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周刊C版》2015,(31):194-195
批评性语篇分析以大众语篇为分析对象,揭露语言与意识形态两者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反映语言如何被用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本文从分类、及物性、情态三个方面分析了两篇针对新疆叶城暴力事件的英语新闻报道,探讨了某些形式和结构的运用在语篇中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以期增强读者批评性阅读大众语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揭示语篇中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来加强读者的语言意识,是批评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基于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进行批评性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讲授常用的批评语篇分析工具,使学生学会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从而培养学生进行批评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宝钏 《考试周刊》2012,(82):90-91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权势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概述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理论及其常用的分析方法,然后重点阐述了在分析语篇时应注意的几大事项,探讨了意识形态在新闻报道中的影响.从而揭示了批评性语篇分析在新闻英语文体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对英语经济新闻语篇的情态作了初步分析,其目的在于揭示经济新闻语篇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及其对语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批评性语篇分析用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3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转述言语是新闻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常以各种方式介入并影响读者对引语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意识形态的操控。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英文报刊中评述中国 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报道,发现中国的报道比西方媒体的报道更加客观,报道者通过运用“预先调整的直接引语”和“非明确的消息来源”以影响读者并传播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新闻报道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然而新闻报道者在报到时添加了很多主观意图的内容,从而误导读者的判断力.本文论述了国内一些学者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并对《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上的几篇新闻报道从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下的分类,及物性,情态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试图揭露新闻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操纵意图,从而提高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与CNN有关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的两篇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从措辞特色、被动结构和衔接手段三个方面对其语言特色进行初步分析,力图揭示报道者的意识形态是如何对语篇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并探究这样的语篇生成会对读者产生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语篇分析模式,旨在揭示语篇与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本文利用《中国日报》和美国的《时代》周刊在神舟七号升空前分别所做的新闻报道,着重从分类、及物性、情态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对此事件所持观点和态度的不同,从而说明了意识形态影响甚至决定语言的运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  相似文献   

9.
批评性语篇分析是由批评语言学家提出的新的语篇分析方法,主要研究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多用于对新闻语篇的分析,尤其是政治语篇.目前我国对政治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侧重于国外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报道,很少涉及发展中国家的新闻语篇.本文从这一角度入手,对最近发生的斯里兰卡宗教冲突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彬 《文教资料》2009,(25):52-53
批评性话语分析(CDA)源于批评语言学,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强调语言和语言产生的社会背景有着辫证的关系.CDA已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大众语篇,揭示语篇中所隐舍的思想或权力关系,研究语篇是如何被用来传达意识形态并通过权力关系达到相应的目的.该文章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法分析奥巴马的获胜演说,分析政治演说的演讲者是如何利用不同的语言手段达到向公众提供信息、劝诱听众、控制听众的意识形态的目的.运用批评性的分析方法对政治语篇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读者对话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研究语篇形式的话语、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一种话语分析形式,其主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新闻报道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实际上新闻报道者在文章中夹杂了很多主观意图的内容,读者成为被误导和蒙蔽的对象。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通过对纽约时报中一则关于新疆记者被判15年的新闻报道的分析,试图揭露新闻语篇中隐藏的主观倾向和偏见,培养读者的批评性话语意识。  相似文献   

12.
罗秀霞 《海外英语》2012,(5):256-257
新闻反映社会问题和意识形态,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该文旨在介绍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分析《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新闻报道来论述、解释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三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将批评语篇分析方法用于用于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改善现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语言意识及批评性阅读语篇的能力,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在实施批评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讲解CDA中常用来批评性分析语篇的工具及带有意识形态意义的语言表达形式,教会学生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以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语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马冀明 《考试周刊》2012,(56):13-15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以韩礼德及物性理论为分析工具,对所选美国主流报纸的有关人民币汇率报道的新闻语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目的在于验证新闻语篇的基本语言特征,揭示经济新闻语篇所隐含的意识形态,从而提高读者的批评性阅读意识,深刻认识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新表现手段。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公正客观的表面下,经济新闻报道同样受到特定利益集团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及物性和情态分析成为了批评性语篇分析在文本分析层面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这有助于批评性语篇分析者从整体上了解语篇的交际目的和可能产生的意识形态,从而进一步阐释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00年布什总统胜选演说为语料,通过对语料文本语言层面的及物性和情态动词分析来探究布什在演说过程中隐含在语篇间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董琳玉 《海外英语》2011,(13):289-290
批评性语篇分析通过研究语篇来揭示意识形态。房地产广告以此来揭示其隐藏的意识形态和对人们的影响。经过选词、及物性和社会语境等一系列分析后,发现其展现了传统宣传方面的物质优越,但更突出的是迎合了消费者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17.
批评性语篇以大众语篇为其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从分类、及物性、转换等方面对同一事件的两则不同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两家媒体是如何操纵语言资源来引导人们对于事件的不同解读,从而树立读者解读新闻语篇的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18.
吴红燕 《英语辅导》2011,(2):162-164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本文旨在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从引语、分类、标题三个方面分析了The New York Times中的15篇关于利比亚事件的新闻报道,揭示了新闻语篇中隐藏的权利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欧亚丽 《海外英语》2013,(15):239-240
该文对搜狐和新浪网站对NBA体育关于球员麦蒂的新闻标题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通过统计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揭示因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产生的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的报道,有助于读者更好透过表面语言现象看到其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搜狐和新浪网站对NBA体育关于球员麦蒂的新闻标题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通过统计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揭示因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产生的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的报道,有助于读者更好透过表面语言现象看到其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