新闻的娱乐化是否就是所谓的"娱乐新闻"呢?首先我们必须看到,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事实上,新闻的娱乐化,是现代新闻的一种表现方式,一种表达手段,它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消减了新闻当中严肃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去挖掘新闻的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新闻的娱乐化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并适度加入了人情味因素,强化了事件的戏剧悬念、冲突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如何正确看待新闻娱乐化,我们应当遵循新闻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0.
试论网络时代新闻价值观的新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以其改革式的激情和特有的传播样式,既独立于传统媒体又融合了传统媒体的各种样式。而网络传播的新闻实践也给原有的新闻价值观带来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