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心理学越来越重视本土化的研究。在本土化研究中,杨中芳教授提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庸思维。中庸思维是一套中国人常用的思维定势、方式或样式。本文试图从阴阳转换思维、拿捏行为、中庸行动及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对中庸思维进行梳理,并且从创造性思维、中庸量表及中庸疗法三个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大学时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不良的人际适应会对大学生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造成消极影响。文章探讨了大学生中庸思维与人际适应的关系,采用中庸思维量表(Mean Thinking Scale,MTS)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hina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CCSAS)的人际适应分量表,对2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庸思维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人际适应呈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中庸思维对人际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别介绍了思维风格与自尊的内涵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外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思维风格与自尊关系的研究综述,并对思维风格与自尊的关系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抽取138名被试,使用中庸实践思维量表、现实利他行为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考察现实利他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在中庸实践思维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中庸实践思维与现实利他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高中庸实践思维组在现实利他行为问卷的利他行为责任性、尊重和关心他人、利他行为表现3个维度以及现实利他行为总分显著高于低中庸实践思维组,利己行为与观念则显著低于低中庸实践思维组;(3)高中庸实践思维组在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网络支持、网络指导、网络提醒3个维度以及网络利他行为总分均显著高于低中庸实践思维组.研究表明,中庸实践思维的个体更倾向现实.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国内外对计算思维研究的现状,分析阐述了计算思维的内涵和要素,分析了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优质竞赛资源和创新思维的关联性,从而提出通过优质竞赛资源平台培养高等院校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研究思路,并从教学、竞赛、教师和实践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现代化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强调整体统一、偏重知觉体验、崇尚中庸调和、侧重内倾意向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其封闭、保守、漠视个性、忽视理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阻碍。而注重知性思维,能够采用分析方法、实验方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相结合的现代思维方式具有创新性,对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传统思维方式的自我扬弃,并向现代思维方式转化。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师的科学观发展深受本土文化影响。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的中庸思维与科学观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经典科学观,中庸思维三个因子中的"深思熟虑"和"谦让宽容"呈现正效应,而"以和为贵"则大致为负效应;而对于现代科学观,结构方程的因果模型尚难建立。对中庸思维、经典科学观和现代科学观进行的聚类分析显示,教师可分为四大群体:成熟思维群体、科学主义群体、后现代主义群体和能力欠缺群体。科学教师培训须从经典科学做起,循序渐进,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8.
根据《王蒙自传》的叙事,论文对王蒙历史观中的光明思维、人生哲学的中庸思维、王蒙的为官之道和文学观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王蒙自传》中的王蒙进行多视角的解读,还原一个立体的王蒙形象。  相似文献   

9.
思维与理解是认知的基础和条件,这两个概念在中学理科教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明确思维与理解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对于选择理科教学与心理认知的恰当结合点以及确定具体的教学研究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中学理科教学研究领域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思维和理解在内涵、特征以及结构层次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理科教学领域中对思维与理解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探讨二者的研究现状并进行差异比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概念形成的基本原理,对“教学思维”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梳理.内涵上,对“教学思维”的三种不同性质的定义方式——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进行了区分.外延上,主要区分了教学思维方式、教学思维方法、教学行为、思维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智慧等概念,以求使教学思维概念更趋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1.
Cognition and creativit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gnitive research on creativity is both 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It is traditional in the sense that many of the well-recognized processes, structures, and stores from mainstream cognitive psychology have been used to understand creative thinking. It is innovative because there is a need to understand processes which are not recognized unless one is specifically interested in creativity. Some of these are inherently subjective, a fact which is often disregarded by those hoping for a traditionally scientific analysis. Still, much of the interest in the cognitive sciences concerns how new constructs come into being; and anyone interested in that is in fact thinking about creativity. That is creativity. This article reviews several traditional cognitive topics, including knowledge, memory, classification, judgment, and categorization, and describes how each can influence creative thinking. It also presents an original model of creative thinking with problem finding, ideation, and judgmental processes as primary components, and knowledge and motivation as secondary (contributing but not controlling) components. Several issues are covered, including the relegation of motivati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eclarative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 and the potential for knowledge to both facilitate and inhibit creative ideation.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发展提出新要求,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热点问题也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近年来,外语界针对英语学习者"思辨缺席症"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本文以CNKI为数据库来源,精选了自2004至2013年十年间发表于国内外语专业核心刊物的30篇文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综述,希望对读者了解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问题在国内近年的研究状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way of approaching introductory design education that expands student creativity through building on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impact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metacognitive thinking. The strategy presented emphasises the importance of encouraging divergent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how students perceive knowledge. The goal is to create a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acknowledges where students are in their thinking and provides a structure that promotes both cognitive and creative growth.  相似文献   

14.
昆廷·斯金纳(Quentin Skinner)在史学界和政治学界之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于他的思想是颠覆性的、创造性的,在史学界他打破了陈旧的研究方法,带来了方法论的革命,在政治学界他推翻了约定俗成的很多基本概念,让人们重新反省许多想当然的理论。斯金纳自身的政治思想倾向于共和,但是也不是传统的那种共和思想,所以有人把他称之为"新共和主义"、"公民人文主义"等。本文从斯金纳共和主义思想入手,介绍并评论当今学术界对斯金纳共和思想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思维科学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 ,指出了思维科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阐明了在思维科学研究中要坚持正确的学科定位 ,要吸纳不同学科出身的人加入到思维科学研究队伍中来 ,要坚持学术民主和学会民主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作者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的成书过程做了回顾,旨在对这段科研过程留下记录,并对这一过程中所体现的有关科研思想、理念、思考进行了表述。  相似文献   

17.
论读写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意“象”互动为基础,先针对辞章的内涵:词汇、意象(狭义)、修辞、文法、章法、主题(主旨)、文体、风格等,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加以统合,再举“意象”、“章法”与“主题”(主旨)为例予以说明,凸出读与写双向互动之情形,以作为语文读写研究或教学之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编辑思维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编辑思维的特殊性,指出编辑思维呈现出创造性,超前性、发散性和批判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日益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思维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就目前对创新思维的研究而言,还只是处于对创新思维及其方法的进一步认识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的认识并未完全达到一致.笔者对"创新来自非逻辑思维"的观点不敢苟同,认为创新思维既不排斥逻辑思维又不满足于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的根本方法--想象与灵感均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20.
斯多葛学派作为古希腊重要哲学派别之一,其哲学思想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却极少,因此,文中着重介绍斯多葛学派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并通过对早晚期思想的对比分析去发现人们在不同社会时期下对人生和对命运的思考变化,以便人们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个派别哲学思想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