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和学生教改自身发展的需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创设课堂情景,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精心设计教学,多渠道激发学生创新灵感[1]。在学习中逐步使学生形成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教育,学校是主战场,课堂是主渠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在于改变教师的观念.本文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的,而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通过教学活动,使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得以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我的几点体会。一、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创造动机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好奇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围绕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个性、创新动力、创新思维品质、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中,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创造性的教和学是数学教学的主渠道;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杨兴防 《现代语文》2008,(10):156-157
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围绕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动力、创新品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教和学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适当的条件下创新教学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健;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要把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地位,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抓起。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想、学习兴趣、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培养,激发创新精神.围绕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动力、创新的思维品质、创新品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来进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教和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数学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张慧 《西北职教》2007,(1):38-38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而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的再现性、重复性。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  相似文献   

12.
当今的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社会学科的语文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创新课堂教学,树立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出一代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胡勇 《教育》2013,(9):51-51
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那么,教师该如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笔者通过多年小学数学课程教学,逐渐提炼出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陆军 《教育探索》2006,(8):9-10
创新能力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客观需要,是现代社会建设者的必备素质,也是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构成。学科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渠道,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科实际,通过营造教学氛围、创设质疑情景、加强实验教学、开展探究学习等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总体目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形成稳定持久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在新理念下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创新素质形成的主渠道.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问题,以研究的态度去认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不断提出新问题、新方法.下面笔者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想、学习兴趣、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培养,激发创新精神。围绕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动力、创新的思维品质、创新品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来进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教和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数学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渠道。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定学生  相似文献   

20.
涂利蓉 《考试周刊》2009,(7):166-166
学校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教师只有明确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