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体育电子杂志依靠其专业性和庞大的受众群体,成为电子杂志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短暂的繁荣后,呈现出盈利模式匮乏、发行量下降等问题;全媒体时代电子杂志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传播方式、手段都呈现出新风貌。本文通过对体育电子杂志《时尚最体育》改版前后的传播策略分析,探究体育电子杂志的发展趋势。研究对象1.体育电子杂志发展概况体育电子杂志作为电子杂志中的一种,是体育杂志在网络中的发展形态,融入了视频、音乐和特效等元素或采用P2P技术发行或以网络特刊形式出现,以体育比赛、体育事件以及体育人物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电子杂志。  相似文献   

2.
李楠 《新闻窗》2013,(3):67-6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在全媒体融合时代语境下,广播媒体积极应对,不断探索,全媒体演播室应运而生。但客观来讲,广播媒体的发展之路依然困难重重,我们必须拓展视野,革新思路,探索广播媒体未来发展新出路。一、理念先行,模式创新在全媒体环境下,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但无论如何,媒体要始终坚持受众本位的运作原则和规律,要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行业理念。受众在哪里,用户和市场就在哪里。就目前而言,受众的媒体选择日益个性化,特别是年轻受众媒体消费日益个性化和自由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受众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复杂,选择越来越多样,阅读范围越来越广泛,阅读渠道越来越智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富媒体信息已经成为传播的主流,单一化的纸质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数字媒体技术在科普内容创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媒体技术不但在形式上拓展了科普内容的立体性、多样性、生动性,同时在内容传播方面能够增强艺术性、互动性、趣味性。数字媒体技术对于科普内容的加工、融合、创新,能够不断提升科普内容本身的可阅读性,同时创新了传播渠道,增强了传播辐射面,已经成为科普内容创作的必然趋势。本文最后以《科普中国之阿优学科学》为例分析和探讨了数字媒体技术对于科普内容创作的应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彭铁元 《传媒》2023,(22):29-31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融媒体已全面嵌入大众生活。融媒体将各类媒体的共性和优质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并通过资源、内容、渠道等各种方式与受众互动而影响受众价值取向。舆论引导力是媒体生存发展能力的体现。新时代,媒体应研究受众对象、创新新闻报道、精心产品运营,不断提升融媒体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基于受众主体地位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互动开展变得越来越频繁,并且开始在新闻议题、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互动过程中,受众开始参与到信息传播中,对信息传播产生了影响,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自媒体与主流媒体的互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媒体娱乐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分析媒体娱乐化的成因和不良影响,对症下药,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种途径。文章认为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媒体娱乐化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2016年,广播电视媒体重现了全球范围的行业重组、资本整合,通过多种发展模式并存,达成内容、技术、平台的全面发展。面对数字化浪潮,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多方尝试,以数字化优先的新闻采编流程,转战移动端内容场,打通新的产业链。它们以社交元素为标配,逐渐成形付费模式。技术与内容的融合步入新的阶段,引发各种媒介形态的进一步融通;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正在引发媒体的新一轮革命。技术拓宽了内容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但为受众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内容仍然是广播电视媒体制胜的利器。  相似文献   

