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家庭教育贯穿于孩子生长生活的整个过程。父母作为孩子的表率和榜样,其一言一行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重对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父母言行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的相关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89):19-20
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之一,其中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极其突出。父母的言行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现实情况下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限制了家庭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对此,本文就新时代家庭教育中父母言行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后进一步对父母言行影响的策略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充满爱与自由的家庭环境中得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一 )“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主旋律。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应贯穿于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 ,正逐渐为广大“为人父母”者所了解。在家庭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当是中国家庭教育的首要理念选择。“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要求家庭正确选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目标定位 :家庭里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孩子的 ,而是面向家庭所有成员尤其是父母自身的素质培养的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翻版 ,而是应把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作为核心 ,把培养子女日常各种“习惯”作为主要任务。(二 )“全民…  相似文献   

4.
<正>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最大功能,将孩子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呢?  相似文献   

5.
晏红 《现代家教》2000,(10):16-17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富有创造力,每个正常的孩子也都有创造潜力,但是,儿童的创造力只有得到适当的环境影响和成人的指导、引导、诱发及培养,才能发展成智力。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需要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抓起。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用尊重和爱诠释家庭教育的真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做称职的家长,好好学习,带领孩子在温馨、和谐的家庭中天天向上。  相似文献   

7.
父母是儿童成长道路上最早的启蒙者与引导者。随着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家庭德育应该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人们在注重家庭教育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不自觉地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因此,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务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而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传授给孩子的不只是学科知识,还要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等。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特别是年幼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湖南和江西两省部分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9.
晏红 《幼儿教育》2000,(11):40-40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富有创造力,而每个正常的孩子也都有创造潜能。但是,儿童的创造力只有在适当的环境影响和成人的指点、引导、诱发及培养下才得以发展。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需要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你真懂事,是个好孩子。”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家庭教育德育现状1.家庭德育价值定向上出现偏差。首先“重智轻德”现象比较明显;其次,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遭到冷遇,最后与崇高理想,集体主义相关联的一些基础品德也受到忽视。2.家庭中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在家庭教育中,我国父母往往走向极端,要么孩子管得太严重、太死、要么任其自然,娇惯袒护,没有建立起正确、合理的行为规范。3.忽视独立自主的培养。我国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具有成人大包大揽,照顾太多,关心忧虑太多的现象,结果很多儿童养成懒惰,贪图享受、意志薄弱等不良品质,缺乏家庭责任感,更没有对父母的爱心和孝心。4.忽视协作…  相似文献   

11.
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性格的关键家庭教育在德育方面的作用很突出。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会影响孩子,这样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家长的品德、言行、性格都会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影响。学龄前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有着接受各种思想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亚说过:“儿童时代一些最初的印象在人一生中留下痕迹……我们要在儿童生活的最初几年,非常细致地和深思熟虑地来对待他们的教育,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品德教育要先入为主,孩子最熟悉的人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孩子早期的思…  相似文献   

12.
赵忠心   《山东教育》2006,(1):124-125
第一,只抓智育,忽视德育 有的父母把家庭教育单纯地理解为家庭智育。他们只抓孩子的智商的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却要求很低,甚至没有要求。德育和智育是儿童素质发展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好比一块大理石,要将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则需要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这六位雕塑家共同来完成。"很显然家庭教育作用居首,这也说明它在塑造儿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笔者谈谈在教育女儿方面的具体做法:一、言行影响孩子,感受家庭温暖想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家的温暖,靠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家庭的和睦,父母的相爱,都会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我们给予孩子怎样的思想,他们就收获怎样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钟凤华 《教师》2013,(3):31-31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幼儿最早从父母那里受到启蒙教育。幼儿入园后,一方面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另一方面接受家庭教育,且家庭教育对幼儿起着幼儿园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家庭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相关作用父母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最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清晰地印在幼儿的头脑中,幼儿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与父母的启蒙和引导密切相关。父母作为家长,不仅要用丰富的环境知识教育孩子,还要教给孩子获得环境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篇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家庭教育,孩子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知识,如:吃饭、喝水、说话、走路,为其社会化打下基础。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家长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玩伴,因此,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大。一、家庭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形态,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一)先导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幼儿园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多方面影响,当前幼儿道德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学前儿童道德教育普遍存在三方面问题。一、家庭方面1.重智育轻德育。由于社会竞争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考指挥棒的错误导向,不少家庭又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导致众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儿童的道德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问题。2.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由于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的实践锻炼及情感体验的机会,造成孩子懒惰、依赖性、不…  相似文献   

17.
<正>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及其成年人对其孩子所实施的教育,包括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优化孩子心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分享。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从介绍家庭教养方式、教养方式种类和儿童对不同教养方式产生的一系列反映来浅谈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心理的影响,以及对父母不当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原因进行分析。建议父母要以自身言行为榜样,共同担起教养孩子的义务,为儿童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从而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合格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19.
教育过程在最通俗的意义上讲,就是把具有生物性的人变成社会性人的过程,也就是使人学会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参与家庭生活,是儿童参与未来社会生活的基础,因此,家庭教育应该注意培养儿童在家庭中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参与能力。要培养儿童在家庭中的角色意识角色是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孩子虽然小,父母也要言传身教地引导儿童在不同的情况下充当不同的角色。例如,有的父母为孩子不愿意和来玩的小客人分享玩具感到恼火。这其实就是小孩缺乏角色意识的一种表现,孩子没有从女儿或儿子角色转换到主人的角…  相似文献   

20.
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单元,家庭是孩子成长重要的一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改变,需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关注孩子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从家庭环境、家庭关系、文化氛围、家教观点几个方面进行教育的探讨,寻求促使孩子在家庭中健康成长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让教育的事业与孩子共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