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直很难有实质性的推进,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三个流派分析,其主要是由于制度创新推动主体缺失、传统文化的制约以及制度的路径依赖等问题所致。因此,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从有限政府有效推动改革,广泛调动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进行文化创新,培育现代大学制度环境;引入历史否决点,打破路径依赖等方面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直很难有实质性的推进,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三个流派分析,其主要是由于制度创新推动主体缺失、传统文化的制约以及制度的路径依赖等问题所致。因此,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从有限政府有效推动改革,广泛调动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进行文化创新,培育现代大学制度环境;引入历史否决点,打破路径依赖等方面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的大学沿袭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传统,移植了西方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开创了新的历史纪元,奠定了我国现代大学的基础。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实为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及教育权力的分配问题。蔡元培、梅贻琦等民国时期教育家主张教育独立、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的理念,推动了大学的发展,妥善地处理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诸多主张和措施并没有得以实现,但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发生根本性变革,给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在此之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基本上沿着宏观法令框架与具体办学实践两个层面推进。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大学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总结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过程,分析其成因和特点,可为当前我国大学制度创新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发生根本性变革,给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在此之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基本上沿着宏观法令框架与具体办学实践两个层面推进.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大学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总结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过程,分析其成因和特点,可为当前我国大学制度创新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对于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下的大学制度文化,要树立传承与创新和文化认同的建设目标,以教学制度文化、科研制度文化和学生管理制度文化为主要建设内容,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文化为根基、以共同治理为手段和以持续创新为指引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当下习见的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或断裂的思维模式业已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障碍。中国文化传统走向现代的路径解释可分为外部冲击说和内在理路说两种。相比较而言,基于具体历史情境下的问题意识,坚持从内在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角度来探寻中国文化的轨迹才是我们进入历史中的思想世界和观念变迁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是在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借鉴外国模式发展而来的,有着明显的模式移植特征。在学习他国大学办学模式的过程中,或是一时期内借鉴多国经验,或是单一地学习一国模式,但至今未形成自身所独有的发展模式。我国大学发展移植模式主要有三种——全盘移植、形式移植和理念移植。总结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移植的经验教训,有助于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环境和特点,为探寻走向"中国模式"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类型,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产物,它应该区别于传统精英高等教育,既是人才培养上一种新的规格,又是在办学理念上对传统的一种突破和挑战,也是大学经营、管理体制上的新模式,更是对"社会需求",而非"学术需求"的响应。作为新型大学的代表,美国的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英国的新大学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等方面比起传统大学均有很大程度上的变革和创新。国内目前对"新大学"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办学定位、发展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大学内部制度建立上,借鉴发达国家的不同时期出现的面向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型大学制度,从分类管理角度出发,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逐步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时代强烈呼唤我国大学创新,我国大开展中国大学百年研究。在回顾、总结近一个多世纪化与现代文化,特别是中西大学文化冲突和交融的历探索中国特色大学的创新之路。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现代大学发展、变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传统上,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探索中国特色大学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产物,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道德教化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精神。而今,我国高校在传承古代书院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住宿制经验,进行现代大学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实现三全育人,成效显著。但我国现代大学书院制模式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尚未成熟,各高校在书院制度建设、空间运用、导师选聘、社区综合治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在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研究大学文化,则是当前大学文化研究的热点,也是大学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本文在剖析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大学文化建设应秉持的理念,并对在此背景下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大学制度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对大学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如认识上的误区、官本位倾向、功利化和缺乏人性化等方面的剖析,对新时期我国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要求我们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道德比较中进行道德创新。当前社会道德建设面临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在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要突破传统“重义轻利”观念的束缚,构建社会主义义利统一观;二、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问题上,我们要强化对集体的道德要求,创新集体主义实践模式;三、在“扬弃”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与外来道德观念问题上,我们要把握不同文化传统的历史根源与发展,以平等的心态吸收借鉴一切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成长之路,没有哪一所大学不是在特有的社会环境下孕育并在其服务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一流大学的诞生,也必然要立足中国独特的文化、历史和国情,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内涵发展即是在特定环境下追寻大学本真发展之路。大学内涵发展的出发点是坚守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独特理想与使命;支撑点是致力于构筑起独特的制度与组织结构;落脚点应该是凸显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最大价值。以内涵发展为路径,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办特色大学,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文化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一流大学建设中的运用与发展。高校党组织是党领导大学文化建设的行为主体,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本文引入"双辐射"概念,力图辨析和阐述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相互依存、联系、促进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促进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不断推陈出新,需要在学习借鉴现代流行元素的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新的发展设计方向。在现代室内陈设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为中国的室内装饰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更可以从侧面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基于此,本文从溯源、传承、创新三方面对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陈设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办好开放大学”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在实践中还没有突破固化的思维模式和运作模式。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格局的深刻变化,如何创新基层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和路径选择,对于基层开放大学的转型升级及开放大学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以服务、质量、效率为关键要素进行基层开放大学重建,以资源、项目、信息为关键要素进行体制重构,以计划、指导、监督为关键要素进行机制重顺,以人才、制度、激励为关键要素进行文化重树四个角度入手,探析基层开放大学建设路径和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基层开放大学建设及现代远程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僵化、教育过于行政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于割裂,以及大学领导者缺乏文化自觉等,使得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完善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建设科学有效的校园制度文化,健全校园物质文化和创建校园精神文化,以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美国等发达国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我们思考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很有其借鉴意义。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有:更加尊重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大学多元文化的交叉与融合及更加强调和重视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亟待转型:从"学校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从"文化统一"向"多元交叉"转变、从"注重传统"向"强调创新"转变及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为此,我们从树立理念、提高热情、重视社团建设和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等角度,提出自己关于推进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