8.
在此次新冠肺炎影响下,各级媒体融合发展应势而动,主动联合多平台进行跨平台传播。社交媒体对疫情消息实时推送,电视媒体推出云节目,主流媒体发起助力湖北直播带货。疫情不同阶段的媒体传播体制创新,给受众带来了及时、优质的内容。希望通过该研究,展现在疫情形势影响下媒体发展的多元化融合趋势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受众视角下的电子杂志内容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杂志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态,把绚丽多彩的内容通过网络这一平台传递到受众面前,受到了受众的好评。但形式只是吸引受众的初使手段,电子杂志的持续发展仍然依赖于内容的推陈出新,内容仍是目前所有电子杂志遇到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网络媒体受众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震  王伟 《新闻前哨》2005,(5):71-71
随着网络媒体技术上的不断成熟、网站传播内容的丰富多样化以及传播速度的快捷与实时,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受众开始转向各种互联网站寻找新闻信息。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逐渐形成鼎足之势。网络新闻受众和其他传媒受众一样,是一种受众追求自己的各种心理满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06,(13):9-10
何谓电子杂志 所谓电子杂志,就是通过数码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电子手段,以杂志的形式呈现,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新型媒体介质。目前来看,电子杂志有两种,一种是有平面载体的杂志,另一种是没有平面载体的、纯粹的电子杂志。前者是传统纸质杂志的电子版,后者则是一个全新的媒体形式。大量图片、音乐、Flash动画甚至视频的穿插应用,使得电子杂志与传统杂志相比具备了更多元的表现形式,并且省去了传统杂志巨大的纸张和印刷成本。这种新型出版物就其内容而言,也具有上述纸质杂志的属性,是有固定栏目、按顺序连续出版的刊物。但是,由于它借以存在的载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不再是普通的凸版纸、胶版纸,而变成了磁盘或光盘,这就使得电子杂志与一般的纸质杂志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为了适应变化,当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手段无法满足受众的丰富需求时,他们便开始了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合作。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经济驱动力,他正在与传统媒体发生着越来越多的惊人的"化学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在于,传统媒体借助于新媒体先进的媒体技术和多元的表现形式,丰富和扩展了节目内容和产品线,实现了与新媒体的"完美联姻"。首先媒介的融合是技术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十多年来,学者们从技术、产业、政策、个案等不同视角对媒体融合的研究不断增多,使这个领域日渐繁荣。在以往的研究中媒体组织是主体,技术、政策、市场甚至受众本身都成为了行动的驱动要素,从而忽视了受众对媒体的实际使用以及媒体与认知体验的关联。因此,需要从现象学出发,将媒体置于人与世界的联系中,分析媒体融合在宏观发展上所带来的从"诠释"向"具身"的突破,以及微观实践上建构的更多层次的"放大-缩小"结构,为媒体融合研究提供指向人类体验与使用知觉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工业革命4.0时代,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传媒技术也得以迅速变革、成长。受众足不出户,眼之所及、手之所触,便可轻松感知天下。随着内容和技术相互驱动、高度融合,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横空出世。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本文将结合传媒技术、媒体融合优秀案例,分析探讨新时代传媒发展的突破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电子杂志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态,把绚丽多彩的内容通过网络这一平台传递到受众面前,受到了受众的好评.但形式只是吸引受众的初使手段,电子杂志的持续发展仍然依赖于内容的推陈出新,内容仍是目前所有电子杂志遇到的最大  相似文献   

16.
梁丹 《记者摇篮》2006,(8):59-59
大众媒体的发展一直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络。虽说电视已成为第一大媒体,目前新兴的媒体还不能完全取代旧的媒体,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网络——这个第四媒体的发展。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媒体必将成为传统电视媒体有力的竞争者,下一代主流媒体的形式必然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将音视频技术应用于网络之上,走网络与音视频相结合的道路。电视媒体网站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弊端一、国内电视媒体网站的发展现状。第一,创建阶段。处于这种层次的多为市级电视台和部分省级电视台,多是依靠其母体提供新闻源和网站内容。本地特色的…  相似文献   

17.
刘晓兰 《出版科学》2011,19(3):85-89
比较中美名人电子杂志的内容风格、目标受众及盈利模式。与美国同类杂志成熟的运作模式相比,我国名人电子杂志内容缺乏深度、目标受众流动性大、盈利模式不清晰。这些制约着中国名人电子杂志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时代下,新型主流媒体面临着信息传递高速化、受众需求个性化、信息接收碎片化等诸多挑战,本文以时空观为指导,提出主流媒体要关注内容质量、凸显人的主体性、突出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下新型主流媒体在内容生产、技术空间、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媒体品牌化,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运营的变化,同时也是媒体竞争及广告环境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综合体现了媒体人、广告人以及信息受众的共同要求.媒体形象广告,是媒体全方位塑造自身品牌形象的重要现代营销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就当前媒体形象广告的产生及发展现状加以阐述,总结提出五种媒体形象广告的创意及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整体品牌形象塑造策略,对媒体形象广告的具体执行,及其设计执行者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LBS等新技术集群的形成,媒体向智能媒体发展,媒体融合从判断上不再限于过去以人为主的经验式决策方法,从关系上也不再限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上的融合,而是在技术的广泛赋能下,向无界的、多元立体的融合关系发展,向“连续统一体”的融合状态发展,将媒体融合推向新的阶段。并在此过程中去探索如何将智能媒体的理解力、决策力与创造力同传统媒体的深入思考力、谨慎判断力、发掘经典力配合起来,以受众为聚焦点,寻找“社交+”媒体融合趋势下传统媒体与智能媒体融合发展的最优路径,达到媒体融合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